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毕竟收复辽东失地并非一日之功,梁涛此举也不过将土地推进了数十里而已,却始终未曾越过大凌河一步,甚至整个兵力部署的态势便是倚仗河川与城池之利,守卫辽地而已。
辽东的军队番号繁多,此时梁涛倚仗其威望之高,强行调整,重新拆散。许多辽东的青壮再次被编入了军籍。袁崇焕在时,以辽人守辽土,各地青壮即为士兵,人人接受训练,可自其死后,朝廷对辽东的兵将飞扬跋扈甚为不满,军饷一减再减,直至如今,后备兵员几乎全部被裁撤,梁涛接管过袁崇焕的撂子,也接过了崇祯的信任,虽然军饷并未全部足额,可数量上却是直逼袁崇焕当年!
自山海关自大凌河前线,兵名额有数十万之众,然而吃空饷者、老弱不能战者不知凡几,虽有孙、袁的多次整顿,然而朝廷所拨之饷远远不够,对各类事务也不得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顾自大凌河辽事暂时终结以来,梁涛留辽东主簿高亮、辽东通判彭朝阳、辽东主事孙传庭留守处理诸事之外,其身率千余骑,自大凌河城向西阅兵查检,以清除军中之罹病。
第九十二章 选兵
呼呼的北风,时强时弱,依旧肆虐在辽东的土地之上。
一支旗帜飘扬的骑兵缓缓行进在宁远城不远处的辽东大道之上,偌大的旗帜高高肃立迎风呵斥天下。其人数不多,却是个个肃杀之气蔓延,当真是强军姿态尽显无疑。
宁远城城门大开,一应将官均在迎着那烈烈寒风静静等候。
一骑远远骑来驰来,身后数十元亲兵紧紧跟随。
宁远诸文武互视一眼,来了!
“下官(卑职)参见经略大人。”数十人齐齐躬身拜倒。
梁涛马鞭一指,却并不直接答话,却问道:“宁前兵备是何人?”
一人连忙抱拳道:“卑职朱梅,正是这宁前兵备。”
梁涛点了点头,他又道:“宁远的防务如何,你且如实给本经略道来,不得虚假。”
朱梅躬了躬身,如实答道:“宁远三卫共有兵丁一万六千余人,齐下辖各处碉堡之中尚有七八千兵丁,共计两万四千人上下。”顿了顿,朱梅又道:“此等兵力与袁督袁崇焕在时少了一万余众,盖因建奴第一次围大凌河城之时抽调缘故。”
辽东的士兵,大致便分布在锦州、宁远、山海关三处。
梁涛点了点头,只听朱梅继续道:“我宁远士卒大部分驻守在宁远卫和宁远后卫一代,宁远前卫已让与孙元化大人的精锐火器营驻守。三卫又以宁远中卫最为坚固,城上有大将军炮一门,红衣大炮四门。”大将军炮,也就是那门炸伤了努尔哈赤的**,他因“战功显赫”,战后被朝廷册封“安国全军平辽靖虏大将军”。
梁涛听他言罢,也不入城,当即策马而去,“明日,本官要在连山驿检阅宁远三卫各军!”
呼呼地寒风一阵一阵抽刮而来,朱梅等人面面相觑,这位大人当真当真雷厉风行得很呐!
风缠马蹄重,雪野冬点兵。
无数的宁远士卒成批走在通向连山驿的路上,虽是寒风彻骨,可宁远士卒却依旧昂首不惧!袁崇焕虽不在,然而他一手打造出来的关宁军,雄威却是不减当年!
长长的队列之中,几人在窃窃私语。一人低声道:“王家老四,你说这辽东经略能行吗?他真打退了汹汹而来的建奴骑兵?”
前面一人呼出了一口热气,“唉!如此大事,应该不会有假,否则建奴的骑兵早就兵临我宁远了。”
旁边有一人叹息道:“也不知他这位梁大人发不发饷,年年拖,年年拖,唉”
一个总旗闻听这些许小声低估之声,当即远远喝道:“禁言!禁言!”
几人一缩脖子,不再言语。然而两边数十军士却是张嘴无声叹息了声,显然此言深印人心之中。
远处,三十余骑疾奔而来。
“奉经略大人令--选拔诸军将士,于此地向前跑至连山驿,若能跑入宁远全军前一千名者,赏白银五两。”
“五两!”
全军脚步一滞,五两!五两可以全家吃好久!
当即有人不顾马匹的冲撞,急急上前拉住一人马匹,喘着粗气问道:“上官,当真有五两?”
被拉住马匹的朱登辉狠狠抽了他一鞭子,他此时以蒙梁涛提拔,当了梁涛的亲卫副统领了。只听朱登辉朗声道:“废话,难道还是五钱不成?”
旁边有人大声朗道:“莫不是前一千人共得那五两银钱?”
朱登辉恼怒道:“前一千每人五两,迅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