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南部、陈家村。
蓝天白云,袅袅炊烟,一派人间祥和景象。村口一株千年槐树下的青石板上,正有一老者右腿微曲躺卧其上,闭目养神,一个酒葫芦敞开着被扔于一旁,盛夏时节却是有些火辣的,一阵微风吹来,带着花草芳香,老者流露出惬意表情,翻了下身。
只觉得脸上有什么东西,毛茸茸的滑来滑去,老者皱了皱眉毛,把眼睛眯出一道缝隙观瞧,一群男女娃娃笑意盈盈,不知何时,已经把他围了一圈。
一男童擦了擦鼻涕,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发,笑嘻嘻的把手里的狗尾草,自老者脸上拿了下来,惹得众娃娃哈哈大笑,老者也不生气,打了个酒嗝,伸了伸懒腰后睡眼惺忪的问道:
“娃娃们,怎地又来找我?”。
娃娃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随后齐齐转头,把目光投射在一女孩儿身上,那女孩儿明显比其他孩子大上一些,生的眉清目秀,杏眼柳眉,正是个美人胚子。
女孩儿颇为恭敬,对那老者欠了欠身,声音悦耳却也稍有紧张的回道:
“陈爷爷!那,那个故事可以再给我们讲一遍么?”
老者撇了撇嘴,举头望天做沉思状,好半天又换做一副笑脸,环顾众娃娃后道:
“那,既然你们这么想听,陈爷爷就再给你们讲上一遍”。
言毕,娃娃们俨然都换了一副认真倾听的模样,老者醉眼迷离的拾起地上的酒葫芦,高高举起向口中倒了倒,却是空的。老者偷眼观瞧,指了指距他颇近的男童道:
“你,你且帮老夫去陈小二家,再打些酒来”。
那男童不情不愿的拖着酒葫芦走远,老者揉了揉额头,盘膝而坐,风儿吹过,扬起他的花白胡须,他却岿然不动,这看去不知怎么竟有了一丝得道高人的样子,老者稍稍抬头似是回忆往事一般,神色一正缓缓开口道:娃娃们,那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据《山海经》载,自盘古开天以来神州大地便包罗万象无奇不有,大河高峰俊秀绮丽,神话故事不胜枚举。传闻大川仙山多岭脉纵横,多怪石险滩遍伫之间,更有万仞高峰直插霄汉气势非凡,无数虫、鱼、灵兽、异宝藏匿其间。
灵山大川不似凡俗之地,岁月悠悠历经万载能聚天地灵气,不世造化而不散。窥见后可供求道者参悟天机炼化永生法门,遂多有求仙问道修炼闭世者隐匿于此。
相传,术法大成者神通斐然,能御器行空、挥手断江、久生于世,更能脱离六道轮回,不在三界之中,笑看凡尘过往。世人贪生讳死以此为鉴皆羡滟敬仰,寻访仙踪遍求大神通者一时如过江之鲫,修真之风盛行无两。
然,天下诸子百家术法各有所长,道无常式、法无常形、难言高下。久而,纷争渐起,仙途茫茫正邪渺渺!虽登长生法门未见高下,却已廓清正道邪魔分说,彼此对立不可并存。
千载前,有手握不世神通,自号“日月老人”者,以岐山拜月宗为根基啸聚魔道妖人蛊惑天下人心,以图尽灭各家山门一统神州众生,驱为牛马为之所役。一时间神州宇内杀伐不绝,人间烽火再难抑止,天下众生几无安身立命之处,百业废弛易子相食者不可胜数,妖邪当道凶兽横行,鬼哭神嚎终日不绝,神州四野竟无一处可偏安一隅,此番浩劫动荡颠沛流离者遍布四海。
不忍苍生罹难,神州尽毁,终有得道群雄为力护天下堪卫正道以术法神通出世,于最后净土东南边陲蜀山脚下阻遏群魔。
此战山河俱碎、天地异色,流血漂橹,正道中人以自蜀山太虚古洞悟道者“三清真人”为首,击杀魔教贼人妖首甚多,日月老人亦受神器重创,遂率残余魔教妖孽遁迹神州。虽得此时太平但正道也是惨胜无疑,颇多闻名得道者仙逝于蜀山此役,好在苍生感其恩德不忘情义为之塑像立碑,每逢祭祖除夕之时均有香火供奉,顶礼膜拜。
休养生息十载,天下重得太平光景。三清真人便以蜀山基业,开立宗派,立下重誓凡为蜀山子弟皆要以除尽神州邪祟妖魔为己任,以此告慰仙逝道友,天下众生。
三清真人以所悟天道地法自成一家,教习门人子弟修炼法门,名曰“元始太极道”,蜀山一门修习术法重在仰吸天精,俯饮地气,授以秘道,渡劫化人。
三清真人,寿长三百三十三岁,后经数代掌教接续善治,虽偶有起伏,却终使蜀山一派光耀天下,再受众生敬仰。时至今日蜀山一门已成正道中不可小觑的巨擘之一,同西城派、菩提寺、归一山庄四家修道翘楚,并称正道四宗派。
魔教余孽一时寂然,却并未就此烟消云散,拜月宗此役虽元气大伤,日月老人未几辞世,奈何百足之虫死而不僵,邪理歪说蛊惑人心颇易,近百年来魔教势头已有死灰复燃之象。
再者魔教其他大小分支更是多如牛毛,正道众人几番苦寻,多空手而回,虽偶有魔踪伏法谢罪,但刚一剿灭此处,用不了几载却又有一魔教隐匿所在借尸还魂,可谓铲之不绝。
近来,更有传闻两处魔教宗门已悄然兴起,号曰蚀骨殿、长生岭,同拜月宗三家自称圣教三雄,方今魔教权柄正被这三家各取一支共同执掌,三家间虽是偶有冲突,不过卷土重来吞并神州之念整个魔教上下却未有一丝动摇,近些年更是愈演愈烈,竟偶有魔教妖人藏匿踪迹返回神州,嗜血杀戮之传闻不绝于耳。
波云诡谲,暗流涌动间,这神州天下似乎又有一场浩劫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