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郎这下急了,他一脸茫然的盯着文月,文月摸摸他的脑袋说:“昨天才第一天念,记不住也没关系,正好咱们趁着在车上的时间,把你今天早上的课程给补上。”
于是,马车里响起了文月清脆的教读声,五郎磕磕绊绊的跟读声,还有四郎时不时的打岔声。
隔了一个多时辰,在马车里摇摇晃晃,终于到了范氏所在的娘家上元村。
文月掀开车帘看了外面一眼道:“娘,这短短的一段路,我打眼望去倒是有几家青砖瓦房的人家,看来上元村比我们村儿富裕多了嘛。”
范氏点点头说:“这里离镇上已经很近了,村民们农闲方便去做工,而且这里良田多,自然日子好过一些。”
文月知道姥爷家有百来亩地,在这上元村能比一般的富户强,能勉强算得上个小地主。不过照她娘的说法,这上元村家境好的倒不少。
母女俩正说着话,马车便停了下来,车子面前是一座二进的青砖瓦房。
四郎动作敏捷的跳下车喊道:“姥姥,姥爷,我们来啦!”
只片刻,范老爷子和范老太便笑着迎了出来。
几个孩子都高兴的给两位长辈打招呼,连五郎都乖乖的跟着叫人。
“哎呀,总算是把你们给盼来了,你娘都念叨无数次了”范老爷子高兴的对叶大安夫妻俩道:“我就跟她说了,你们今年在开铺子,哪里能像往年一般来得早。”
“多谢岳父体谅,我们也昨儿才开始关铺子,今年是来得有些晚了。”
范老太一边拉着范氏的手一边拉着文月的手说:“不晚不晚,只要来了就好,走进去屋里说话。”
大郎几个小子将马车上的东西搬下来,范家的两个下人忙去帮忙。
布匹,大米,白面,酒,猪肉,一一被搬了进去。
范老太见了忙说:“咋拿这么多来?”
叶大安只说今年铺子赚了些钱,孝敬二老也是应该的。
范老爷子带着叶大安和几个男丁在堂屋里坐下聊天,范老太拉着闺女和外孙女去上房说悄悄话。
一到屋里,就拿了绿豆糕给五郎吃,小家伙便规规矩矩的坐在一边不打扰大人说话。
范老太拉着闺女坐炕上说:“带那么多东西过来,你婆婆都知道吧?”
“哎呀,娘,您放心吧,我婆婆不会说什么的。”
文月也笑眯眯的说:“姥姥,您多虑了,有些东西还是我奶奶叫带过来的呢。”
范老太这才放下心来,只因为今年带的节礼实在有些多,怕女儿没经过同意惹人闲话。
范氏从身上掏出一个精致的梨花木盒子递给她:“娘,这是给你的,看看喜不喜欢?”
范老太吃惊的问:“这是啥?买给我的?”
“对啊,姥姥,这可是我爹专门叫娘给您挑选的呢。”文月帮着老爹在丈母娘面前拉好感是一点儿都不含糊。
范老太听了忙打开盒子,看见里面是一对儿成色很好,分量又很足的银镯子。
“哟,这得花不少钱吧?”
范氏一脸认真道:“娘你别管花多少钱啦,大安说往年你们总照顾着咱们,现在家里条件好了,就得买点儿好东西送给你老人家呢。”
范氏听了很是高兴,脸上是止不住的笑意,这女婿主动叫买的,和自家闺女自己买的可是两回事儿呢。
文月想着今天没见到她那个舅舅,忙问道:“姥姥,舅舅不在吗?”
“对啊,进屋就没见到过阿剑。”
范老太头疼的说:“别说这个死小子了,给他说亲事,他这个瞧不上,那个看不起。我把他念叨烦了,他倒是跑出去跟几个朋友做生意去了,这么长时间也不回,看他回来我不打断他的腿。”
范氏忙安慰她:“娘,你别担心,阿剑从小聪明,在外面会照顾好自己的。”
几人说着话便到了晌午,文月给自家姥爷姥姥整治了几个拿手好菜,下人们在一边儿帮忙做其他的,一家人倒是吃了顿丰盛的午餐。
下午看到时间差不多了,叶大安才带一家子往回赶,这还没离开呢,范老太已经在盼望着初二,叫闺女一家初二回娘家。叶大安自然是满口答应,到时候还带着孩子们一起来。
一行人回到村里,走在乡间小道上时,远远看见杨涛家门口挂着白布,文月也算知道些风俗。
她吃惊的问叶大安杨家是不是死人了,叶大安点点头说回到家问问家里人就知道出啥事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