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非主流的清穿 > 第282部分(第3页)

第282部分(第3页)

“弘旦还在御前?”

“方才弘晰把弘曈送了回来,说是汗阿玛打发他去见见三额驸,弘旦被留了下来。弘曈嫌我这里闷得慌,跑出去玩了。”

皇太子夫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的静观其变,等来了几天后皇帝一个令人瞋目结舌的决定:令皇九子胤禟教授太孙及诸皇孙满蒙文字。

淑嘉坐不住了:“我知道,你们兄弟学问上都很刻苦,只是这老九……我听你常说,他颇重利——当然,这也没什么——可他教得好么?”一副不说清楚我就把儿子抢回来的模样。

胤礽略有尴尬,他兄弟比较多,兄弟们在夫妻对话中出现的频率也不是特别高(最高的那个是老大,已经关了),两个因素一结合,就是胤禟被他说起的次数不太多,多半是又惹他生气的时候回来骂两句,抑或是与老八有牵连的时候带出来。一般是“那个死胖子如何如何”、“这个胖财迷怎么怎么样”、“绿豆眼里放金光”一类。

咳嗽一声,皇太子亡羊补牢:“其实,老九满身毛病,就有一样好处——”

“国语、蒙语?”

“不止。”胤礽为让老婆放心,把胤禟不黑的历史搬了出来。这个“从二十楼自由落体叭唧楼下水泥地上的胖子”称得上是个语言天才,国语、蒙语不用说,还会俄语等欧洲文字。

“他小的时候,有一回病得快死了,是个传教士救了他,从此对这些人颇有好感……他学业上旁的都很寻常,就这一条,我是放心的,只要他肯用心教,对孩子们没坏处的。”

靠!还让不让人活了?

堂堂穿越者,本地风土人情不知道就罢了,尼外语还不如个土著!太子妃再次受到了打击。

而九阿哥胤禟,确实是真心教他的侄子们的。太子家的孩子,家教是很不错的,大的两个一板一眼不大放得开,小的那一个,教了小半个月,就九叔长九叔短的叫得好不亲热。

此情此景,落入康熙眼里,深觉自己的主意很美妙。

康熙至少是知道每个儿子学业上的长处的,对于胤禟,其贪财程度让老爷子无语,而语言上的天份也让康熙自豪。最让康熙头疼的是胤禟的性格,他有点太分明了,这样不好。

怎么让与太子原本关系不那么好的儿子向太子靠拢一点,是老爷子最近头疼的事情。要是自己现在就挂了,老九这个情况一定要吃苦头的。康熙摸着脑袋正在思考的时候,就收到了汇报:九阿哥最近有些反常咧!

[可算是开始了,]康熙舒了一口气,[隔离一下老八和老九还是有必要的嘛!]

打铁要趁热,康熙马上就颁旨,让老九接手了太子家孩子的语言课。这便是康熙让胤禟做老师的原因。

接下来的日子里,康熙很满意地看到,以讨论孩子的功课为桥梁,他家二儿子和九儿子的关系有了不错的改变。

听到这样的汇报,康熙把因为国内乱七八糟的事情带坏的心情放到一边,取下了眼睛上的老花镜,起身往外走去。梁九功见状连忙抄起一件石青暗纹春绸貂皮斗篷跟了上去。

——————————————————————————————————————————

已经是农历九月天,塞外草原的夜晚颇有冷意。康熙一出门的刹那还不觉得,走了两步,就觉得身上发凉。梁九功伺候他披上斗篷,嘴里还在唠叨着:“万岁爷,这都快到冬天了,您得保重……”

絮絮叨叨的话,听得康熙心里一阵茫然,穿好斗篷,康熙走了几步,忽然停了下来:“不用十年,五年前这个时候,朕穿着里边儿这一身,在这个地方,”右手食指指了指脚下,又指指天空,“这个时候儿,都不用再添这厚斗篷!老啦……”

梁九功正在根据康熙行走的方向,判断他老人家想蹓跶到哪儿呢,猛地听到这样的感慨。如果康熙现在是四十岁,那这话好应付,摆事实讲道理就行,四十曰壮。康熙都五十多快六十了,他是真的老了。

梁九功还是堆起笑:“万岁爷这是独个儿出来走走,没人陪着,心里觉得空呢。”

康熙正要说什么,忽然伸手一指东方:“那里怎么了?”

远远地,传来了火光与嘈杂声,还伴以鸣锣警示:“走水了!”在静寂的夜里显得分外清楚。

一直尾随皇帝、装作自己不存在的侍卫此时围了上来,把康熙包在中间儿,当值的领侍卫内大臣也匆匆跑了过来:“万岁爷。”

“派人去看看,那里怎么了!是不是走水了!查明了来报!”正在感叹日月如梭,心情本就不好,又来失火!

见皇帝动了真怒,领侍卫内大臣也不敢耽搁,还好,领侍卫内大臣数目不少,可以分工合作。当下,一部分人与护军统领一块儿过来护卫,又有跑去调查事故的,还有四下巡营的。

外面的嘈杂起来没多会儿,营地里就都知道了,胤礽当时正在检查儿子们的功课呢。一听说走水,马上站了起来,冲到外面一看。折回来握着淑嘉的肩膀:“我看了,火还很远,你不要怕,在这里带着孩子,我把人都留给你。我与弘旦去御前。现在外头还没大乱,如果人太乱了,我还没回来,你且不要往人多的地方挤?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