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自古以来的那些圣明帝王,尚且必须勤奋学习,何况普通百
姓呢!这类事在经书史书中随处可见,我也不想过多举例,姑且
捡近世紧要的事说说,以启发点悟你们。现在士大夫的子弟,长
到几岁以后,没有不受教育的,那学得多的,已学了《礼经》、
《春秋三传》。那学得少的,也学完了《诗经》、《论语》。等到他们
成年,体质性情逐渐成型,趁这个时候,就要加倍地对他们进行
训育诱导。他们中间那些有志气的,就能经受磨炼,以成就其清
白正大的事业,而那些没有操守的,从此懒散起来,就成了平庸
的人。人生在世,应该从事一定的工作:当农民的就要算计耕田
种地,当商贩的就要商谈买卖交易,当工匠的就要精心制作各种
用品,当艺人的就要深入研习各种技艺,当武士的就要熟悉骑马
射箭,当文人的就要讲谈讨论儒家经书。我见到许多士大夫耻于
从事农业商业,又缺乏手工伎艺方面的本事,让他射箭连一层铠
甲也射不穿,让他动笔仅仅能写出自己的名字,整天酒足饭饱,无
所事事,以此消磨时光,以此了结一生。还有的人因祖上的荫庇,
得到一官半职,便自我满足,完全忘记了学习的事,碰上有吉凶
大事,议论起得失来,就张口结舌,茫然无所知,如堕云雾中一
般。在各种公私宴会的场合,别人谈古论今,赋诗明志,他却像
塞住了嘴一般,低着头不吭声,只有打呵欠的份。有见识的旁观
者,都替他害臊,恨不能钻到地下去。这些人又何必吝惜几年的
勤学,而去长受一生的愧辱呢!
梁朝全盛之时,那些贵族子弟大多不学无术,以至当时的谚
语说:“登车不跌跤,可当著作郎;会说身体好,可做秘书官。”这
些贵族子弟没有一个不是以香料熏衣,修剃脸面,涂脂抹粉的;他
们外出乘长檐车,走路穿高齿屐,坐在织有方格图案的丝绸坐褥
上,倚靠着五采丝线织成的靠枕,身边摆的是各种古玩,进进出
出派头十足,看上去仿佛神仙模样。到明经答问求取功名的时候,
他们就雇人顶替自己去应试,在三公九卿列席的宴会上,他们就
借别人之手来帮自己做诗,在这种时刻,他们倒显得像模像样的。
等到动乱来临,朝廷变迁革易,考察选拔官吏时,不再任用过去
的亲信,在朝中执掌大权的,再不见旧日的同党。这时候,这些
贵族子弟们靠自己不中用,想在社会上发挥作用又没有本事。他
们只能身穿粗布衣服,卖掉家中的珠宝,失去华丽的外表,露出
无能的本质,呆头呆脑像段枯木,有气无力像条快要干涸的流水,
在乱军中颠沛流离,最后抛尸于荒沟野壑之中,在这种时候,这
些贵族子弟就成了道道地地的蠢材了。有学问有手艺的人,走到
哪里都可以站稳脚跟。自从兵荒马乱以来,我见过不少俘虏,其
中一些人虽然世世代代都是平民百姓,但由于懂得《孝经》、《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