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以璧玉比喻一个人的人格,璧玉上如果有小斑点,这块璧玉就不是最好的玉了;正如一个人如果不谨言慎行,做错了一件事,就足以玷污他的人格。当然,人不可能永无过失,以玉比人乃是古人的一番苦心,是勉励人要像玉一样洁白无瑕。所以,古人佩玉,是希望自己的美德也像玉一般光润美好。我们岂可妄自菲薄,甘愿不如古人呢?
以人为镜吉凶可鉴,水河不察亦可复舟
【原文】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不蹶于山,而蹶于垤,则细微宜防也。
【注释】镜于水:以水为镜。鉴:明察。蹶:跌倒。垤:小土堆。
【译义】如果不以水为镜,而以人为镜来反照自己,那么,许多事情的吉凶祸福便可以明白了。在高山上不易跌倒,却在小土堆上跌倒,由此可知,愈是细微小事,愈要谨慎小心。
【评析】唐太宗曾言:“以古为鉴,可以知兴衰;以铜为鉴,可以整衣冠;以人为鉴,可以知得失。”古人若没有铜镜,往往临水自照,其作用与铜镜一般,不过这只能照人的表面而已。如果以人为镜,就不只如此了。所谓以人为镜,就是拿他人行为的得失,来作为自己的借鉴;以别人行事的经验,来考量自己的成败。比如说,他人因骄傲而失败时,如果反省自己有这种行为,就知道自己也可能会因此而失败,便能警惕自己,不可犯同样的错误。见到他人有佳言懿行,同样能效法他,因而能提升自己。我们不是也常说,朋友就是一面镜子吗?所以,善于观察人的人,常可论断吉凶,并非他真有什么奇术,而是他根据众人行为的结果,掌握了人事的变化。因此,我们若能以他人的行为经验,作为自己的借鉴,自然便懂得趋吉避凶之道了。
我们爬山时,知道山形险峻,就会格外小心;而走在平地上,没有那种戒心,往往会被路旁的小土堆绊倒。这虽是人之常情,却应时时提醒自己:人总在疏忽之处失败。所谓“善泳者必溺于水”,并不是泳技退步了,而是因为自恃艺高胆大,忽略了许多预防措施。对很多事情,我们都要抱着“防微杜渐”的态度,愈是不引人注意的地方,愈要加以提防,才不会造成更大的损失。我们也常常发现,困难的事能够完成,而看起来很简单的事却容易失败,这完全在于用心与否。因为,对前者我们全力以赴,自然能成功;对后者却掉以轻心,自然就失败了。
物质享受要知足,德业追求无止境
【原文】常思某人境界不及我,某人命运不及我,则可以自足矣;常思某人德业胜于我,某人学问胜于我,则可以自惭矣。
【注释】境界:环境,状况。
【译义】常想到有些人的环境还不如自己,有些人的命运也比自己差,就应该要知足。常想到某人的品德比我高尚,某人的学问也比我渊博,便应该
感到惭愧。
【评析】人生有许多事情应当知足,又有许多事情不该知足。追求物质的环境,十分累人,欲望的深渊,也永远无法填满,如果一定要满足欲望才能快乐,那么可能要劳苦一生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想想那些环境比自己差的人,一样在努力地生活着,而且比自己还认真、愉快。自己拥有的比他还多,应当更知足才是,何苦置身于物欲的洪流中呢?命运更不是人力所能控制,在感慨自己命运多舛之时,不妨看看那些生而失怙、长而失学或肢体残废的人,就会觉得自己实在很幸运了。我们经常劝人“知足常乐”,而自己也能这么想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才是快乐的泉源。
倒是道德学问,应该要抱着“不知足”的态度。品德学问,完全操之在我,不同于命运;也不像财富只能满足一时的欲望。它能满足我们心灵的喜悦,能拓展我们生命的境界,同时也代表着我们的人格、知识。对学问道德“不知足”,才能鞭策自己追求更高的领域,如此一来,我们的生活会更丰富多彩,更有意义。
休争闲气处事良方
【原文】十分不耐烦,乃为人大病;一味学吃亏,是处事良方。
【注释】不耐烦:不能忍耐烦琐之事。
【译义】对人对事不能忍受麻烦,是一个人最大的缺点。对任何事情都能抱着宁可吃亏的态度,便是处理事情最好的方法。
【评析】任何事总有它困难和麻烦的地方,不可能完全让我们顺心遂意,要能克服现有的困难和麻烦,方能成功,不然怎么能说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呢?而“吃苦”首先就要有一个“耐烦的心”,如果稍遇挫折便放弃,永远也成不了气候。与人相处亦是如此,若无耐心,许多合作便无法完成。同样的,上司绝不会把重要的工作交给“不耐烦”的人。如此一来,“不耐烦”竟然成了一个人不能成功、不能共事、不能担当重任的原因,这还不算是大毛病吗?
