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所得才不过区区18万两。
看到这样的结果,估计那位上折子的方有度得吐血了,因为他一番苦劝,本来是希望孙老师能良心发现,好歹减少点用度,可孙阁老却打着减少用度的旗号,大搞主兵屯田,人马不但不见少,反而增至十几万,粮饷消耗继续扩大不说,还在此基础之上新添了耕牛、农具、安家费等等用度,宁远之修非但没有停下来,还变成了不修宁远誓不罢休,这不是变相煽方大人耳光吗?人家让您孙阁老省点银子,您给点面子,能省就省点儿,省多省少的,都不是最重要的,可孙老师“省”了半天,却还多花出好些来,这就有点忽悠人了。
当然,以孙阁老的水平来讲,估计也是好心办了坏事,并非是他刻意要把事情办砸,大节上没有问题,可就是坏事坏得有点大。
孙阁老此举,从战略上看,巨额的消耗达到了祸国殃民的效果;而从战术上来讲,四十七城堡所形的布局,也确实让人不敢恭维,这样的布局,所摆出的,是一副全线自行分割等包围的态势,而如此有创意的布局,还有个特定的称谓,叫“关宁锦防线”,它在明末的名气很大,作用更是非同寻常。
--------------------------------
'1'【《三朝辽事实录》卷十“诸臣谓孤军在二百里外不能自存,而工料不能远及。张应吾曰:大寇来未有能应者。”】
'2'【《明熹宗实录》卷四十】
'3'【《熹宗天启实录》卷三十九(梁本),孙承宗著《高阳集》】
'4'【《熹宗天启实录》卷三十九(梁本),孙承总著《高阳集》】
第八章 缔造者的感言
对于孙老师、袁同学所经营的关外防线,阎会长一向是推崇备至的,而在我等草根的印象中,头一次听到“关宁锦防线”这个称谓,也还就是在阎会长的口中。
阎会长大赞曰:“孙承宗、袁崇焕主守山海关外的兵略,建成一道坚固的关(山海关)宁(宁远)锦(锦州)防线,成为后金骑兵不可逾越的障碍。”'1'
而当年明月更是将“关宁锦防线”大肆的演绎了一番,一时唾星四溅、天花乱坠,当年明月激情演绎如下:
“就这样,不费吹灰之力,孙承宗得到了锦州。事后证明,自明朝军队进入锦州的那一刻,努尔哈赤的悲惨命运便已注定。
因为至此,孙承宗终于完成了他一生中最伟大的杰作——关宁锦防线。
所谓关宁锦防线,是指由山海关——宁远——锦州组成的防御体系。该防线全长四百余里,深入后金区域,沿线均有明朝堡垒、据点,极为坚固。
历史告诉我们,再坚固的防线,也有被攻陷的一天。
历史还告诉我们,凡是总有例外,比如这条防线。
事实上,直到明朝灭亡,它也未被突破。此后,长达十余年时间里,后金军队用手刨,用嘴啃,用牙咬,都毫无效果,还搭上了努尔哈赤先生的一条老命。
这是一个科学的、富有哲理而又使人绝望的防御体系,因为它基本上没有弱点。”'2'
当年明月的说辞,给予“关宁锦防线”的定位很高,高到了哲理的层面,确实很难得,有没有道理暂且不论,稍后自有定论,这里只想提一点,所谓“关宁锦防线”,最靠后金的锦州,距离后金最前沿的据点——耀州,还有几百里路,所以明月大能所谓“全长四百余里,深入后金区域”显然是看错地图了。
虽然,二位大能是言之凿凿、信誓旦旦,并且有一大堆赞许之词,不过至少有一个人绝对不会同意这样的说法,相反他认为“关、宁、锦”的布局是很糟糕的,他对这条防线的评断很直白,曰:
“若锦失,奴又必以困锦之兵困宁与中右,一路乘胜而下,即及关门”'3'
这位仁兄的意思是,如果锦州被攻陷以后,那敌军必然会如法炮制,围攻宁远以及中右所这些城池,一路下来便可直达关门,也就是说这些辽西走廊上的堡垒,就好比是一个糖葫芦串,敌军来了,围一个吃一个,吃完了再围下一个,所以这“关、宁、锦”等处的部署,基本上就是个等着挨宰的布局。
接下来这位大哥还提出,上述情况一旦发生,让敌军直捣关门了,那势必就得与敌决战于山海关,与其这样,还不如现在就把所有精锐都集中起来,在宁远、锦州之间与敌军决战。
“彼时,罄天下之力与之争于关前,何如及今与之决于宁锦”'4'
看到这里或许阎会长和当年明月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就这个策略而言,那简直就是“松锦大战”的翻版,松锦大战中明军为了解救锦州,主力倾巢而出,与后金军决战于宁远、锦州之间的松山一线,结果是全军覆没,所以此番安排基本不值一提,而那位兄台的兵法韬略也实在不敢恭维,他不过是个洪承畴第二罢了,就这种眼水也敢来挑战“关宁锦防线”?
