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刘禹锡传唱至今的诗句是什么 > 第3部分(第2页)

第3部分(第2页)

随后,刘禹锡到了埇桥。

父亲的同僚听说了都纷纷前来祝贺,送走了一批批朋友,刘绪才坐下来,望着新得了功名的儿子道:“我儿辛苦了。”

刘禹锡道:“感激父亲每一封书信对孩儿的鼓励和教诲。”

父亲询问母亲在洛阳的生活,又询问儿子在长安的应考交游事宜。刘禹锡细细告知父亲,并说自己决定陪伴父亲,度过这年冬天的时光。

虽说已经在进士和博学鸿辞试中连连高中,但刘禹锡还是乐意像小时候一样,坐在父亲膝前的小凳子上,听父亲说话。

刘禹锡传 七 新科进士B

七 新科进士B

他确实时时记起小时候坐在父亲膝前的小凳子上,听父亲辅导诗文的情景。正是父亲鼓励他对“九流”、“百氏”各学派的思想和艺术,兼收并蓄,咀英撮华。正是父亲鼓励他下苦功发奋读书,靠自己的才能立身处世。

他特别难忘的是父亲对文学艺术的独特见解,在塾馆的老师反对他学唱船歌的时候,是父亲鼓励他兼收并蓄,不但可以接触流传民间的文艺创作,而且应该看重那些鲜活的东西。

你觉得百姓的歌好听,那就尽管去听好了。非但可听,还可以记下来,让它更远地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听,更多的人唱。而且你写诗作文,也是为百姓写、为百姓作的。这些话,父亲自己已经记不清了,但禹锡却牢牢地记在心里。

父亲的教诲同书上说的大不一样,父亲曾经告诉他,你的诗文,百姓不喜欢,就好比树木失却了土地、肥料和水分,最终会干枯而死。百姓喜欢了,它就好比种子,有了生根、长大的条件。

父亲的教诲,刘禹锡曾经既惊讶又敬佩。父亲的指引,使他在刻苦勤奋的同时勤于辨析,使他在为朝廷、为庙堂建言立策的时候,先注意贴近下层民众的生活和情怀。

把自己的最新诗作送请父亲指教,把自己对朝廷社稷的看法说与父亲听,即使自己已经有了学识与观点,聆听父亲还是想小时候一样感觉亲切,而且富有收获。

多陪伴父亲一些时光,刘禹锡是对的。父亲在埇桥之后,又到扬州为官,毕竟年事高了,仅仅四年后便在扬州遇疾不治……

贞元十年春上,刘禹锡离开埇桥,在洛阳又陪伴母亲一些时日,再次西上长安。

这次不像以往,要到京师赶考,时间比较充裕,心情比较宽展,经过华州,特地去看望时任华州刺史的表舅舅卢徵。

在华州小住,刘禹锡做了一阕《华山歌》寄托情怀——

洪炉作高山,元气鼓其橐。俄然神功就,峻拔在寥廓。隐隐约约,现出灵异飘渺的形影和骨气凛然的棱角。在这样的高峰之上,庸常的树木不敢生长,惟有神仙可以前来依托啊。

天资帝王宅,以我为关钥。能令下国人,一见换神骨。天下岭峦太多太多,无可尽数,然而惟此方可称为山岳。其如男子丈夫,若无高尚的品德和出众的才干,纵然做上了高官显贵,也仍然属于碌碌之辈,无可圈点。

华山是雄伟的,气概非凡的,刘禹锡期冀自己的品格与抱负,跟华山一样,既高入云天,又洁美不凡,希望自己的未来不是一般人眼中的荣华富贵,而是为朝廷、为社稷、为天下百姓,干一番事业,谋一份平安和幸福。

刘禹锡传 八 声实之辩A

八 声实之辩A

回到长安,在预备吏部铨试的日子里,刘禹锡一边用功读书,较以前一样孜孜矻矻,毫不懈怠,一边写诗作文,以之会友——

学道深山许老人,留名万代不关身。劝君多买长安酒,南陌东城占取春。

权德舆的妻弟崔懿伯当然是刘禹锡优先交游的吏友。而文人雅士送归吟别的灞桥也在刘禹锡的笔下另出滋味——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今得出关书,行尘日已遥。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

长安风物也常常给刘禹锡这位连试告捷的青年诗人以不同的感受,写来轻灵有趣——

白鹭儿,最高格。毛衣新成雪不敌,众禽喧呼独凝寂。孤眠芊芊草,久立潺潺石。前山正无云,飞去入遥碧。

径尺千余朵,人间有此花。今朝见颜色,更不向诸家……

京师长安,文豪众多,但徒有虚名的文场混混也不算少,高下人等,把个诗文界搅得倒是热闹。刘禹锡是新科进士,自然属于阶层高卓的少数大家,相聚相乐的圈子也与众不同。

学识渊博的刘禹锡,笔下的诗文十分优美,不惟在京师士人中有极高的声誉,在坊间巷里,也赢得了知民生,唱民声的美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