做人要常抱吃亏的态度,这并不是教我们姑息养奸,因为做许多事情,大家未必都能得到利益,也许有人比自己更需要这些好处,自己吃些亏成全别人,不是也挺值得的吗?有些人喜欢占小便宜,说起来他也不是大奸巨恶之徒,不过,如果和他争论,事情可能反而办不好,倒不如顾全大局,个人的一些小利害,也就不要太计较了,古人不是说“吃亏就是占便宜”吗?事实上,我们要争的不是个人,而是团体;要争的是义,而非利。有谁因为争一时的利害;而能得到千秋万世之名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原文】作善降祥,不善降殃,可见尘世之间,已分天堂地狱;人同此心,心同此理,可知庸愚之辈,不隔圣域贤关。
【注释】降祥:降下吉祥。降殃:降下灾祸。
【译义】做好事得到好报,做恶事得到恶报,由此可见,不必等到来世,在人间便能见到天堂与地狱的分别了:人的心是相同的,心中具有的理**是相通的,由此可知,愚笨平庸的人,并不被拒绝在圣贤的境地之外。
【评析】善恶的报应,往往不待来世
。善有善报,本乎人情,恶有恶报,因其不能见容于社会国法。我们称天堂为美境,地狱为苦境;为善的人心神怡;阮,受人爱戴,内心一片祥和,何异于天堂境界?作恶的人心神不宁,身在人间,心在饿鬼修罗,众人避之惟恐不及,不必等法理人情诛伐他,早巳自入地狱了。因此,天堂和地狱,实际上完全系于人心的善恶之念,佛家说:“一念善即天堂,一念恶即地狱”,真是至理名言。
人都有向善的心,圣愚原无分别,只要有心为圣贤,便可以成圣人贤者。而平庸的人若自认愚笨,不求突破,终其一生也是庸愚之辈。例如近代的武训,没有受过什么教育,以行乞为生,却能努力兴学,成为人人尊崇的圣贤人物。他的资质并不高,可是一心向善,锲而不舍;如果能明白这一点,我们就更不能自暴自弃了,因为,只要奋发有为,一样能做到像尧、舜那样的圣贤人物。因此,孟子说:“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正是勉励我们抛除自弃的心理,向圣人看齐。
谦虚美德矣
【原文】知往日所行之司非,则学日进矣;见世人可取者多,则德日进矣。
【注释】非:不是之处。取:取法。
【译义】知道自己过去有不对的地方,那么学问就能日渐充实。看到他人可学习的地方很多,自己的道德也必定能逐日增进。
【评析】人贵知道自己的过失,而在发觉自己的过失当中必然有所觉悟,有所进步。只有汲取失败教训的人,才能再向前迈步。这里的“学”,并不专指书本里的“学问”,更可看成人生的学问。回顾过去,是为了让自己更能充实现在,策励未来,而不是因此自怨自艾,停止了前进的脚步。人最怕的是敝帚自珍,那么他永远是画地为牢,志么可能会进步?学问常是在一种“觉今是而昨非”的心情下,更上一层楼的。如果有这种感觉,能清楚地看见自己的过错,就表示自己是在进步了。
“见世人可取者日多”,这是要有条件的。如果,一个人总认为自己是最好的,如何能发现别人的可取之处呢?想从别人身上发现值得学习的优点;首先便要具备谦虚的美德,其次要有容人的雅量,同时,也要有敏锐的观察力。若无容人的雅量,看到别人的美德,嫉妒毁谤都来不及了,哪里会向别人学习?若无敏锐的洞察力,再好的行为也看不见,又如何能学习呢?能见到他人可效法的地方愈来愈多,表示自己更谦虚了,心胸更开阔了,再加上吸收他人所长,德业怎会不增进呢?
学长者待人之道,识君子修己立功
【原文】见人善行,多方赞成;见人过举,多方提醒,此长者待人之道也。闻人举言,加意奋勉;闻人谤语,加意警惕,此君子修已之功也。
【注释】过举:错误的行为。谤语:毁谤的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