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气象豆瓣评分 > 第169章 乱世高人李泌之功过与否自有后人评说(第1页)

第169章 乱世高人李泌之功过与否自有后人评说(第1页)

贞元三年(787年),长安城有个叫李软奴的和尚,自称是李氏皇族,曾见过“五岳四渎”的神仙,告诉他可以代替当今天子。

唐时帝王大都信崇佛教,僧人地位很高,与朝中权贵交往密切。李软奴的身份与传说让他结识了许多禁军将领,殿前射生将韩钦绪更是对他尊重有加。

韩钦绪父亲是战功显赫的邠宁节度使韩游瓌,韩游瓌当年与浑瑊联手在奉天死战,挡住了朱泚的疯狂进攻,保全了躲避在那里的德宗,是奉天靖难功臣主要成员,深受德宗器重。韩钦绪也因而得到重用,担负起护卫天子的光荣使命。

可惜他对此毫不珍惜,竟伙同禁军一些将领,与李软奴整日厮混在一起,密谋于十月十日起事,刺杀当今天子,拥立李软奴为帝。

就在计划即将实施前,参与叛乱的神策军将领魏修、李傪顶不住压力,秘密进宫将此事报告给了德宗,德宗忙派心腹宦官王希迁率兵抓捕叛党,押送内侍省审问。

内侍省是专司打理皇宫内部事务的机构,唐初也归文官管理,玄宗后期逐渐交由宦官负责,成为只对皇帝一人负责、脱离六部之外的存在。

消息一经传出,李晟吓的瘫软在地,脸色惨白的不停念叨:“完了完了,我李晟要被灭族了!”

李泌关切的询问原因,他说:“我如今正遭人诽谤,家里家外的一千多口人,但凡有一人参与其中,恐怕连宰相您也救了我!”

李泌知道此事处理不好必将是一场弥天大祸,如让内侍省那帮宦官审讯,不知会牵连到多少朝中大臣,形势将变得无法控制。于是秘密奏报德宗:“大狱一起,所涉必广。现在外边人情恐慌,为了安抚人心,还是将此事交由御史台依律审理较为妥当!”

德宗对李泌一向言听计从,这次当然也不例外,采纳了李泌意见!

韩钦绪侥幸躲过抓捕,逃到了他父亲的驻地邠州(今陕西彬州)。恰好韩游瓌领兵在辖区长武县驻防,邠州留后不敢包庇耽搁,扣住韩钦绪将其押送长安。

韩游瓌得知此事,立刻就要赶赴朝廷当面请罪,德宗念及他的功劳,遣使制止了他。韩游瓌又将韩钦绪两个儿子押解到长安,也被德宗下令赦免,对他信任如初。

德宗猜忌心虽强但也极重情义,浑瑊、韩游瓌作为战功赫赫的将领,没有与李晟、马燧一样遭到冷遇,恐怕与当初奉天那段艰难岁月有关。

十月十二日,德宗公开腰斩了李软奴、韩钦绪等八名首恶,禁军中坐罪处死的多达八百余人,而文武群臣却在李泌的努力下都有波及一人。

贞元四年(788年)正月,已经六十多岁的李泌渐感精力不济,奏请德宗再配备一位宰相。

德宗略显为难的说:“朕也知道卿辛苦,只是一时找不到合适人选。”

随即与李泌谈论起他自即位以来的几位宰相,“卢杞忠诚清廉做事认真,但人们都说他奸佞邪恶,朕却从不这么认为。”

“大家都说卢杞奸恶,唯独陛下不觉,这正是卢杞奸恶所在。”李泌插话道,“倘若陛下早些察觉,哪里还会发生建中之乱!卢杞以私愤杀害杨炎,将颜真卿置之死地,又激怒李怀光起兵作乱。多亏陛下圣明,将他贬官外地驱逐出朝,不然的话那场灾难何时才能终结。”

德宗一听李泌说卢杞不行,又提及杨炎,马上接口道:“杨炎把朕当成孩子,每次与他商议政事,朕如果采纳了他的意见,他喜形于色。一旦朕稍有疑虑多问几句,他即刻怒容满面,动辄以辞职相要挟。看他那副样子,好象是朕不配与他谈论。因此朕才无法忍受,杀死他并非是卢杞过失。”

“建中之乱爆发前,就有术士让朕提前加固奉天城防,这是天命,也不是卢杞所能左右的。”

