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大唐英雄传免费全部 > 第4部分(第2页)

第4部分(第2页)

在刚才提到的叛逃事件过后没几天,尉迟敬德的武艺就发挥作用了。当时唐军已经转战中原,与占据洛阳地区的王世充展开对峙。李世民率领五百骑兵,其中包括尉迟敬德在敌前巡视,登上了北魏宣武帝景陵。这个景陵我去过,我去的时候就琢磨大敌当前李世民到这里干什么,登上去就明白了,这是这一带的制高点,李世民估计是去瞭望敌情。结果被敌人看到了,大将单雄信率军猛扑过来,单雄信原本是瓦岗军李密的手下,后来投降了王世充,此人十分骁勇善战,名头响亮,他出其不意包围了李世民,然后跃马直取李世民。《资治通鉴》描述说:“单雄信引槊直趋世民,敬德跃马大呼,横刺雄信坠马,世充兵稍却,敬德翼世民出围。”单雄信是很厉害的人物,但是却在这场较量中败下阵来,尉迟敬德从斜刺里杀出,将他刺下北魏宣武帝景陵马来,救了李世民一命。尉迟敬德护送着李世民杀出重围,这时唐军主力赶到,尉迟敬德身先士卒返身冲入敌阵,王世充军队大败。李世民获救,十分高兴,他拉着尉迟敬德说了这么一番话:“公何相报之速也!”(《资治通鉴》卷一八八)您报答我这速度也太快了。然后赏赐了一箧金银,《资治通鉴》说“自是宠遇日隆”,李世民对尉迟敬德越来越宠信。

第15页 :

《大唐传载》还记录了尉迟敬德在战场上的其他英勇故事。李世民在和窦建德作战时特地带着尉迟敬德去挑战,他对尉迟说:“寡人持弓箭,公把长枪,二人相副,虽百万众亦无奈。”我拿弓,你持枪,百万敌人也无可奈何。于是和尉迟敬德一起跑到敌营大门口大呼:“大唐秦王,能敌来与汝决!”敌人没一个敢出来应战的。

后来在两军摆开阵势对峙的时候,李世民看到对方一少年骑着一匹骏马,铠甲鲜明,慨叹了一声:“彼所乘马真良马也。”(《大唐传载》)尉迟敬德一听马上自告奋勇:我去给您把那马夺过来。李世民说:“轻敌者亡脱,以一马损公,非寡人愿。”(《大唐传载》)我可不能为了一匹马损我一员大将。尉迟敬德不听,策马冲了过去,一把就把那小子揪住,连人带马俘虏过来,一审才知道,这小子是王世充的侄子。而这匹马是当年隋炀帝的御马。尉迟敬德又大大扬名了一回。

第二个优点,忠心耿耿。

性情中人就有这样的特点,你敬他一尺,他敬你一丈,李世民对尉迟的信任换来的就是尉迟敬德的忠心耿耿。

在玄武门事变前,太子党和秦王党都在招兵买马,而且四处挖对方墙角,太子和齐王看中了尉迟敬德,想挖他,先送个见面礼,金银装了满满一车,而尉迟敬德是这样回答的:“敬德起自幽贱,逢遇隋亡,天下土崩,窜身无所,久沦逆地,罪不容诛。实荷秦王惠以生命,今又隶名藩邸,唯当以身报恩。于殿下无功,不敢谬当重赐。若私许殿下,便是二心,徇利”(忘忠,殿下亦何所用?容赦,幸亏秦王不嫌弃我,给了我新生命,我应该全力报恩,如果私下投奔了您,那我就是个见利忘义的小人,这样的小人您不想用吧?太子听了这话气得够呛。

尉迟敬德把这件事向李世民做了汇报,李世民夸赞说:“公之素心,郁如山岳,积金至斗,知公情不可移。”(《旧唐书尉迟敬德传》)这个“斗”不是指一斗粮那个斗,而是指北斗,您很忠诚,金子就是堆到北斗那么高也不会动摇您。

