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何地 > 第107部分(第2页)

第107部分(第2页)

说到这儿,他故意停顿了一下,看看一脸苦涩的吴健彰,“实在对不起阁下,本来我也正打算找您呢,受美利坚公使马沙利阁下的委托,鄙人正式通知阁下,由于各国在上海一致不再承认您的海关权力,本国政府决定,从即日起,一切美国在华贸易的海关税收,将由我们领事馆自己负责。”

吴健彰似乎不是感到很惊讶,只是暂时还有些尴尬,一时竟想不起该说些什么好。

金能亨好象很无奈地叹息一声,“我们尽力了。我们美国人一直是阁下和贵国政府最忠实的朋友,即便上海如此的混乱,我们依旧严守着中立。当然,出于朋友和人道主义,我们拯救了您,使您重新获得了自由。同样是出于人道主义,我们的教会开设医院,救治战争中双方的受伤士兵,接济吃不上饭的百姓们,这都是上帝的意愿,不代表我们偏袒哪一方。美国政府相信,贵国的人民是有能力自己处理好自己本国的事务,不需要任何其它外国力量的干涉”

吴健彰毕恭毕敬地听着金能亨的高谈阔论,没有什么好说的。说什么呢?拳头大的,胳膊腿粗的,说出来的话当然就是真理。他是稀里糊涂出的旗昌,接着又出了租界,完全忘记了自己去找金能亨的目的,带上他的人马,回到了缩在城南黄浦江一隅的“羚羊号“上。他都快窝囊到家了。自从上海道光二十三年(一八四三年)上海开埠,英国驻沪领事巴富尔擅自将吴淞江口至洋泾浜的黄浦江面划为洋船停泊区。现在,借口为了租界的安全,闹的他这个道台兼海关总监居然连个正经泊船的好位置都没了。

他独自思索再三,觉得还是不要去触犯旗昌的好,要找,就要找那个安琪尔的漏洞,旗昌大宗的货物大多都由安琪尔在经手。虽然他也知道安琪尔的内当家桑妤和巡抚好的一塌糊涂,但相比起洋人来,巡抚还是矮了一头。

连续多日,楚玉德带领的暗探们,在租界里一直没有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吴健彰坐不住了。他是商人出身,商海里摸爬滚打出来的,越是这样,他越是断定这批军火一定会走向何方。

当突然听到一个暗探偶然谈及安琪尔的掌柜艾华,还有艾府桑妤的贴身女仆,都曾经间或地出入过上海县城的时候,吴健彰灵机一动。堡垒是最容易从内部打开的,不管对错,至少最后可以先把事情闹起来,叫真正想做的人有所忌惮。当然,轻易是不能动那个艾华的,不过,对那个女仆可就不一样了。女人有女人的弱点,总是好对付的。

桑妤的女仆蓝香,是内务部上海情报站的信使,专门负责和城内刘丽川的联络工作。蓝香刚满十八岁,却是一个参加了金田团营的“老兵”了,不仅如此,她还是当初攻克镇江时苏三娘麾下的一员战将。

傍晚的时候,蓝香带着一封桑妤写给刘丽川的密信,出了租界,刚刚过了苏州河,就被几个彪形大汉拦住了。这条路,她跑的一直都很顺,两面都有熟人,可今天这种情况她还是第一次遇到。

“我们是道台衙门的人,跟我们走一趟。”为首一个面目还算和善的大汉低声说着。

如果要是真遇上了劫匪,蓝香还真不怕他们,她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姑娘。可一听说是官府的人,她心里一动,“好啊,你们前面带路吧。”

………【第一五二章】………

东征右路军在常州连短暂的休整都没做,便以讯雷不及掩耳之势,连克无锡周边的武进、锡山,从三面包围了无锡城。

这下,无锡城内的守军惶惶不可终日不说,苏州也已经乱了套。两江总督怡良赶紧召集藩司郝立宿、绿营提督余万清、总兵李元浩等文武官员,商议救援无锡。常州、常熟、无锡都是苏州的屏障,两常丢了,无锡不能再丢。

