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广在燕地称王之事,如狂风骤雨般迅速席卷了大江南北,也传到了武臣的耳中。
武臣,此刻正坐在营帐之中,眉头紧锁,心中波涛汹涌。
韩广原本是自己的得力干将,忠诚可靠,勇猛善战。然而,自从韩广领兵攻取燕地后,情况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韩广在燕地深得民心,势力逐渐壮大,竟然自封为燕王,这无疑是对武臣的权威构成了极大的挑战。
武臣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韩广背叛的愤怒和失望,也有对局势的担忧和无奈。
于是,他召来了张耳和陈馀两位谋士,共同商讨对策。
张耳,智谋过人,善于分析形势;陈馀,勇猛果敢,善于出奇制胜。三人围坐在一起,气氛凝重而紧张。
武臣开门见山地说道:“韩广在燕地称王之事,你们可曾听闻?”
张耳点了点头,沉声道:“此事已经传遍天下,韩广此举,无疑是对我们的一次重大挑战。”
陈馀则眉头紧锁,说道:“韩广本是我们的部下,如今却背叛我们,自立为王,实在可恶!”
武臣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我原本也以为韩广是个忠诚可靠的人,没想到他会有如此野心。如今他已经在燕地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我们该如何处理呢?”
张耳思索片刻,说道:“微臣认为我们不宜直接派兵攻打燕地。韩广在燕地深得民心,我们若是强行攻打,恐怕会激起民变,反而不利于我们的大局。”
陈馀也点头表示赞同,说道:“国相所言极是。而且,我们现在的主要目标是抗击暴秦,若是与韩广开战,势必会分散我们的兵力,大秦军队也会趁虚而入攻打我们。”
武臣听了两人的意见,心中渐渐有了主意。
武臣说道:“你们说得有道理。我们确实不宜与韩广开战。但是,我们也不能就这样放任他自立为王。我想,我们可以尝试与他谈判,寻求和平解决此事。”
张耳和陈馀对视一眼,都表示赞同武臣的想法。
三人开始商讨具体的谈判方案。经过一番讨论,他们决定派遣使者前往燕地,与韩广进行谈判。
他们此次前往燕地的同时,带上了韩广的家人。武臣准备将他们送到燕地,以示诚意和善意。
武臣在安排好邯郸城的防务后,决定让陈馀担任镇守重任,并派遣副将李良领兵攻打太原,意图收复昔日赵国全境。
陈馀,为人稳重,善于治军,深得武臣信任;而李良,勇猛果敢,多次在战场上立下赫赫战功,是武臣的得力干将。
有了这两位得力助手,武臣对邯郸城的安危倍感放心。随着邯郸城的事务逐渐安顿下来,武臣与张耳率领大军踏上了前往燕国边境的征途。
燕国地处边陲,与中原诸国关系错综复杂。在抵达燕国边境后,武臣立即派出使者前往蓟城,向燕王韩广传达和解谈判的意向。
使者带着武臣的诚意和期望,踏上了通往蓟城的道路。而武臣和张耳则率领大军在边境驻扎,等待使者的消息。
在燕地逗留的日子里,武臣听闻韩广治国有方,据说韩广在燕国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使得燕国繁荣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这些传闻让武臣对韩广的政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一日,武臣决定亲自前往燕地的城镇,探访当地的风土民情,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燕国的实际情况。
武臣让张耳暂代军队指挥,自己则乔装打扮,带着几个随从悄然离开了营地。
他们一行人行走在燕国的城镇之间,欣赏着沿途的风景,感受着当地的生活气息。
武臣不时地向周围人询问关于燕国的情况,试图从他们的口中了解更多关于这个国家的信息。
时至晌午,艳阳高照,炽热的阳光如烈火般炙烤着燕国的城池,使得每一寸土地都仿佛被烤得滚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