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龙江之前就想着,如果要能从河道上行军,就可以避免因为开路搭桥而浪费时间。
现在金姓男人一说,他眼睛一亮。
金姓男人之所以这样建议,是因为之前的移民点也都是沿河而建。
顺河道走,他们可以利用爬犁和雪橇等运输工具搬运自己的家当,而不必肩挑人扛,这样可以尽可能多的拿东西。
“行,当然行!”孙龙江一听,喜形于色。
他也想试验一下,从河道行军的可能性。
他还不知道,黑龙江行省要比辽宁行省冷得多。这个时候,海参崴是不冻港,但再往里,河道上能结两三尺厚的冰,别说走人,就是车马也可以通行。
就这样,三天之后,孙龙江率领着他的部队,带着数千移民,离开了海参崴,沿河逶迤向内陆走去。
临走的时候,和他相好的几个将校也带人来送行。
“孙兄弟,一路平安。”
“孙将军,保重!”
他们都清楚,孙龙江这一程,将是一个艰难的旅程。他们都来自幽州军,对孙龙江也是惺惺相惜。
孙龙江带着大队百姓,行走起来速度自然就慢了许多。
等到了第一个村屯的时候,已经是两天之后了。
这个村屯虽然被扶余人毁坏,但好在并没有完全移平。
很多房子还剩有残垣断臂和房屋的基础。
孙龙江留下一个连队,让他们帮住在这里的移民伐木盖房,整修防御。其他部队互送着其他人继续往前走。
就这样,走一天两天,就来到一个被废弃的村屯。孙龙江就留下一个连队来帮忙安置百姓。
他把自己的部队一共分成十个连。每个连有八九十人,外加一个直属警卫连,五六十人。
这样一路走,一路安排连队帮移民建房安家。
等最后孙龙江带着警卫连帮老百姓盖房的时候,最先帮忙的连队已经完成任务追上他了。于是再如此循环往复。
就这样,孙龙江在一个半月的时间里,一共帮沿途百姓建了三十多个村屯。终于将这四五千移民都安置下来。
这些移民之前根本就没有享受过这样的待遇。
所有的房子和土地都是靠自己来建成的。现在孙龙江派人帮他们伐木建房,又送了很多日用品和粮食让他们过冬。让这些移民非常感激。
其实,这也是大凉军的优良传统和一贯作风。
只是,海参崴初建,驻扎的是海军,移民又都来自东瀛郡,所以不知道,也没享受过。
孙龙江如此体恤民众,也得到了这些移民的信赖。
他们对孙龙江交口称赞,孙龙江在这些移民里的威信,比把他们赶出海参崴的代将军姜士信要高得太多。甚至,他们都祈祷孙龙江能在这片土地主政,当最大的官,这样,他们就能长久受孙龙江的保护了。
孙龙江在帮助这些移民建筑村屯的时候,还就地建立了基层的民兵组织。
每个自然村屯中的男人都是民兵。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叫村小队。队长就由村长担任。村长同时也负责村里的治安和民间纠纷的调节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