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海权论提出者 > 三东方和西方(第1页)

三东方和西方(第1页)

美国的对外政策在当今最主要的目标就是阻止各大强国对中国的侵略,中国拥有4亿消费人口,它必须保持完整。美国的任何对外开放政策都着力于中国的领土完整,这并非出于对中国的同情,而是因为中国的市场对美国十分重要。

欧洲国家发展到现在已经历经了400年的演变,突然有一股新生力量突兀地出现在东西方之间并不会让人感觉有多么吃惊。前不久的日俄战争就让人们注意到了这种现象,最让人吃惊的结果是,在这场战争中获胜的是一个东方国家。这样的结果立即引起了轩然大波,虽然许多人都只注意到表面上的因素,甚至连表面因素也没有了解详细。无论人们从日俄战争中找到什么教训,日本在这次战争中的表现都让世界震惊。

其他的东方国家都对日本的胜利拍手叫好,这是因为这些国家和日本一样都处于欧洲国家的压迫之下,而不是它们在地理上同日本有多亲近。除了土耳其帝国,欧洲国家已经同东方接触了200多年,由于西方在军事上和政治上的高度集中,所以轻而易举地控制了许多东方国家,这些国家组织松散、内部各个整体分化。从相互之间的松散程度来看,大多数的印度人要比欧洲封建时代任何一个国家内部的小邦更加当仁不让。而在中国,绝大多数的中国人根本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军人的名声也非常差,从军被认为只是教人恃强凌弱。日本在50年前还一直闭关锁国,没有能够分享欧洲进步带来的种种好处,其他的亚洲国家就更不必说了。

在这种背景之下,西方国家之间虽然一直在持续争斗,但它们对东方国家所采取的方式却是一致的,结果是西方国家成了统治东方的力量,就像西班牙、法国和英国相继在欧洲称霸,德国今天在欧洲大陆上占据压倒性优势。在欧洲还是一个四分五裂的基督教世界时,土耳其帝国高度凝聚,伊斯兰教徒也承认这个国家的独立。可今天的穆斯林国家没有能力在政治上和军事上同西方国家一较高低,也无法联合抵御西方国家,结果就是领土和主权被一步步蚕食,它也就渐渐失去了独立性。

上面的这种情况是几百年来演变的结果,不可能在朝夕之间发生逆转,不过日本却向我们展示了这一奇迹。与其他东方国家不同的是,日本狭长的领土使它能够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在长期的封闭空间里,日本形成了独特的精神和生活方式,这在几年前的战争中已经显现出来了。这种精神加上日本集中的人口、骨子里的尚武传统、幕府体制对地方的绝对控制,使日本能够发动全身的能量,还有就是英明的领导者和适当的时机,这些都让日本赶上了。在历史上,无数次机会被昏庸的领导者白白浪费的例子数不胜数,而如今的日本却没有出现这种状况。

虽然东方国家的变革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但是某些认识正在慢慢促进拥有人类二分之一人口的东方国家发生变化,这种认识的外在表现还不容易看出来,所以很多人会忽略它的能力。从当下来看,这种认识是在被西方的控制之下所产生的不安情绪引发的,而不是自觉形成的。正是这种认识,让一个国家能够充分地实现自我管理。当然,这种并非自愿的精神在日本人身上表现得并不明显。内心的不满本身不具备什么效力,在中国或者印度也找不到个人或者组织能够肩负起领导任务的例子。虽然好多东方国家都受到日本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影响,但仍值得怀疑的是,这些国家会不会遵循着日本的发展道路前进,或者说,它们会不会觉得走西方的道路要更加优越。朝鲜就对日本的精神非常反感,东印度人对英国人也充满了敌视;那些站在反帝立场的同仁说,菲律宾人对美国的统治也不大愿意维护。

在印度和菲律宾,要实现思想向现实的转换是非常困难的。因为在印度和菲律宾,和西方统治者打交道的是在种族和信仰方面都不一致的多个小集团。这些集团内部的矛盾稍稍缓解了他们对西方统治者的敌意,并且当地人深深明白这种外来的统治和物资供给一旦消失,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后果。这样一来,许多人对这种统治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容忍了那些他们不喜欢也没什么危害的东西。只有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表现出对西方统治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他们虽然对西方的政治制度有所了解,却没有对其历史根源详加剖析,所以也就无法体会取得这种成就所付出的几百年的努力。摆在眼前的问题是,印度和菲律宾的政治体制都不可能发生根本的变化,除非这种变化能够被宗主国允许。令人欣慰的是,美国和英国已经对当地人做出了一些让步。

