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抗日之铁血兵王马铮最新章节 > 第151部分(第2页)

第151部分(第2页)

“多谢长官,你们八路军在武汉狠揍小鬼子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大家伙都说八路军厉害!”韩世文道。

“那里,都是战士们用命!对了,今天叫你们过来主要是想问一问你们打算接下来怎么办,毕竟经过这小半个月的休养,绝大多数的人身体已经恢复的差不多了,再待下去我们八路军也负担不起大家的伙食费不是。”马铮再次说道。

这时最先开口的那个大个子再次说道:“长官,想必你们八路军费气巴力的将我们救出来肯定是有原因的,是收编还是遣散?”

马铮很意外的看了这个大个子一眼,问道:“你叫什么名字,看你的体格和特征应该是个军人,那个部分的?”

“报告长官,我叫谢文生,原来是第61军独立第七旅一团副团长兼三营营长,在天镇战役的时候重伤被俘。”

“61军,李服膺的部队?”马铮皱了皱眉头说道。

“是的,李服膺就是我们军座,多好的一个人,可惜被阎老西那个王八蛋的当替罪羊杀了!”谢文生叹了口气说道。

“是啊,李服膺将军确实是死的有点冤枉!”马铮叹了口气说道。

“长官也知道我们军座的事情?”谢文生沉声问道。

“知道!”马铮道。

马铮自然是知道李服膺的事情,在后世那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那些永远埋在了历史长河中的秘密可能没有人知道,有确切历史记录的事情只要是想了解,恐怕什么事情都是很容易就能查到的。而马铮本身就是一个求知欲特别强的人,又是一个军人,平时就很关注历史上的一些名人战将,偶然间就查到了李服膺的事情。

其实马铮之所以知道李服膺是谁,又知道他是冤死的是有原因的。记的上大学那会儿他参加了一次知识竞赛,当时有这么一道题,让参赛者回答抗日殉国的第一将是谁?毫无疑问,所有人都回答是佟麟阁。毕竟佟麟阁血战北平的事迹大家都听说过,因此几乎所有人都答对了。

但是紧接着主持人又问了一个问题——抗日战争期间被国民政府处决的第一个将领是谁?

这一回大多数人都回答是韩复渠,老蒋深夜开会擒韩复渠,并且将其枪毙的事情也是历史书上的知识,因此所有人的回答都是韩复渠。

但是这一次答案是错误的,主持人给出的答案是李服膺。看到这个答案之后,国防科技大学所有的参赛选手当时都懵圈了,李服膺?那位啊!怎么没听说过,难道他比韩复渠还出名?

当时主持人就简单的介绍了一下李服膺的资料,山西人,晋绥军高级将领,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第61军军长,1937年因为大同会战作战不力被二战区司令长官阎锡山枪毙于山西太原。

尽管当时主持人只是简单的说了一遍,不过李服膺这个名字却被马铮记住了。竞赛结束后马铮回到学校就开始查李服膺的资料,因此对于李服膺的生平事迹以及所遭受的冤屈也有了详细的了解。越是了解真相,马铮就越对这位晋绥军高级军官的冤死感到可惜!(未完待续。)

第三百一十四章:我就是马铮

【抗日之铁血兵王】第三百一十四章:我就是马铮(求订阅,求月票!)

要说李服膺之人,他确实没有韩复渠出名,而且职位军衔也没有韩复渠显赫。在没有被处决之前,李服膺担任的是晋绥军第61军中将军长,而韩复渠不但是第三集团军总司令,同时还兼任着山东省主席。

不过两人有一点倒是相同,那就是都被以作战不力的罪名处决了,而且前后相差不过三个月的时间。

这两桩公案,表面上,颇为类似。其实,各自真情并不相同。最大的却别就是,一个是真的该杀,一个则是被冤杀的。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日军在华北兵分3路展开攻势:一路沿津浦铁路进犯,指向山东的德州;一路沿平汉铁路进犯,指向河南的新乡;一路沿平绥铁路进犯,待夺取大同后再分兵攻取山西的太原和绥远的包头。其意在于采取“两翼钳制,中央突破”的战略,完成夺取华北的计划。

