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百一十七章宫变(二)
太子宫变十分突然,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他被天和帝架空多年,无论是后宫还是朝堂都没有任何势力,唯一能仰仗的也就是先太子妃的娘家杨家。
杨家虽已没落,可饿死的骆驼比马,更别说他们还是太子妃的母族,杨温曾以太子妃父亲的身份,担任过数年尚书令,后因年老体弱才退位让贤。
但凭借中书令之位,就足够他积累足够的人脉,杨温人如其名,脾气甚是温和,当中书令时也积累了一批门生,即便现在太子一脉势力越发衰弱,这些人在朝堂上还是有些能力的,毕竟太子代表了正统!
太子屡次暗示杨温,想让杨家帮忙造反,杨温也有心一搏,才早早让儿子送走庶孙,但这些不代表杨家真会跟着太子真刀实枪地造反。
宫变又不是过家家?没有兵权怎么宫变?靠一个虚幻的从龙之功?谁信谁傻子!官场上哪来的傻子?
不提从龙之功是否将来能兑现,首先造反就是要夷三族的,谁愿意压上身家性命为他拼命?
更别说京畿兵权是牢牢掌握在陛下手中的,就凭着他们手上那些人手,恐怕还没攻入宫廷,就被京畿驻军收拾了。
杨温愿意为太子跟郑家斗,为臣多年,他太清楚天和帝的多疑,一旦告知,太子固然保不住储君之位,杨家也有灭族之祸。
可从来没想过要走这么激烈的手段,他年老成精,自能看出天和帝不满太子是真,但也未必喜欢齐王。
齐王跟太子有什么区别?真正说起来,太子要比齐王更好控制,毕竟太子能仰仗的只有杨家,而齐王能仰仗母族、妻族,郑家当下还是世家之首。
如果能因此打压郑家的权势,天和帝看在自己知情识趣的份上,未必会对家族下狠手,指不定还能保住自家性命。因此太子虽私下催促了杨温替自己联系军中将领,杨温都只是嘴上安慰。
跟郑家内斗,最差也不过杨家失去手头已不多的权利,可起码还有复起的希望。联系军中宫变就不一样了,哪怕不成功,以天和帝的脾气,也是要夷三族的。
杨温是看着太子长大的,以前总觉得太子行事沉稳,颇有储君之风,可也不知什么时候,原本还算聪明的太子,居然变得如此愚蠢?
是因为被陛下打压太过了吗?无权无势,不过一个空壳储君,拿什么底气反抗陛下?因此太子每次行事过激,杨温就装傻,不过在抓齐王把柄方面,从来没放弃。
太子也不是傻子,虽然所有人都觉得他越大越糊涂,可这种“糊涂”何尝不是被天和帝逼出来的,一个从小众星捧月长大的储君突然被父亲踩入泥地,没有坚定的心志,怎么可能不糊涂?
他小半糊涂也是装的,生怕碍了父亲的眼,故意装糊涂,糊涂久了,自己都分不清到底是真糊涂还是装糊涂了。
不过在这次宫变上,太子很清楚杨家跟自己是一条船上的,可自己没有退路,杨家如果愿意舍弃眼前的荣华,还是能保全家一命的。
太子也清楚,凭着现在的地位,想要武将投诚是做梦,是故他一开始就没想着要靠兵变来发动宫变!他在宫宴上亲自动手了!他意图刺杀天和帝!
要不是陈小福反应及时,拼死抱住了太子,让刀口避开了致命处,天和帝甚至都会被太子杀了!
这一变故惊呆了所有人,太子一击不成,想要再接再厉时候,陈小福不顾自身伤势,牢牢地抱住太子,声嘶力竭地尖叫:“救驾!快救驾!”
全然不顾太子在激怒之下,将匕首刺向自己,内监、宫女争先恐后的救驾,守在门外的侍从们也惊慌闯入,将太子压在地上无力反抗。
“陛下!”郑皇后也反应过来,跌跌撞撞地跪扑到天和帝面前,脸色惨白看着天和帝胸口渗出的血迹,“太医!快叫太医!”
天和帝脸色铁青,几乎暴怒看着犹如死狗般被人压在地上的太子,君权时代,天和帝对皇子们而言,即使君又是父,完全是凌驾于一切的存在。
太子不过是他手中一枚完全由他掌控的棋子,而这么一枚棋子居然敢刺杀自己!甚至差一点被他刺杀成功了!他勃然大怒,下意识地喊道:“阿珩!”
这时候他率先想起的就是萧珩,想让萧珩审讯太子,翻出幕后者,他不信太子这愚蠢的举动是自己想出来的!
众人默不作声,谁也不敢提醒天和帝,萧珩这会还在幽州没回来。
天和帝叫完,也想起萧珩被自己派去幽州了,心中无不懊恼,早知当初不让阿珩离开了!有阿珩在,自己何至于会受伤?
他冷冷下令,“把这畜生关起来!”他连孽子都不称呼了,直接唤太子为畜生,众人都没任何反应,太子作出这种大逆不道的事,能保住性命都算陛下仁慈了,其他就别妄想了!
这时太医令也上气不接下气的飞奔赶到,看到天和帝胸口的鲜血,老人家身体晃了晃,很快就镇定下来,跪在地上给陛下请脉。
郑皇后双目含泪,目不转睛地望着太医,诚然她想当太后,但绝对不是现在。齐王名分还没定,幽州又起了波折,如果陛下出了什么事,儿子能否坐稳江山还两说,陛下绝对不能现在出事!
太医给天和帝把脉,又吩咐宫侍将他抬到内寝殿,先清洗伤口、然后再涂金疮药,包扎伤口。
郑皇后、齐王倒是想跟随,但经历刺杀后,天和帝看谁都防备,也不允许他们靠近自己,万一他们也想图谋不轨,自己现在是毫无抵抗之力,天和帝分外怀念萧珩,有他在,不怕有人守着自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