中国的情况则又不相同。和别的东方国家一样,中国也被日本的崛起所震撼。中国也认识到了西方在物质方面的优势,不过,这是经受了严酷的亲身体验之后。在俄国和日本缔结了《朴次茅斯和约》之后很短的时期内,中国的知识分子终于把眼光投向了这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在学习和运用西方的成果方面,中国人也具备日本人那样的聪明才智,可能中国人比日本人更加善于学习和接受西方的本领。中日两国之间的距离如此之近,来往的费用不高但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中国人曾经数次派遣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但是这种趋势发展到现在已逐渐减弱。事实是,无论中日两国在共同抵御外敌方面有多少共同语言,地理上的接近和民族之间的巨大差异使得两国根本没法长期合作,更别提结盟了。一般来说,地理位置上的接近是两国争端的主要来源。满洲不但是中国、日本和俄国的交接点,更是三方军事和利益的碰撞之地。我们可以确信,就算这三个国家能够和平共存,它们相互之间的防备心理却不会消失。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里,中国将具有非凡的意义。

尽管中国在过去饱受战争的摧残,但中国人骨子里都有着以和为贵的思想,中国依然有着变为世界强国的潜力,这是因为它拥有众多的人口和广阔的土地。只要能够有效地发挥这些优势,中国有朝一日就会成为世界的中流砥柱。虽然这个臃肿不堪的局面使得这种目标很难实现,但这种缓慢的演变对中国来说也是一种保护。虽然中国的领土一点点受到侵占,但中国政府依然有能力确保自己的统治权威,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各种精心策划的分裂活动都没有实现。中国的种族具有统一性,虽然有着各种地域间的界限,可能互相听不懂对方的方言——这是地域辽阔和交通不便导致的必然结果。了解中国的人都知道,中国人身上有一种坚定不移的气质,这种气质能够促使它实现霸业。

这种气质在过去被我们看做呆板,具体表现为对自己国家的任何事物都最大限度地偏爱,这种偏爱造成了故步自封和夜郎自大。近年来,外部的光亮已经照进了中国大地,各种文化之间相比较的自我认识过程已经开花结果。与此相关,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是,中国人正在修筑从北京往西北延伸至张家口的铁路。120英里的铁路,没有一个工程师是外国人,领导者詹天佑毕业于耶鲁大学。中国接下来打算在同样不依赖外力的情况下建设一条150英里的铁路。虽然拒绝外来的援助会延长工程时间,但这种种决心都表明,中国正在试图从过去的自我欣赏中摆脱出来,着眼未来,逐步累积自身的实力,把所有的理想和愿望转化为现实。正是由于中国正处于这样一个阶段,我们才能有效地推行门户开放政策;不管它的构成如何不够精细,值得肯定的是它正在一步步焕发生机。国家意识的培养是实现国家团结最重要的一步,只要中国人能够全民一心,就能在世界格局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摆脱长期以来束缚自己的枷锁和防守性政策。

不管东方各国变成现代意义上的国家要经历多久的时间,最终的发展又会如何,但它们肯定会经历一个同欧洲和北美相似的过程,要渐渐把这种分散变为国家凝聚力。不过,由于领土和人口的局限性,中国和印度根本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取得日本那样的发展,这两个国家长期遗留的历史问题更加不会使它们像在1783年到1789年成功完成统一的北美13个殖民地那样轻易地实现政治变革。另一方面,从西方引进的各种交通联络手段会使它们的发展速度比同期的欧洲要快得多,西方统治者已经给印度带来了种种先进的通讯设备。

在东方国家进行自我演变的同时,它们同欧洲以及美国的关系还会继续发展,这种趋势就像在中世纪,欧洲国家一直在维持它们同远东地区的联系一样。阿拉伯人向法国南部的推进、十字军的东征、土耳其帝国在欧洲的扩张,都是这种联系最为直白的表现。而在那时,欧洲还只是个由多个松散的国家或者小邦构成的基督教世界,盛极一时的伊斯兰教国家随时可以将自己的力量直插欧洲心脏;等到欧洲国家完成权力集中和国家重建后,这种危险便不复存在了。不过土耳其帝国依然能够和一些基督教国家接触,并在波旁王朝与奥地利无休止的斗争中发挥了平衡作用。我们可以看到,当法国和奥地利交战时,土耳其在另一侧对奥地利的后翼进攻,使它不得不分兵援助后翼。从那之后,土耳其帝国再次成为欧洲国家关注的焦点,各国以利凡得为中心的战略企图使它逐渐成为一个事端频发的危险地。在50年前的克里米亚战争中,两个基督教国家就曾经联合起来同土耳其结成盟国,共同反对和土耳其有利益冲突的基督教国家。在两年前,利益上的冲突引来了同样的战争危险。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