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行了,别这么激动,明天再说吧。
接下来,还是好好的看看这二东吧。啧啧啧,不得不说我也佩服这个刘南啊。
这样的文章,他一个人编写出来,说真的我都有点怀疑,他是不是真的仙人下凡了。”
是啊,这真的是一个人能够完成的吗?
“这个东西,最好还是小学生和少年宫的孩子学习最好,到了初中生还继续学习的话,总觉得有点浪费时间。
或许,这也是这部作品,没有流传出来的原因吧?。”
……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春对夏,秋对冬,暮鼓对晨钟。观山对玩水,绿竹对苍松。”
朗朗读书声,再一次响彻在六年前的土方中学,在这个教室里面。
刘南就像是一个园丁,正在辛勤劳动,让眼前的这些大汉未来的花朵长大一般。
他的声律启蒙,就像是雨水一样,让这些孩子们有点根基。
这一刻,孩子们摇头晃脑,开始背诵这篇文章。文章并不高深,反而非常的简朴。
可以说,只要是个中学生,基本上都能理解文章的意思。
可就是这样一篇文章,却是大汉几千年,从未出现过的。
它的出世,是如此的突然,是眼前这个诗圣,一己之力写出来的。
这篇文章里面,包涵了无数的东西。
古往今来几千年,不管是山川日月,还是人文地理,都包涵在了其中。
“冯妇虎,叶公龙,舞蝶对鸣蛩。
衔泥双紫燕,课蜜几黄蜂。
春日园中莺恰恰,秋天塞外雁雍雍。
秦岭云横,迢递八千远路;巫山雨洗,嵯峨十二危峰。”
叶为道闭着眼睛,摇着头沉浸在这篇文章里面,嘴里也在跟着朗读了起来。
“有此一文,胜过千言万语啊。
声律启蒙啊,这个名字如此的贴合。
从此以后,我大汉将会多出一篇启蒙文章。
可是为什么,让我如今才看到这篇文章呢?
虽然这篇声律启蒙,不算是圣人巨作,可是在我心里,它的伟大丝毫不逊色啊。”
叶为道喃喃自语,他第一次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
自己作为大汉文学领袖人物,可是却从来没有想过,组织大汉文人,编撰一部这样的启蒙作品出来。
“错了错了,以前的我彻底错了。以前的我只知道一件事,那就是想办法提高国学文化。
可是我从来没想过,伟大的事情,从来都是从小细节开始了。
如今,刘南的这篇文章,才是我大汉国学复苏的开始。
只要以后,我们的孩子们,都开始学习,那么我大汉的文化,将会完全脱离西方文化,形成独树一帜的自我文化。
虽然数学,地理,化学,生物和物理,还是必须要学。
可是,在怎么学,都不能丢了我们自己的文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