单说平绥铁路板垣征四郎所率第5师团及独立混成第11旅团之敌,攻陷南口后,继续西犯。他们与多伦、张北一线南下的日本关东军参谋长东条英机率领的察哈尔兵团会师张家口后,带领总兵力约达4。5万人,直向山西东北部的天镇县扑来。

天镇是山西东北部的重要门户,保卫山西,势在必守。时任第二战区司令官的阎锡山,眼看战火烧到了家门口,这才真正着了急。他匆匆电令隶属于傅作义第七集团军的第六十一军军长李服膺火速集结,布防御敌。

而此时李服膺正在天镇、阳高间负责警备,当他接到阎锡山命他天镇布防的电令后,立即集结本军人马。于8月下旬,进入天镇盘山阵地。

不过值得说明一点的是,李服膺统帅的六十一军,是由其抗战前率领的六十八师改编而成,是个标准的小师加大旅的“军”,兵力欠缺得很。再加上刚刚在南口为汤恩伯所部顶过缸。损失不小,因此这个军说是军,实际其兵力不过一师六团,加起来也就一万人左右。

尽管从敌我双方兵力上讲,李服膺所部的兵力与日军相差甚远,但是李服膺却没有退缩。在战前他发出《告全军官兵书》中他是这样说的:“值此国家民族存亡关头,我辈军人,御侮守土,责无旁贷。希望全军官兵精诚团结,同仇敌忾,英勇抗战,不怕牺牲……”

李服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战斗中,一线官兵受此激励,土气旺盛。斗志昂扬,给敌人的进攻予迎头痛击。而李服膺则率幕僚与直属骑兵身先士卒。亲抵前线指挥作战。

不过双方的巨大差距并不是士气上的提升所能弥补的,起初,日军的主攻方向在李家山、罗家山阵地。日军先用步兵冲到阵地前猛烈射击,试探火力,诱惑四二五团防守火力全部暴露后,即用飞机低空轮番轰炸。继而再用火炮猛烈轰山。每天如此轮番轰炸45次,持续4天4夜。最多时,一天竟有32架次敌机在阵地上空狂扫滥炸。在双方士兵还未照面之前,四二五团的1300余名官兵已有70多人阵亡,全团9个连长。阵亡3个,受伤5个。日军在李家山、罗家山屡攻不下,将矛头指向盘山。

在对盘山阵地还未发起正式攻击前,日军已派飞机在此连续扫射、轰炸数日。正式发动攻势。第一天,日军以绝对优势的步兵、炮兵猛攻四零零团三连防地。第二天,全面展开攻击:天上是轮番轰炸的飞机,地上是呼啸齐发的排炮,还有在坦克掩护下冲杀的步兵。敌人的攻击力是很凶悍的,但四零零团官兵同仇敌忾,以拼死精神顽强拼搏,杀退敌人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61军进入天镇布防时,阎锡山曾电令李服膺“坚守3天,拒敌西进”。转眼3天已过,李又接阎电令“续守3天,掩护大同会战”。一闪,3天又过去了。此时,六十一军前沿阵地设置的地雷、鹿砦等障碍已被日军全部轰毁,官兵们只能利用弹坑、禾束为掩体,用手榴弹拼杀。

苦战7天后,61军最终因敌众我寡伤亡惨重,不得不撤离天镇县,不过这次撤退是有阎锡山的军令的,这可惜这些都不足以挽救李服膺的命。

天镇撤退,大同失守,雁北关陷落,全民震怒。阎锡山无法向抗日热情高涨的全国民众交待,无法向深受日军残害的山西人民交待,也无法向南京的老蒋交待,遂将罪名转嫁到李服膺的头上。

不久,******电令调李服膺到南京陈述战役情况。阎锡山收到电令,急忙于当夜11时审讯李服膺,阎说,:“我从排长一直提拔你到军长,待你不薄,但是你却对不起我。第一,你做的国防工事不好。第二,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