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问题严重制约了他!
这架武装直升机不得不简化装甲,简化雷达,尽量减轻重量。
两台涡轴发动,单台功率不到1000千瓦,装甲太厚,雷达太重,它有可能飞不起来。
更好的,更大功率的涡轴发动机,这是迫在眉睫的。
吴海华带领他的团队,对作为动力的涡轴发动机进行了改型和性能提高,从以前的单台900多千瓦,提升到1150千瓦。
这距离梁建军的期望值有一定的差距,他希望单台功率提升到1500千瓦以上。
但这是他的一厢情愿,吴海华告诉他,这样做的技术难度太大,几乎是不可能的,能提高到1150千瓦已经非常不错。
好吧,1150千瓦就1150千瓦,相比以前每台发动机提高了200个千瓦左右,也算是一种进步。
只是……
梁建军万万没有想到,两台1150千瓦的涡轴发动机仅仅只试飞了几次,累计寿命才十几个小时,暴露出了一系列的问题。
这让梁建军有一点无法接受。
他的脸色很黑,很难看。
军方希望非常高,梁建军觉得自己无法向军方交差。
心情不好,语气就有一点重,梁建军道,“吴总,你们怎么搞的,居然这么多问题!”
发动机出了问题,吴海华带他的人急急忙忙的赶过来,首先就被军方的领导噼头盖脑的批了一顿,现在又被梁总设计师这样质问。吴海华试图争辨道,“梁总,这台发动机以前都是刘天木在搞的,我接手才几个月而已。”
这就有一点不地道,将责任甩锅给了刘天木。
刘天木躺枪,很冤枉的那种。
其实,几个月之前刘天木跳槽离开的时候,彻底的和吴海华他们交代清楚了。
明确的告诉吴海华,发动机还存在很多的问题,叮嘱一定要一一解决这些问题才能进行验证飞行。
结果呢!
吴海华并没有按刘天木叮嘱的去做,而是急功近利,草草了事之后,马上开始验证试飞。
这不,才验证试飞累计十几个小时,暴露大量的问题。
今天上午的验证试飞,更是让直升机各种报警,几乎关于发动机的仪器仪表全部都是一片红灯。
幸好试飞的是一级飞行员,经验丰富,不然会出大问题,搞不好会机毁人亡。
吴海华甩锅。
梁建军不满的看了他一眼,然后道,“给你们三个月的时间整改,这些问题全部要整改到位。”
吴海华讨论还价道,“这么多问题,起码要六个月的时间。”
梁建军道,“我们哪里有这么多的时间,最多四个月,不能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