要说起怡良来,他也曾经不是寻常的人物。怡良,瓜尔佳氏,字悦亭。满洲正红旗人。自道光八年(一八二八年)起,历任广东高州、广西南宁知府,云南盐法道,山东盐运使,安徽、江苏按察使,江西、江苏布政使。道光十八年(一八三八年)就任广东巡抚,开始与两广总督邓廷桢一起,严禁鸦片走私,查封大小窑口烟馆,并在各水陆要道口拿获烟贩三百余名,分别予以惩办。除严禁鸦片外,他还与邓廷桢一道,积极支持广东水师提督关天培加强对虎门海防的建设,共同筹议在虎门制造木排铁链以阻拦入侵的外国兵船。他甚至亲临第一线,与关天培一起爬山涉水对虎门三道防线进行精心的设计和修建,指导各水陆要塞的设防工作。

道光帝颁布禁烟诏旨后,怡良协助邓廷桢,积极支持钦差大臣林则徐的各项禁烟措施。并与林则徐关系密切,互相配合得也很好,协助林则徐做了许多细致的调查研究。在整个收缴鸦片和销烟过程中,正是由于有了怡良、邓廷桢等地方官吏和钦差大臣林则徐之间默契的配合,才使禁烟运动得以顺利开展。

虎门销烟以后,怡良和林、邓二人根据《钦定严禁鸦片烟条例》,重新颁布了禁烟治罪的具体规定,继续打击走私烟贩和吸食者。在外国商船的具结问题上,怡良完全支持林则徐,主张区别对待。

道光二十年(一八四○年),林则徐接任两广总督后,怡良与林则徐的关系更为密切,他们共同商讨募勇操练,积极备战,彼此书信往来更多,日常接触联系更为频繁,几乎无所不谈。怡良很敬仰林则徐的为人,对林则徐的意见很尊重,到林则徐被革职后,他仍为林则徐提供时事消息,并听从许多林则徐的意见和建议。

后来,琦善以钦差大臣兼两广总督的身份抵达广州,“欲求林则徐罪不可得,又诬林则徐不收英吉利国王通商之书,欲怡良证实其事,怡良不从”。此后,怡良坚持备战的主张遭到琦善的排斥,他对琦善要他“专管地方事件”,不让他参预过问“夷务”十分不满。在林则徐和爱国士绅的推动和支持下,他大胆地向道光帝揭发了琦善对义律妥协退让,私下“说定让给”香港的卖国罪行,促使道光帝下令将琦善革职锁拿押解赴京,一时获得舆论的赞许。

可见,怡良也曾经有过一段很光荣的历史。然而,自打一接任这个两江总督开始,他的霉运也就随之来了。金陵,也就是现在的天京,那本来是应该他驻节的地方,却被太平军占了,还成了人家的都城。他刚刚要把总督衙门安置在扬州,太平军竟象嗅到了他的味道似的,紧随而至。他只好一让再让,把总督府设在了苏州。那料到这才安稳了几个月,太平军又追来了。他已经无路可退了,再退下去,他只有两条路,要么去上海跳海,要么就是被皇上拿问了。

其实,按照当初在广州参与军事的经验,他还是对苏州及其周围城池的防御还有协防,都是很重视的。苏州城坚不说,还有三万绿营兵将。他不象曾国藩,在他看来,那些所谓的地方团练不是没用,但是也不会有什么大的作为。所以,他一直对绿营兵的训练很抓紧,着重培养了一只机动的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但是,对于太平军一开始的战略,他却从根本上被迷惑住了。这倒不是他的无能,恰恰是他换位反复思考后,才得到的结论。金陵城外向荣的江南大营被轻而易举地打破了,如果就势再把江北大营的琦善那老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