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击队员都是长年与外骨人对阵的老兵,十分了解外骨人打起仗来不要命的特点,因而丝毫不受影响。
可临时队员大多只是听说外骨人如何如何,亲眼目睹这一切,心中多多少少都受了一点影响,个别人甚至惊骇得停止了射击。
剪刀一脚踹倒一个停止射击的战士,厉声吼道:“都他妈想什么呢,不想死的都给我开枪!”
战士们顿时如梦初醒,渐渐稀疏的子弹重新变得密集起来。
“手榴弹——”叶飞不失时机地大吼一声,摘下腰间的手榴弹扔出墙外。“榴弹枪——俯射!”
手榴弹的爆炸在枪声密集的战场上毫不起眼儿。然而不畏子弹的骨墙却耐不住爆炸的冲击波,登时被炸塌了一块。
突击队员不紧不慢,轮番扔出手榴弹,虽然对射击有一点影响。但并不明显。临时队员则有些散乱。一窝蜂一样扔起了手榴弹。墙上弹雨的密度立时下降了一半儿有余。
“都给我射击,手榴弹轮着扔!”叶飞火往上撞,恨不得一人踹上一脚。
他知道这不怪战士们。可就是压不住心头的怒火。
全天军上下近距离接敌的战斗单位也就是突击队这一根独苗而已,这些临时队员虽然接受过一定的训练,可本质上,他们仍然是远距离作战的技术型兵种。
技术型兵种作战的最大的特点就是超视距,动辄数千上万公里的距离,眼睛根本看不到敌人在哪儿,只能通过仪器和数据瞄准目标。
同样是军人,但是因为战斗环境的不同,技术型兵种很少有突击队员那样粗壮的神经。
区区十米高的城墙对那些习惯看不到敌人的战士来说几乎等于面对面,不慌不乱才是怪事。
突击队员们赶紧站出来,开始指导身边的临时队员如何战斗,城墙上的情况立即为之一变,无论射击还是投弹都变得顺畅许多。
与此同时,数十发榴弹从天而降,顿时将城墙下的骨墙炸了个七零八落,彻底消除了隐患。
接到叶飞的命令后,三挺榴弹机枪马上停止射击,但是舰脊与侧舷的连接处并不是直角,而是圆弧的平滑过渡,因此站在舰脊上根本看不到城墙,更不用说把榴弹打到城墙下了。
但命令必须执行,三个队员扯出磁扣固定在舰脊之上,踩着逐渐倾斜的外装甲迅速跑下舰脊,直到跑上垂直的侧舷、身体与地面平行看到了城墙之后,才就地停止,端起榴弹机枪开始射击。
若不是耽误了一会儿,压根儿用不着城墙上的战士们扔手榴弹。
解除的城墙下的威胁之后,三位突击队员干脆不上不下地吊在半空,举枪击远垂枪击下,反倒比呆在舰脊上更加灵活机动。
不仅城墙上下的战士们全力战斗,升空的登陆艇同样不甘寂寞,机枪机炮不断泼洒着死亡。
冲抵城墙下的外骨人迅速消耗,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刚刚赶到的大群外骨人冲进战区,迫击炮和加特林等远程火力不得不放弃攻击近处的敌人,将目标改为远处的外骨人。
战斗瞬间进入白热化,枪声、炮声和跳弹声混成一曲另类的海潮,弥漫的硝烟直冲天空。
叶飞一边射击一边暗暗庆幸,幸好这两个群落的外骨人也有腐蚀球一类的远程攻击能力,否则仗就用不着打了。
骨墙被破坏之后,大批外骨人的尸体堆在城墙之下,外骨人干脆也不砌什么墙了,直接踏着堆积在墙下的尸堆往上爬,后面的外骨人甚至还将死亡在冲锋途中的外骨人尸体拖过来扔在墙下!
叶飞大惊失色,以外骨人的数量,用尸体堆出一个十米高的斜坡绝对不是问题!可他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干什么好办法,只能每过一段时间就扔几颗手榴弹崩飞墙下堆积的尸体。
突然十几个只穿着轻甲的战士扛着乱七八糟的设备从后方的通道里冲了出来,一溜烟冲到城墙下,领头儿的肖强气喘吁吁地大喊:“一号。一号,激光炮来了!”
叶飞一听大喜过望:“快,送上来!”
“啊?”
“啊什么?还不抓紧时间!”战斗正紧,叶飞火大着呢,差点张嘴骂人。
“一号,这可是从主炮上拆来的激光炮,没有电池,必须安装才能使用!”肖强很想说得委婉些,可是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哪有那个美国时间?不如直来直去更好。
满脑子都是战斗的叶飞这才意识到自己急昏了头:“赶紧安装……一共几台?”
“两台。刚拆好来就送过来了。”肖强说。
叶飞想也不想地说:“左边舰壳上有个窟窿。都装到那儿去。”
肖强带着战士们赶到裂口左侧二十多米外,那里的装甲像被什么咬掉了一大块,形成了一个外小内大的洞,空泡一样的洞里能够容下七八个人。就是通向舰外的破口太小。只有二十厘米长七八厘米宽不说。位置还是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