李泌道:“天命的事,一般人可以说,但君王不能说,君王是创造命数的人!如果君王也把所有事情全归结于天命,那么国家的礼乐制度、刑法政令还有什么用!纣王讲‘我命由天定!’这才是商朝灭亡的根源所在。”

德宗道:“朕喜欢与众臣辩论国政是非,崔佑甫性格急躁,朕问的多了,他就应对失序甚至语无伦次,朕知他短处便不再过多为难他。杨炎思路敏捷,谈论国政确有可取之处,然而他神情傲慢,稍加质问即勃然大怒,甚至不顾君臣礼仪,所以每次见他朕都怒火中烧。至于卢杞,他在朕的面前小心谨慎,朕所讲的话他无不听从。只是他本身没什么学问,无法与朕深入探讨,让朕每每不能畅所欲言。”

李泌抓住德宗话柄,道:“卢杞对陛下无话不从,这难道能说是忠臣吗!”

德宗没有接这个话题,继续道:“只有卿与他们三人不同。朕说的对,卿面露喜色;朕说了错话,卿常带忧容。虽然在谏言时卿也讲过诸如刚才商纣、灭国之类的逆耳之言。然而仔细想想,卿都是在提醒朕这样做好、那样做不好。语调虽然严肃但是态度温和,不像杨炎那样盛气凌人。朕不停的追问质疑,卿在道理上从不屈从,却压根没有争强好胜的心思。一直到朕将心中所想的话全讲出来,不得不听从卿的意见。所以朕在私下里时常庆幸,能得到卿这样的贤良辅佐真好!”

李泌道:“陛下任命的宰相还有很多,为什么今天没有提及!”

德宗道:“他们哪里算得上宰相!所谓宰相,一定是能够托付给政事的人。像玄宗时期的牛仙客、陈希烈,你能称他们是宰相吗!再如肃宗、代宗时,用卿做事,虽没有宰相名分,却是真正的宰相。如果说官至同平章就可以称作宰相,那么王武俊之流不都成宰相了!”

从这番话可以看出,给德宗这样的皇帝当宰相还真不容易。他过于矫情,总爱在群臣面前刻意显摆才华,以把大臣驳的哑口无言为能事,是个看似聪明、实则糊涂的君王!

李泌深感精力一天不如一天,便想在离世前多为朝廷举荐几名优秀人才。

夏县人阳城以学问品行着称于世,隐居在柳谷(今山西芮城县境),经李泌推荐,被征拜为谏议大夫。

李泌做过陕虢水路转运使,对江淮漕运航道非常熟悉。其中徐州境内甬桥段(今安徽宿州境)是咽喉要冲,与淄青节度使李纳相毗邻。但徐州刺史高明应年少无知,没什么本事,根本不是李纳对手。一旦让李纳夺控甬桥,漕运将会彻底阻断。

为此,李泌奏请德宗,提议让寿、庐、濠都团练使张建封镇守徐州。张建封既是大诗人,又极能打仗,是文武兼具的能臣。

德宗采纳了李泌意见,提任张建封为徐、泗、濠节度使。张建封施政虽宽但极重法度,不允许属下侵犯百姓,到位后阖境安然,李纳不敢觊觎。

贞元五年(789年)正月,李泌再次奏请提拔一位宰相。德宗想用户部侍郎班宏,李泌认为他虽清廉却呆缓迟钝,不是宰相之才,推荐了窦参、董晋,提议让窦参兼管度支,董晋主管门下省。

德宗一个也没看上,事情遂搁置下来。等到李泌病重,再次向德宗举荐他们。德宗不好驳李泌面子,索性将班宠、窦参、董晋一并提升为宰相。

窦参为人干练果决,学问不高,极擅权术。每次奏事时,他都要躲在最后,以度支事多且杂为由单独向德宗汇报,实则是想像李泌那样独揽相权。至于董晋则表现的相对柔弱,对窦参言听计从。

三月初二,三度辅佐大唐的乱世高人李泌病故,享年六十七岁!

李泌学富五车,极富谋略,为人处事以及所作所为,也深受朝廷内外赞誉。但他所学过杂,且喜好谈论神仙,加之解决问题的办法也与当时所谓的正途不太相符。因此他虽有白衣宰相的声名,辅佐三帝的威望,平复两京的功勋,后世并未将他纳入大唐名相之列。

功过与否,自有后人评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