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奋斗在70年代 > 第11部分(第3页)

第11部分(第3页)

潘阳跟潘老五闲聊道,“五叔,今年你家大哥大姐没回来过年啊。”

潘老五笑道,“他们今年都忙,前两天回来给我和你五婶买了年货,昨天都赶回城里去啦,说等明年再回来过年。”

潘阳把红薯干放进石磨孔里,甩鞭子抽老驴,老驴慢慢走起来带动石磨,转了几圈后红薯面粉开始出来,潘阳带了尼龙袋,尼龙袋套在簸箕上,放在地上接着。

潘阳头一次赶老驴磨面,如果不是有前一个人做过示范,她根本不知道该怎么弄,如今看了之后也是在摸索,一会忙着赶老驴,一会忙着塞红薯干进石磨。

潘老五见潘阳手忙脚乱,惹得他哈哈大笑,起身来潘阳身边,拿过潘阳手里的鞭子,挥鞭帮着她赶老驴。

潘老五平时就在公社里养老驴,对付老驴很有一手,他闲适的挥动鞭子,对潘阳道,“兆科,等会儿磨完面先别走,我泡了黄豆,顺便帮我和你五婶磨点豆浆,磨好了你带点回去。”

眼下有了老驴,不需要人工推石磨,所以磨豆浆根本就不是什么重活儿,潘老五实在没必要让潘阳帮他,他这么说不过是让潘阳带点豆浆回去点豆腐。

这个年代豆腐可是稀罕物,村里每年分给成人的黄豆不过每人五斤而已,除非是条件好的,否则根本舍不得拿去磨豆浆。

听潘老五这么说,潘阳忙道,“五叔,帮你磨豆浆可以,但我不能要你的豆浆,还是留着你和五婶点豆腐吧!”

潘老五笑道,“我跟你五婶两个人哪能吃多少豆腐,黄豆是孩子从城里刚带回来的,放着也放着了,索性磨点豆浆出来,你家孩子多,带回去给孩子们吃。”

为什么潘老五不给别人,单单给潘阳,也是有迹可循的。

潘老五子女都不在身边,难免遇到诸如房子漏雨、搬粮食、头疼脑热这类麻烦,以前潘兆科没少帮助他二老,只要潘老五说一声,潘兆科能帮得上忙的几乎都会帮二老干。

潘老五承了潘兆科的情,总想着回报潘兆科点东西。

当然潘兆科和潘老五之间的那点渊源潘阳是不知情,她只是对老两口印象好,况且他们子女不在身边,她顺手帮个忙也是应该的。

磨完豆浆,潘五婶在桶里加了水稀释,潘阳好歹是男人身,力气到底大些,又帮他们拎滤网把豆渣给过滤了出来。

豆渣子也是好东西,潘五婶分别盛入两个小盆中。

临走前,潘老五从桶里盛了一大盆豆浆,外加一小盆豆渣子,硬是要潘阳带回去,见潘阳左右手都拎了面粉,他老人家索性亲自给潘阳端回去。

潘阳推脱不过,只好连连感谢。

潘老五道,“真要说感谢,五叔该感谢你,前头忙我这么多次忙!”

潘阳听得云里雾里,不过也多少明白了点,她爷爷跟潘老五关系应该挺好。

潘阳顺着潘老五的话说下去,笑道,“五叔,以后有什么事要忙的直接喊我一声就行!”

潘老五乐呵呵的应下。一路到老潘家,潘老五把大盆豆浆倒进潘阳家盛水的桶里,至于小盆里的豆渣,张学兰拿自家碗装了两碗,张学兰欣喜之余,忙请潘老五进屋坐一会,潘老五连连推辞,说了几句客气话便回了家去。

送走潘老五,张学兰喜滋滋的拎了拎桶里的豆浆,她没想到,潘老五非但没要她家磨面粉的‘底面’,还给了她家这么稀罕的玩意!

张学兰对潘阳感慨道,“算起来,家里已经好久没吃豆腐了,正好,留着过年那天烧菜。至于豆渣子,能和面掺在一块做几个饼子。”

对于潘老五的举动,潘阳也是感到意外,笑道,“豆腐你会点吗?”

张学兰道,“我不会点,这不是有你阿哒吗,他会点。”

家里没有豆腐模具,反正是自家吃的,也不要需要美观,潘恒春索性直接把石膏水倒在了水桶里,再盖上纱布,静候一夜,等明天一早就能取出来吃了!

次日早,豆浆凝结成了豆腐块,滑嫩嫩的,隔着纱布都能闻到一股豆香味儿。

眼瞅着水桶里的豆腐,张学兰看看潘阳,又瞧瞧潘恒春,犹豫了下,终还是说道,“过年了,我想给我阿哒送点豆腐。”

潘恒春笑道,“是该给亲家送点礼去了,前几年可是多亏了亲家的照拂。”

潘阳这才想到作为‘女婿’,她是应该主动让张学兰给娘家送点礼去的。头一回做人家‘女婿’,她也没有经验,竟完全忘了这茬事!

张学兰的阿哒,是潘兆科的老丈人,潘阳应该喊他老人家一声‘老外公’,她应该代爷爷去孝敬他老人家。

潘阳道,“豆腐家里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