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外婆很能干,种菜养花,养猪喂鸡,刚离开灶台就又去忙地里的活。她没念过书,却知道好多故事,晚上外婆把她们放到盆里挨个洗澡,再挨个抱到床上,睡下以后还要给她们讲那些在乡野口口相传的民间传奇。两个小姊妹讲究绝对公平,都要挨着外婆睡。所以外婆左右两边各躺一个,还必须平躺,如果外婆翻身面朝着哪个,另一个一定不乐意。
外婆很热心,只要她认可的人,就对人家掏心掏肺的好,但要是她看不上的人,那必定嫉恶如仇,绝没有好脸色。街坊邻居都认识外婆,她给那爹妈不管的孩子送过饭,给吵架的夫妻说过和,帮更老的老婆婆做针线活。一天到头,没见她闲下来过。
外婆很要强,也很犟,这一点杭柳梅和她最像,家里人都说她们是隔代遗传。
柳竹和柳梅都已经长大了,却还没有接受外婆也在老去这件事。即便找不到爸妈,只要回家就一定能找到外婆,有外婆在,她们的心里永远有底。
姐妹俩工作成家之后每一次回去都免不了眼泪汪汪,杭柳梅总在心里许诺,下一次早一点回来,下一次在家里多待几天,下一次。。。。。。
可是出了家门,她就不是那个最娇惯的幺女,她的工作和孩子也在等着她。她把自己分成几瓣,不想辜负任何一方,但却全都辜负了。小时候不懂大人为什么动不动说忙,长大以后才明白,忙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无奈。
当时外婆在病床上催着他们回敦煌,我没事,不要耽误你们的工作,等你们中秋回来我就好了,走吧走吧。
真等到告别的时候,外婆又不舍了,她枯瘦的手拉着杭柳梅,眼里掬着泪,走吧走吧,记得常回来,你爸你妈也盼着你们呢。婆这次送不了你们了,婆就在家等着你们。
后来妈妈来了几封信,都说外婆的病一直没好全。再后来杭柳梅就流产了,她心虚怕家里知道自己出了事,就躲着不怎么主动联系他们,这会儿才反应过来,最近他们的来信也少得反常了。于是杭柳梅叫老姜把这几个月家里寄来的信找出来,果然以前一个月一封的信,现在两个月一封,这个月的到月底了都还没来。
杭柳梅的心里有些慌,当晚就写了一封信叫老姜第二天寄出去,想了想,还是隐瞒了流产的事情。过了好几天才收到回信,说家里一切如常,外婆也在听医生的好好吃药看病,让他们不要担心,盼中秋团圆。
转眼就到老姜接儿子的日子,他坚持不让杭柳梅跟着舟车劳顿。杭柳梅给他收拾着行李,让他回程路上到西安绕一圈,回家看看情况,现在离中秋节还有段时间,先看一眼好让人安心。
老姜带着儿子回来了,杭柳梅本以为这该是个欢快的夜晚,然而孩子一直哭着要爷爷奶奶,两人哄了好一阵,等他睡下才能坐在一起好好吃顿晚饭。
“像他这么个闹法,你这一路带他累得够呛吧?”杭柳梅把盛好的饭碗递给老姜,“还是接回来好,咱们带几天就亲了。你要不要喝两杯?”
不喝了,老姜摇头,只顾着低头扒拉饭。
杭柳梅问他西安家里怎么样,他只说都挺好的,杭柳梅追问了什么,他却走神没听进去。
“怎么了?是不是累到了?”杭柳梅放下筷子拉住丈夫的手腕,“辛苦你了,幸亏有你,不然我还得一直担心家里。对了,你带着儿子突然回去外婆应该很惊喜吧?天呐,我们家也是四世同堂了,他们都还没见过几面呢。。。。。。”
杭柳梅还没说完,老姜突然放下碗筷掩面啜泣起来,泪从他的指缝滴落在木桌上。老姜努力平复心情,抬起头看向杭柳梅,眼神里是万分的难过和内疚,汹涌的恐惧立刻淹没了杭柳梅,她不敢说话,也不敢听老姜要说的事情。
“小梅,这事真的很为难,他们不让我告诉你,但是我觉得你必须要知道,”老姜哽咽的声音钻进她的耳朵,“你流产了怕家里担心没有告诉他们,实际上他们也。。。。。。外婆的情况很不好,我们回去的时候她已经不太认得人了,爸妈怕你担心一直不敢说,但是我怕以后会是遗憾。。。。。。”
杭柳梅像是被人掐住了喉咙,那夜她几乎无眠,第二天就通知了姐姐,安排好一切后和老姜带着孩子赶回西安。
回到家才知道外婆起先刚有所好转,就硬撑着去做午饭——担心女儿女婿回家吃不上现成饭,结果摔倒在灶台旁,爸妈下班回家才发现外婆,把人送到医院救回来的时候就偏瘫了。
后来情况越来越差,有的时候很清醒,还能说起外孙女们小时候的事情,有的时候谁也不认得。
看到女儿女婿们回来,爸妈也不惊讶,你们回来了?回来了也好,本来也要叫你们都回来的。他们从一家四口变成一家七口,柳竹和柳梅有了孩子后又变成一家九口,终于因为外婆而团聚了,只可惜外婆并不知道这件事。
这天晚上轮到杭柳梅陪着外婆过夜,她想起白天大家聚在一起时说的,外婆可能撑不到中秋了。又想起自己离家前一夜,也是她们俩在这张床上睡觉,外婆怕她悄悄出发,半夜起床在餐厅等她。
杭柳梅泪流满面,忍不住吸了一下鼻子。
“小梅。”外婆转过身来叫她。
杭柳梅马上撑起身子凑到她耳边,温柔地说:“我在呢,婆,你说,你想要什么?”
“你什么时候出发去敦煌?”
“不着急,婆,我这次好好陪你。”
“不走了?那你都和学校说你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