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景岳全书简介 > 第63章 杂证谟痢疾2(第1页)

第63章 杂证谟痢疾2(第1页)

论治(共十条)

属性:凡治痢之法,其要在虚实寒热,得其要则万无一失,失其要则为害最多,辨论如前,所

当熟察。前如泄泻门调治诸法,俱宜酌用。

一、生冷初伤,饮食失调,而胃气未损,元气未亏,或为痛、为胀、为暴泻、暴痢等证

,而食滞有未清者,宜抑扶煎、五德丸,或平胃散、胃苓汤、五苓散之类,略祛寒滞,愈之

极易。

一、脾肾虚弱之辈,但犯生冷,极易作痢。无论大人小儿,凡系脾虚致痢,别无实热等

证者,先宜佐关煎温其脾气,如或稍深而病及肝肾者,即宜胃关煎为最妙之治,勿以新病畏

而弗用也。或五德丸、四神丸之类,俱可间用。

一、病痢,凡脾肾俱虚而危剧可畏者,只宜以胃关煎为最,温胃饮次之,或相机间用亦

可。或兼用四维散、九气丹、复阳丹,庶可保全也。

一、痢疾呕恶,兀兀欲吐,或闻食气即见恶心者,此胃气虚寒不能容受而然,必宜温补

安胃,用五君子煎,或六味异功煎、温胃饮、圣术煎之类主之。呕甚者,宜六味回阳饮之属

主之。若阴中火虚,气不归原而呕者,宜胃关煎、理阴煎主之。若胃火上冲而致呕吐者,则

必有烦热胀满等证,乃可用清凉降火等药,宜大厘清饮、益元散之类主之。

一、湿热邪盛,而烦热喜冷,脉实腹满,或下痢纯红鲜血者,宜清流饮、黄芩芍药汤,

或用香连丸,或用河间芍药汤。热甚者,宜大厘清饮,或茵陈饮。此等药,若数剂不效,便

当思顾脾肾矣。

一、痢有发热者,似乎属火,宜从凉治。然实热之证,反未必发热,惟痢伤精血,阴虚

水亏者,则最多为热为躁也。如或虚中有火,脉见有力者,宜加减一阴煎,或保阴煎主之。

若脉本无力,全属虚火,则不可治火,单宜壮水补阴,如三阴煎及六味、八味等丸。若阴盛

格阳而为外热者,必宜胃关煎及右归饮之属主之。

一、痢疾初作,气禀尚强,或因纵肆口腹,食饮停滞,凡有实邪胀痛坚满等证,而形气

脉气俱实者,可先去其积,积去其痢自止。宜承气汤,或神佑丸、百顺丸主之,或用赤金豆

以微利之,此通因通用,痛随痢减之法也。但此等证候,必须确审然后用之,若以脾肾虚寒

致痢,而妄用此药及寒凉克伐等剂,再败元阳者,多致不可解救,最当慎也。

一、禁口不食,乃痢疾最危之候,而自古未有明辨。观丹溪云∶禁口痢,胃口热甚故也

,用黄连、人参煎汁,终日呷之,如吐再吃,但得一呷下咽便好,人不知此,多用温药甘味

,此以火济火,以滞益滞也。亦有误服热毒之药犯胃者,当推明而祛其毒。此丹溪之说也。

而不知禁口之辨,其义最微,岂皆胃口热甚而总以黄连可治乎?盖噤口者,以食不得入,虽

亦有实热证,而惟脾胃虚寒者居多。若因食积胃中而噤口者,其胸腹必有胀满,或见硬

痛,此当行滞去积,积滞去而食自入,如青、陈、楂、朴之属是也。有因火郁胃中而噤口者

,其脏腑必多炽热,或脉见洪数,此当泻火去热,邪热去而食自入,如芩、连、栀、柏之属

是也。凡此者,皆以邪蓄于中,乃噤口之实证也。

然实证无几,而近之病者,每察其胃口,则多无胀满等证,或察其大邪,则亦非实热等

证,但见其有出无入,而胃口日穷,精神日败。盖其既无胀满,本非积也,又无真热,本非

火也,无积无火而食不能入,其故何也?以脏气不能容受也。不能容受,

其故有二∶盖一由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