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饭过后,李振国就出门去上夜班了,胡秋月则在厨房里忙活着家务事。待母亲忙活完,坐在沙发上准备看电视的时候,李轩宁从房间里溜了出来,坐在胡秋月旁边开口说道:“老妈,有一个事不知道你听说了没。”
胡秋月看了眼儿子,边选台边问:“啥事儿啊,你又听到啥八卦新闻了。”
李轩宁赶紧答着“不是八卦新闻啊,是一个信息。我听同学说的,他老子是市里的大建筑商。说是广场南边和西边的地儿,划成小块的住宅用地,政府准备拿出来卖。”李轩宁心中却是想着,张同学借你的名义来用一下哈。
胡秋月又瞄了眼儿子:“你今儿倒是还关心起这些事情来了。政府卖便卖呗,咱家又不是没地。只是之前就有个说法,南林市往后就是以广场为中心向南面发展了。”
李轩宁给母亲倒了杯水,递过去让胡秋月接着后:“应该说没错了,老城区这边完全没地方发展了,大部分都是各个单位的办公楼及家属楼。往后只能往南发展了嘛。”
胡秋月选了个台,看着电视,喝了口水没说话。
李轩宁又说:“以前吧,那么多人的两个家族,在市里工作的就老爸和老妈。近5年以来小叔一家子,他小舅子、四姨、五姨一家子都跑市里发展来了。记得以前小时候,那时还是县城,就电影院门口的人民公园一个地方可玩。整个县城也没多少人口,现在人可是越来越多了。”
胡秋月说道:“是啊,人是越来越多了。就是有时买东西吧,人挤人的,烦人得很。”
李轩宁看了看母亲说:“我同学他老子认为,广场边的地儿,不出三年就能涨三到五倍。别说涨五倍了,就是涨上个一两倍,也比做啥都强。要是放长远了看,就更值钱了,毕竟广场也就此一家,别无分号。”
胡秋月想了想,皱眉道:“这么说来还真有可能,只是这么好的地段,有意思的人应该也不少,怕也难抢到吧。”
李轩宁说:“据说这次推出的量挺大的,但是最有价值的就是紧贴广场的这几十块了。”
胡秋月说:“那是肯定的,要买就得买这紧贴广场的地儿。说得我都心动了,儿子,要不也给你买上二块留着你以后娶媳妇儿。你有没听说是谁在负责这个项目。”
李轩宁见老妈有买地的意向了,心里不由乐开了花:“好啊,老妈给我多买几块吧,到时候我给您多娶两个儿媳妇,多生几个胖小子就不怕没房子住了啊。”
胡秋月不禁也乐了:“还多娶两个呢,美得你啊。能找到对象就不错了,混小子。”
李轩宁装出一付可怜兮兮的样子:“老妈,您儿子我玉树临风,英俊潇洒的模样,像是找不到媳妇的人嘛。不带这样打击人的啊。听说这个项目好像是由杨明凡担任副主任,主管项目的大小事务。”
胡秋月听到杨明凡这个名字,不由眯了下眼睛:“杨明凡负责啊,那就好办了。他是你爸的初中同学,平时家里亲戚有个病痛啥的,就跑来找你爸帮忙。得让你爸去找他了解一下情况。”
李轩宁摸了摸下巴说:“按老爸的古板性格,估计办不好这事吧。城西那块地儿。要不是当时您把他逼急了,估计早是别人家的了。好不容易买了块地吧,还挑的是位置偏僻,形状不方正的,还非得说那安静。按我说啊,老爸啊,就没你的眼光好。”
胡秋月望着李轩宁说:“那当然,你爸就是个老古董,也就适合在山场里卖力气,那才是他的爱好。说起他的山场,还得继续投入,也不知道以后啊,能不能把钱收回来。把家里的钱拿去买了地,他的山场咋办呢。”
李轩宁笑了笑道:“我认为可以劝他停止投入山场,山场还没改造的剩余部分不继续改造,留着长木材。现在进城的人口在增长,家具及纸张的消耗会越来越多,木材的消耗会急剧增加,价格会上涨。而他植种的药材呢,以前价格高,是因为种植量还小。但是近10年种植量逐年在增长,价格估计得逐年下降吧。”
胡秋月盯着李轩宁看了好几秒才说:“你咋懂得这些了呢。”
李轩宁摸了下鼻子:“报纸上说的嘛,这广场边上的地儿,往后肯定是抢手货。真缺钱用了,随便一卖就是钱。按我说,老妈您啊,自个悄悄的去把事办了,过后再告诉老爸,木已成舟的事,他能拿你咋的了,再说了买地本就是好事嘛,只是老爸这个人没啥生意头脑罢了。家里的财政大权可是在老妈您手里掌控着的吧。”
胡秋月想了想道:“还真是这么回事,就这样办了,明天我就去找杨主任去。”
李轩宁给老妈的杯子添了些水:“还是我妈英明果断,雷厉风行啊。我复习去了。”说完就起身走向房间。
胡秋月笑着斥道:“少拍你老娘的马屁,好好学习去,考上了重点高中,老娘重重的有赏。”
李轩宁笑道:“您就等着打赏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