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氏见自家的田地、骡马车,那块地皮,都留住了,心里大大松了口气。但她心里更嘀咕了,这温家一次就能拿出几百两,到底是挣了多少身家啊?
☆、96婉拒
收费章节(12点)
不住在村里,管他什么谣言满天飞,温氏没亲耳听见,只当是有疯狗狂犬,她照旧卖自己的菜,精心侍弄菜园,做她的四幅绣图标本。并打算等庄稼地秋收后,再雇人花钱起泥砖,把新买的地皮给圈围起来。
跟温家交好的人家,却忍不住要为温氏打抱不平,尤其是常乐,一旦让他听到一句不利温氏的,当即上前怒斥那些婆娘,追问是谁放出的谣言,那些个婆娘哪里说的清楚,只一个劲否认不是自己造的谣,都说是从别人那听来的,这个说是张三,那个说是李四,一团乱麻扯不清,常乐为此气闷不已,他真是想不明白,这些女人为啥就那么八卦,就那么喜欢无事生非嚼舌根子?
却说好儿母女回来,再想了一遍那三家店铺,决定再等一等,实在没有更好的,就从中选靠近菜市那家。
六天后,钱掌柜带来个消息,说梁金顺手头又有个要出售的铺子,觉得挺不错,让温氏这两天就去看看。温氏谢过钱掌柜,等铺子打烊后,先送万永林回去,回家把饭菜提前做好,给阿旺、小树留了纸条,带上好儿驾车前往江东县。
这次相看的铺子,位于链子街街尾,三个门面相连,距菜市两条街,距繁华中心三条街,周边居民很集中,有七八家小饭馆,杂货铺四五家,其余皆是经营别的行业。连带的后院,分成两进,一进院格局偏小,只有两间住房并一间杂房,二进院宽大些,三间上房,东西厢房各两间并耳房。
这家铺子原来是茶馆,老板经营不善,撑不下去了无奈转手,想去别的地方另谋生路,开价二百六十两。
“温老板,我觉得啊,这家铺子的后院,比上次看的那三家要好,前院给掌柜和伙计住,你们住后院,这样互不干扰,挺好的。还有面对的十字路口,无论是去菜市,还是去立花街、石坊街、秀水街等繁华地带,距离都不算远。”
好儿想起一件事,忙问道:“梁老板,东风学堂距离哪家铺子最近?哪家最远?”
梁金顺想了想,说道:“东风学堂在同顺街,那边比较安静……应该是离帽儿街那家最近,离秀水街最远。温老板,你们是想找距离学堂近的铺子?”
温氏道:“是这样,我还有两娃儿,在念书,铺子肯定是要优先考虑卖东西,如果还能离学堂不是太远,那更好。”
“这样啊……”梁金顺思忖了片刻,说道,“温老板,这四家铺子都没有分上下层,如果你卖的菜很多,我建议你选面积大的,离菜市近些的,要么就选周围居民大片集中的,只要你的菜够好,价钱跟市场的没什么差异,准能留住周围片区的居民。”
梁金顺站在了顾客的角度去考虑,好儿在心中点点头,钱松劲介绍的牙人,素质的确不错。
温氏看看天色,觉得应该还能赶趟,提出能否再去相看一遍之前的三家铺子,梁金顺二话不说点头,当即领着母女二人将几天前看的三家铺子重新又看了一遍。
最终一番比较,母女俩都选定距离菜市最近,最低一百五十两的那家铺子。那条街叫米囤街,离东风学堂不远也不近。
梁金顺很高兴做成交易,说这街名还有个典故,据说百多年前朝廷动荡不安,有个米商很有先见之明,提前囤积了大量的粮食,不久爆发战乱,朝廷打仗需要大量粮草,这个米商本是想趁此大赚一笔乱世财,可他的弟弟也上了战场,并不幸战死。米商就改变了主意,把囤积的粮食都送给将士们,解决了将士们挨饿的危机。战乱平定后,这位米商得到天子召见,得了许多赏赐,更被天子钦点为皇商。这个米商还很懂得教育后代,在他辞世后,皇商身份被子孙延续了三代,才逐渐没落。