他有没有水准,能不能挑战,稍后自然见分晓,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这位仁兄的担心,以及松锦大战的惨败,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或者说,到底是这位仁兄和洪承畴有错,还是“关宁锦防线”本身有弊端?
作为一个糖葫芦串的“关——宁——锦”,一旦锦州被围了,那到底救还是不救?这确实是个问题,若不能救,围了白围,打了白打,那干嘛还要去守锦州?这不找抽吗?可如果去救了,那重蹈松锦大战的覆辙又怎么办?这救也不是,不救也不是,那是谁的问题呢?还能是谁的问题啊,当然是“关宁锦防线”的问题了。
可是,如果“关宁锦防线”本身有大的问题,那当年“宁锦大战”的时候,袁崇焕又是凭什么打嬴的?难道说,这防线的缔造者之一亲自上阵,那效果就是不一样?什么不一样啊,说到这里,我们把刚才那位发言的仁兄洗把脸来一看,哟,这不是袁巡抚吗……
您老这是怎么了,修了防线,打了胜仗,怎么还说这种丧气话啊?
丧气话?那是大实话!
袁巡抚把洗脸的帕子一放,随即拿出当年在前线写给天启的奏章,把当时的情形给讲述了一番。他说,你们是不知道啊,当时锦州那叫一个险,皇太极来了好几万人,把锦州一围,我们是毫无办法,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满桂这小子带了万把人就来了,可又能怎么样?全派去锦州,和城外皇太极几万人厮杀,那不送死吗?所以我告诉他,就你这点人马,去了那叫寡不敌众(彼兵数万,我兵万余,寡不敌众)。而我手下也就三万来人,全带去,也没有胜算,我能怎么办?所以,我只能直说,去了也救不了(责之赴战,力所未能'5'),而不能解围的话,锦州陷落那是必然的,所以我们只能早早的安排后事,能设法保住宁远、山海关就不错了,不过要想保住“关、宁”,那还得必须从其他边镇调集精锐、粮饷来增援:
“而我兵战不可透,则锦为必破,又以困锦者困宁,虽城守素备,而食乏援绝,则预为宁远、山海援者,非蓟门三协与宣大两镇乎。但有兵必有饷,行粮断不可已乞。”'6'
按照袁巡抚这说法,锦州是肯定救不了的,所以必须为锦州陷落做准备,除了要多给粮草,以免宁远被围时间长了只能摘野菜、啃树皮以外,还必须调动其他各镇的精锐来支援。
如此看来,被后世两位大能推崇备至,说得天花乱坠的“关宁锦防线”,一旦开战,却连自保都有困难,甚至连创建者之一的袁巡抚对此都没有信心,而且竟然还需要动用蓟镇三协、宣府、大同这些军镇的部队来增援。
说到这里,我等草根不得不追问袁巡抚,那您老最后到底有没有去救锦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