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准确的形容。”亨利·哈里·阿诺德五星上将耸耸肩说。
火星战役时,阿诺德还是四星上将,凭借之后的几次战斗,这位美国天军第一人,史无前例地晋升天军五星上将。
先锋四发出一阵嘿嘿地笑声:“你们人类真有意思。”他指的是盟军代表团的组成关系。
外骨人对人类这个种族毫无了解,更不要说国家这个它们根本无法理解的概念了。
但是先锋四不同,虽然智慧机械即非国家也非团体,严格地说只能算一个强大的宇宙势力,但并不妨碍先锋四理解国家这个概念。
通过大量无线电波的熏陶,他连人类的历史都了解得差不多了,岂止国家,连宗教这种纯粹的高等哲学,先锋四都深有研究。
先锋四的话让三位老将军都有点尴尬,不过在肮脏的政治漩涡里泡了几十年,三位将军的脸皮绝对不是一般的厚,哪会把这么一点点提不上嘴的小挫折摆在脸上?
聂剑荣上将面不改色地转移话题:“非常感谢您的夸奖,我觉得咱们还是别在无关的问题上浪费时间了,开门见山地说吧,我们需要你们提供各种先进的技术,越多越好,并且帮助我们尽快消化这些技术,你们需要人类做些什么……尽管直说。”
“喔,目前我还不知道需要什么,用不了多久,我的同伴就会抵达太阳系,对人类世界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估后,才能得出具体结论。嗯……眼下我认为用不着你们刻意做什么,唯一的要求是对我们开放人类的所有的资料库。”
“没问题,我们俄国的所有资料,都可以提供给你们。”佛罗西洛夫元帅第一个表态。
“我们也不例外。”阿诺德投给聂剑荣一个眼色,不动声色地将自己和聂剑荣拉到同一个战壕里。
其它第二梯队国家纷纷做出同样的表示。
随后五星上将又瞥了佛罗西洛夫一眼,隐蔽地撇了撇嘴。几百年了,俄国人的技术还是没能脱离傻大粗黑的传统,在三大航天国里,属于垫底的那一个。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傻大粗黑笨重也有其另类的优点,最大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结实耐造。
平时或只能算缺点,但是这两项特点在战争时不管怎么看都是难得的优点。
也就是阿诺德与聂剑荣有资格说俄国人的技术粗糙,这是因为中美两国的加工技术领先于俄国,实际上俄国人的技术并不比谁的差,只在最精密的加工能力方面有些许不足而已。
三国中技术最强的无疑是中国,长期而持续的大量投入让中国的技术实力飞速发展,早在一个世纪前就已成为人类世界的领头羊。
不过阿诺德上将认为美国的技术实力绝不弱于中国,只是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大量的技术只停留在纸面上,在技术储备和加工能力方面,肯定能与中国人并驾齐驱。
至于盟军中的其它国家,说实话,阿诺德认为盟军吸收第二梯队的舰队国家加入,只是为了拉拢这些国家而已,对增强盟军的整体实力来说根本就是可有可无——没走出太阳系之前人类可以四分五裂,但是在面对外来势力的时候,无论哪个国家都只能以人类一员的身份出现。
因为不管在外骨人还是智慧机械的眼中,人类都是一个整体,也只能是一个整体。
二十一世纪中叶,多头发展的多极世界替代了原本的单级世界格局,进入宇宙时代之后,中国的实力虽然有了飞越式的发展,但传统强国美俄紧追不舍,世界格局反而进入前所未有的稳定期。
一个我世纪的时间里,无论科技还是人文民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一百多年的时间里,人类创造了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
三大航天国的强大实力不可否认,但三足鼎立的三大航天国即互相合作也互相制约,尽管实力有差距,但这一点点差距还不至于令哪个国家妄自尊大,自认可以代表整个人类,国与国之间必要的尊重仍然不可或缺。
“喔,实在是太好了。”先锋四非常高兴,十分上道地表示道,“我希望尽快得到这些数据……你们最需要的是什么技术?我尽快想办法解决。”
“首先是动力技术。”早就得到叶飞报告的聂剑荣毫不迟疑地抢先开口。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先锋四说。
“我认为技术交换不着急,当务之急还是先想办法消灭残余的外星舰队。”阿诺德上将说。
“如你如愿。”先锋四又说。
“还有武器资料和太阳系外的各星系资料……”佛罗西洛夫不落人后地说。
“我相信你们会很满意。”先锋四承诺道。
————
286 技术飞越
谈判在极其和谐的气氛之下进行,人类一方的代表绞尽脑汁想尽办法在谈判中争取更多的利益。
无数年后,人类的历史学家将此次谈判称之为“人类历史的拐点”、“走出摇篮的契机”、“毁灭与新生的逆变”。
谈判本身没有什么实质上的意义,甚至只是一些单调到乏味的问答,然而谈判的内容,却实实在在地影响了人类世界、人类文明还有人类的历史进程。
很多年后,叶飞在自己的回忆录中这样写道:人类与智慧机械合作,其意义绝不仅仅是技术上的跨时代飞跃,更重要的是将人类这个族群井底之蛙一样的目光带到了井外,从那个时候开始,人类的眼睛终于不再局限于太阳系母星,而是投向太阳系之外广阔的瑰丽世界。
从这一点上来说,人类无论如何感激智慧机械都不过份。
不管这一次谈判在后世有多么高的评价,然而此时此刻,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