齐王元吉见收买不成,还曾派刺客潜入尉迟敬德家搞暗杀,尉迟敬德《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我当年委身敌营,罪不听到院子里有动静,于是敞开屋门,安卧不动,刺客吓得不敢进去。是啊,进去连人带匕首都得被没收了。

第三个优点,待人宽厚。

尉迟敬德虽然官职很高,名气很大,但是对待他人还是比较宽厚的。当然,我这里说一下,尉迟敬德是个复杂的人,他对不如他的人很宽厚,但是对和他地位一样的人不宽厚,这个咱们后面会谈到,人性的弱点。我们来看他怎么个宽厚。

尉迟敬德这个人对钱财看得很淡,皇帝赏赐很多,但他往往把这些钱财送给别人,《册府元龟》记载说:“敬德轻于货财,所得遗赐多散之于士卒及故旧亲族。”他常把钱财送给部下士兵和亲戚朋友,你想这些人能不拥戴他吗?

玄武门事变后,李世民对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一党痛下杀手,两人的子嗣基本被杀光了。就这还不算完,受牵累的还有一百多家。《新唐书尉迟敬德传》记载尉迟敬德站出来为他们求情:“为恶者二人,今已诛,若又穷支党,非取安之道。”为首的就是李建成、李元吉,你办了他们家也就罢了,不要牵累其他人,因为这直接影响到朝廷的稳定。李世民听了他的话,赦免了这一百多家。

尉迟敬德还有个好处,糟糠之妻不下堂。《隋唐嘉话》卷中记载说:“太宗谓尉迟公曰:朕将嫁女与卿,称意否?敬德谢曰:臣妇虽鄙陋,亦不失夫妻情。臣每闻说古人语:富不易妻,仁也。臣窃慕之,愿停圣恩。叩头固让。帝嘉之而止。”太宗要尉迟敬德当驸马,多好的事情,但是尉迟敬德不答应,理由是“富不易妻”,这是仁义,我不能违背。李世民听了之后大为赞赏。所以对于李世民来说,这人是个能人加放心人,用着踏实。

第16页 :

人生第三阶段,扬威玄武门。

尉迟敬德人生最高峰就是参与玄武门事变,他堪称是这场事变的核心人物之一,居功至伟,这是他名列凌烟阁的原因,也是他后来居功自傲的原因。

他在这场事变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个作用,帮助李世民坚定决心。

当时双方矛盾一触即发,据说太子和齐王假借抵御突厥入侵为由,要把包括尉迟敬德等人在内的秦王府猛将调到自己麾下,然后找个机会一举杀尽。秦王府这边大为紧张,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等人态度是一致的——先下手为强,尉迟来劝的时候,李世民还是下不了决心,很彷徨,于是说:“寡人虽深被猜忌,祸在须臾,然同气之情,终所未忍。欲待其先起,然后以义讨之,公意以为何如?”(《旧唐书尉迟敬德传》)我下不了这个手啊,能不能等他们先动手,让天下人看到他们不义,然后咱们再反击?敬德回答:“人情畏死,众人以死奉王,此天授也。若天与不取,反受其咎。”现在大家豁出命要跟着您干大事,不能违背天意。紧跟着他又威胁一下李世民:“王若不从敬德言,请奔逃亡命,不能交手受戮。”而且还不是他一个人,他说:“敬德今若逃亡,无忌亦欲同去。(《旧唐书尉迟敬德传》)”长孙无忌也和我一起跑。太宗还在犹豫,敬德又给他吃定心丸:“王今处事有疑,非智;临难不决,非勇。王纵不从敬德言,请自决计,其如家国何?其如身命何?且在外勇士八百余人,今悉入宫,控弦被甲,事势已就,王何得辞!”(《旧唐书尉迟敬德传》)犹疑,这是?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