敌军立即向第一军团的方向集中,空间波动的数量迅速提升,可就是不冲出防御圈无形的边界,隐隐与第一军团隔界对峙。
“第二军团!”零号再次命令。
第二军团马上在另一个方向展开,同样吸引了不少敌舰,层层叠叠的空间波动干扰了殖民星的影像,令殖民星看起来像是水波中的倒影。
发现殖民星附近的敌舰没有离开的迹象,零号继续下达命令:“第一、第二军团加强了袭扰强度,别光在那儿飞来心飞去的,给我发射导弹,就算是佯攻,也演得逼真一点好不好?”
两个军团马上向发射了一批导弹,一半儿的导弹在防御圈边界内部爆炸,做出逼近商族战舰脱离超光速的姿态,另一半儿直取殖民星。
结果自然是还没飞到地方就脱离超光速,被行星防御体系的分解光束炮中途解决。
“第三军团!”
接到命令的第三军团也加入了佯攻的行列。
“第四军团!”
预定的最后一个佯攻舰队开始与敌军接触,四个方向大军云集,一触即发。(未完待续。。)
1351 战术突破
开战以来,人类同时与商族接战的舰队首次达到四个军团,克隆军团的三百多艘战舰,给处于防御状态的商族舰队带来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几大军团在防御圈边界外游曳不定,商族战舰在防御圈内以超光速飞行,层层叠叠空间波动如同涌浪般滚滚而过,令只有丁点大的殖民星像个跳蚤一样飘忽不定。
在距离地球一光秒的月球上看地球,地球不过是盘子那么大。商族的殖民星只比地球大一丁点儿,而各大军团目前与殖民星的直线距离超过四个光分,不用光学系统放大,压根儿甭想看清殖民星在哪个旮旯。
目前双方正在防御边界两侧对峙,参战各舰都把光学系统的焦点放敌舰出没的位置之上,因而殖民星在各舰的屏幕上只有一丁点儿大,不把眼睛粘到屏幕上使劲找都看不着在哪儿,每一道空间波动掠过,代表殖民星的小点都要扭上几扭再跳上几跳,从各舰队的角度看,位置少说变动几万公里。
“拦截!”零号厉声低吼。
四大军团马上靠近无形的防御边界,根据侦察卫星提供的方向,各舰队的位置恰好是商族舰队的正前方。
占据有利方位后,四大军团同时向敌军飞来的方向开火,由一道道细弱的翠绿色激光组成的伞状光锥骤然射向超光速飞行中的商族战舰。
克隆军团的战舰虽然漆成了金色,但骨子里仍是标准的组合式战舰,主炮不是对商族战舰无用的分解光束,而是实打实的晶体激光反射式炮锅!
反射式激光炮的好处就是光束可聚可散,克隆军团为了扩大打击面使用了散射方案,使用火控系统调整反射镜阵列的角度。使反射出去的激光散成锥形。
几十艘战舰主炮射出的光锥互相重叠,形成了一片牢笼般的死亡丛林。
超光速飞行中的商族舰队当即被数十道重叠的翠绿色强力光伞笼罩,短短的时间内,每个方向都有数十艘商族炮舰被激光贯穿。
幸运的战舰只是舰表被激光犁出了一大片深浅不一的沟壑,不过轻微受损;运气不好的被激光击穿要害失去动力,瞬间即逝失速脱离超光速。
一般来说。斜向落在战舰上的激光只能割出一道道的伤痕,只有垂直射向舰艏的激光,才会因为速度导致的光度叠加击穿战舰。
克隆军团的主炮立即集中,将失速的敌舰一艘艘打成漏眼的筛子。
零号的计划说穿了简单得不得了。
克隆军团抵达指定位置之后,已经与敌军接触了一小段时间,时间太短摸不清敌舰巡航规律,但是通过预先布置下的侦察设备,搞明白敌舰的飞行方向却没有什么困难。
商族的巡航范围大概是以殖民星为圆心,直径八光分的球状空间。这样的范围确实不小,但是对超光速飞行器来说也大不到哪儿去。
范围再小,商族也担心自家的战舰意外相撞,所以除了扩大巡航范围之外,参与巡航的舰队还要在进入超光速之前组成编队,再按照一定方向和速度飞行,从而最大限度地避免撞击事故。
这样做即能降低己方战舰误撞的几率,也能通过合理布置舰队增加撞击敌方入侵战舰的几率。更方便商族的指挥,委实是一举数得。
只不过采用这种飞行方式会令战舰过于集中。密度简直可以与第六军进攻传送门的导弹群相提并论。商族为防止被人类以牙还牙,舰队并不是按固定方向飞行,而是在保持编队同步的前提下时刻调整飞行方向。
可超光速飞行中的飞行器,速度哪是那么容易掌握的?克隆军团只需要提前一小会儿,就能大致判断敌军的飞行方向,从而掌握战斗的主动权。
事实证明。零号的判断非常正确!
一举击毁击伤商族百余艘战舰,零号登时大喜,他的嘴角不由地啜上一抹轻笑:“跟我斗,老子不发威,当老子是病猫!”虽然战事的民展就像第六军首次进攻传送门的翻版。不过战争这东西看重的只是结果,而不是过程。
而这个办法也确实是零号翻看第六军的作战记录时灵机一动想到的,无非是还没来得及试验。
可是殖民星附近的敌军并没有因为巡航舰队的损失而有所行动,反而是外围巡曳的敌舰开始向殖民星方向收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