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了,爷。”
叶大福是二爷爷的独子,比叶大安还年长些,长期在外做工,什么扛包、建房,有啥做啥,是个很是勤快的男人。
“可以把二蛋他爹叫上,还有刘大富!”叶大安想到邻居杨大槐还是不错的,还有他媳妇儿崔氏也是能干的。
离叶家最近的,除了杨大槐家,还有刘大富一家,他和妻子贾氏带着一儿一女,是半年前分家后才来的村尾建房,就是为了离偏心眼儿的祖宅老人远一点儿。
虽然长期和叶家只是点头之交,但听说脾气虽爆了点儿,但干活十分卖力,村里唯一的地主家,周家,农忙时也经常叫他帮忙干活儿,很是得用。
文月想了下,“春香婶子家的望平叔也挺好。”
三郎点了点头,“不错,望平叔待人和气得很,以前还经常带着村里一群娃捉鳝鱼,抓螃蟹。”
叶老太倒是十分赞同,“春香两口子都是和气人,为人也勤快。”
大郎端上饭碗儿,吃着香喷喷的卤肉,“那再把大柱叔也叫上,人就够了!”
三郎听罢立刻用脚在桌下踢了大郎一脚。
大郎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三郎,你踢我干啥?”
三郎抚额,其实也不怪他大哥,他如果不是不小心偷听到自己爹娘议论大柱叔和自家小姑的前尘往事,他也不会阻止大哥提这茬。
叶老太脸色变得有些难看,叶老爷子脸上也有一丝怅然。
文月混迹职场,是多会察言观色的人呀?心想这里边儿一定有些故事,是他们这一辈小的好多都不知道的。
叶大安低头咳了一声,故意拉开话题,“都吃饭,都吃饭,吃完饭咱们再说!”
最后叶大安直接拍板儿叫了叶大福,刘大富,杨大槐,郭望平四人,再加上自己家三人,七人足够了。
第二天报给赵大夫听,赵大夫也觉着合适。还说顺便再帮忙叫个妇人做饭。一般找人做工都会包顿晚饭,因为一般人没吃午饭的习惯。可爷孙俩没一个擅长厨艺的,平时都糊弄糊弄,哪里做得了这么多人的饭?
本来可以折算成钱,不过赵大夫也有心想跟村民打好关系,这吃吃喝喝在饭桌,可不就拉近关系了吗?
叶大安也是有点私心的,想着二叔家困难,推了堂嫂高氏来做饭,也算拿份儿工钱,多点儿收入。
人就这样定了,开工当天,该到的人都到了。
文月见她堂伯是个满脸晒得有些黑的中年人,模样挺敦厚。
“咋啦?久了不见,月儿快不认识我啦?”叶大福看她一直盯着自己看。
杨大槐哈哈一笑,调侃道:“谁叫大福哥你成天在外挣钱,一过夏天都把自己晒成碳了,黑乎乎的月丫头能认识你吗?”
众人一阵哄笑。
赵修齐头一天就打了不少野鸡野兔等小猎物回来,交给高氏让做了添菜。
说说笑笑间,众人热火朝天的干了起来。
先是搭梯子,将房顶上的旧茅草给一片片儿的慢慢换掉。后又是用茅草混着的黄泥将墙体有些小裂缝的地方给一一补上。再计划最后来砌院墙,院墙不是简单的修葺房子,而是要从无到有修起来,所以肯定费时一些。
人多力量大,大家干的也贼快。
文月见爹和大哥、三哥都在帮忙,哪有自己错过的道理,于是跑来给高氏打下手,摘菜烧火,再给点儿做菜的建议,惹得高氏连连称赞,直说自己小侄女儿能干机灵。
饭菜一上桌,看着几大盆儿就食欲猛涨。粉蒸肉,小炒鸡,干煸兔,醋溜土豆儿丝,玉米馒头,还有米饭。
“哎呀,这可真是太丰盛了,赵大夫你们也太客气了!”几人都在说。
“大家今天都辛苦了,吃菜,吃菜!”赵大夫招呼着人上桌。
大家欢欢喜喜的在堂屋吃起了饭,高氏则带着文月随便在灶房吃了点儿。男人们要喝点儿小酒,她们也不好在。
高氏吃完后还要等着收拾残局,文月便自己跑到村子里溜达溜达,好消消食。
天还没黑透,走着走着走到了村头二爷爷家,谁知却看到一个人影,一会儿扒在门缝前往院子里瞅,一会儿又跑到墙根儿处踩上不知哪里搬来的泥砖,一个劲儿往里探。
文月看了身形,猜中何人后,气儿不打一处来,准备好好儿收拾收拾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