顾驰“嗯”了一声,“咱们这个客栈也不错,安静,并且基本上入住的都是咱们府学的学子,不会出什么事情。”
一人一间房,顾驰整理好行李,要来热水泡个澡,这几天赶路的疲惫消去不少,前几次考试都是父亲陪着,这一次,就只有他一人了。
乡试的时间定在八月初九,每次提前一天进场,每场考试三天,总共有三场考试,这也意味着众位学子要在考棚里待上十多天的时间,可真是难熬。
此时距离考试还有几天时间,初六顾驰和李宏他们去府衙领了考篮和考牌等东西,这次考试照例要住在贡院里,所以准许携带的东西,官府在榜单上写的清清楚楚,如果有人携带违禁物品被检查出来,严重的就会被剥夺此次考试的资格。
剩余的时间,大家也没有出去,每日就是在客栈里复习。
李宏从外面回来,拍了拍顾驰的肩膀,笑看着他,“你可真是出名了,我听说不少外府的学子想要见你一面,还在打听你住在哪儿?”
顾驰抬眼,放下手中的书本,自嘲道:“此次乡试,多少优秀的学子,我就是一个穷书生,有什么好打听的。”
李宏坐下来,连喝了几口茶水,方才开口,“你连中小三元,古今整个河省也没有几个人像你一样,他们起了好奇心,都想看看你长什么样,是怎么学的。听说还有人花银子打听,谁要是能告知你住的地方,就给一两银子,你现在在学子之中可是个名人。”
顾驰不着痕迹的皱眉,“一两银子?他们也真是闲得慌。”
一旁的李晟接过话,“一般大伙凑个热闹就算了,愿意花高价钱打听消息的人,必有所图,退之,你这一段时间就不要出去,省得发生什么事情。”
顾驰点点头,“我也是这个想法,一到考试的时候人心动荡,容易发生什么事情。不光我,咱们府学的学子最好在考试之前,都不要出去,在客栈里好好复习。”
顾驰说这话可是有依据的,每年考试的时候,大量的人马涌入,鱼目混珠,经常惹出什么事。比如,两个人看不顺眼,打得鼻青脸肿,或者酩酊大醉,错过了考试时间等,这还是小事。
有些别有用心的,面上笑呵呵,心里想的什么谁都不知道。往年就有一个学子,学识还不错,有很大的可能能考上举人,但是被一同的伙伴给下了泻药,错过了考试。还有那心思恶毒的,出其不意下狠手,丢了命都有可能。
客栈门口有不少人举着牌子,买所谓的考前押题密卷,热情的吆喝着,“我们这卷子,去年压中了好几道题,命中率极高。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买了就有可能考过乡试,多得几分。”
这种宣传一听就知道是假的,乡试的考官,是由朝廷选派的翰林或内阁学士担任,每人一道题,互不干扰,出了题之后也不再与外人见面,吃喝都有专人派送,门外还有衙役把守,从主考官口中泄题是很困难的,虽以往也曾有过舞弊的情况,但基本上操作并不容易。加之如今朝廷对舞弊的处置更加严厉,除非实在是活得不耐烦了,不然没几个人敢弄虚作假。
在这种情况下,押中考题,一道两道还有可能,但所谓的命中率极高,绝不可能。出题的人在出题前,早就钻研过以往的考题和市面所有的资料,撞题的情况微乎其微。
虽如此,还是有不少的学子,受了蛊惑,花高价买了这些押题密卷,毕竟谁都不愿放过一丝可能。
看着看着其他人争先恐后抢着买,顾驰的眼睛闪了闪,即便资料再贵,总是有许多人愿意掏钱。
不管家庭条件好坏,加之现在朝廷大力提倡读书,大家都愿意在读书上面掏钱,只是想要追求一个好结果。这些卖资料的,也就是抓中了考生的心态,赚得盆满钵满。
初八的下午,所有的考生在贡院外排好队,等待着提前进入考场。
乡试的竞争颇为激烈,多少考过十多年没考上的秀才,即使白发苍苍,还要坚持来考试,毕竟秀才和举人是不同的阶级。
举人已经有了做官的资格,享受的待遇更好,即便以后不能再进一步,以后一辈子也受人尊敬,而秀才,民间戏称“穷秀才”,可想而知秀才的地位了。
乌压压的一群人,看不到尽头,全河府报名的考生有三千六百余人,最后只录取六十个,虽不是百里挑一,可也差不多少。
经过一系列严格的检查,顾驰进入考场。号房相比院试时的号房大了一些,毕竟大部分来参加考试的都是成年人,像顾驰这种年纪的,还是少数。
不过顾驰长的高,虽只有十六岁,和成年人的身高差不了多少。号房的床塌伸直身子,脚踝都要搭下去,有些拥挤。
将床板和桌面擦拭干净,顾驰将考篮里的东西拿出来放好。吃喝住都要在号房里,里面还有一盆炭火和一枝蜡烛。炭火即用来烧水,平时喝热水也方便,酷暑的日子,不断出汗,必须要即使补充水分。
至于吃饭,则由衙役统一提供,每位考生之前也是交过饭钱的。自己带食材做饭的话,天气热容易变质,吃坏肚子,还浪费时间,所以这几年朝廷规定统一提供饭食。
考生进入到考棚里,立即就有衙役来上锁,无必要情况不得出去,不得和他人交谈。接下来就要在这一个狭窄的考棚里,度过十多天的日子。
第二日辰时正点,三声铃响后,考官阅读考场规则,衙役分发考卷。
第一场三道四书题,五言八韵诗一首,经义四首,都有字数要求。
顾驰看了一遍考题,不仅有些头疼,果真是举人难当啊!
首题的论题是“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看着很稀松平常,可实际并非如此。
首题由主考官出题,据说他和一位内阁大臣不和,多次当面抨击这位内阁大臣“城府极深、吃人不吐骨头、不仁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