“这个皇商的后代,如今还居住在江东县吗?”。好儿好奇地问。
“这典故,有人说是真的,有人说是人编的,不过,很多人都将这典故,认定是当地一家姓袁的商贾,袁家三代卖粮食,铺子就开在米囤大街。”
古话说得好,富不过三代。一代拼下家业,二代守成并发扬光大,三代骄纵不思进取。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多富有、多显赫,到了第三代,最终从盛世迅速走向衰败。
这似乎已形成了一条定律。套用风水先生的话来说,运数已尽,衰败必然,这天下的好运数,不会只眷顾某一家。
选定了铺子,三人回到旺角一号酒楼,把结果告诉了钱松劲。
钱松劲点点头,说那个位置不错。又问温氏何时开始收拾铺子和院子,他这边派几个人过去帮忙,能收拾得快些。
“谢谢钱老板帮忙。就明天吧,明儿我早些过来。”温氏说道。一旦买下铺子,当然是越快开业越好。
梁金顺见钱松劲如此照顾温氏母女,更加不敢怠慢半分,跑进跑出的将一切手续给办得十分妥当。温氏见梁金顺十分热心落力,另封了一个大红包表示谢意。
临走,钱松劲又让掌柜拎来一个礼盒,里面装的依然是各式美味点心。好儿笑眯眯地谢过,十分坦然地收下。
从酒楼出来,温氏把房契交给好儿。家里的地契房契等重要东西,全都是好儿负责保管,温氏也不知小闺女藏哪,但她十分相信小闺女会保管得妥当,这就够了。
经过布庄,温氏进去给一家人都扯了一身纯棉布料,回去慢慢缝制,等入秋转凉就可以穿了。
买下了铺子,接下来要忙的事情很多,收拾干净店面,把墙壁重新粉刷一次,使店内如新、明亮,把缺角或呈现裂缝的地板给更换掉,订做不同规格的货架,柜台、长凳、椅子,后院要添置一些必须的床铺桌椅等家俱,厨房里的一切使用……
温氏在罗仁镇和江东县之间来回跑,忙得不可开交,好儿有时候跟去,有时候呆在家,设计小小的广告传单,没有印刷机器,全部得手工制作,要准备两百份,不但一家人都帮忙复制,就连林大梅、陈小凤、春儿及常乐叔侄,都过来帮忙。
新开的店,必须聘请经验丰富、信誉好,人品可靠的掌柜一名,账房一名,伙计一名。好儿一家把掌柜的名额预定给了常乐。至于账房,还是通过梁金顺帮介绍。
温家要在江东县开蔬菜铺,就像沸水开锅,传遍了整个村子。当听说要请伙计,立即有七八户人家主动去找温氏,想替自个的孩子报名。
温氏本就没想从外头找人,可店铺新开张,也不知会怎样,暂时只要一名伙计,得是勤快老实本分的,温氏从中挑了刘大宝最小的弟弟刘四宝。这娃儿十六岁了,为人本分有点木讷,平日里只知道埋头干活,因为家里穷,还没说上一门亲事,温氏便想让他来干活挣点钱好说个媳妇。言明除了包吃住和月钱外,每个月还有两天假。其他人得知这么好的待遇,都羡慕不已。
令好儿一家意想不到的,是常乐竟婉拒了他们的邀请。江氏的脸上就闪过失望。
“大妹子,你帮我太多了……我想在家里,好好地自我反省。”
温氏以为常乐是接受不了从老板变为掌柜身份,她心里也觉得让常乐做个小掌柜确实是委屈了。可她目前也没有太大的能力,只能这么帮着恩人。
“四叔,四婶,你们帮我劝劝常乐吧。”温氏说不动常乐,只好向两个老的求助。
江氏抱着七儿,脸上带些许期待,偷偷了向公爹。农家的活,她当真干不了,也吃不消。如今有个机会能跳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