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诚的感叹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七亿这个数字确实有点难以承受!
但是宋诚相信等到人民的名义播出之后差不多就能全部投资了。
宋诚记得人民的名义好像赚了一倍,但是这只是投资人赚的钱,而没有算电视台赚的钱!
如果都算上,人民的名义开播之后个月应该就能把拍狂飙的钱赚够了……
所以应该也没什么难度。
宋诚没打算下一部戏,再继续跟王青合作。
道理很简单自己运营一家电视台,远比和映皇合作划算的多。
从短期来看肯定是合作更有性价比。
因为运营一家电视台没有想象的简单……
光是购入各种各样的节目和电视剧,就要消耗一大笔资金。
而且如果收视率不佳亏本的概率要比合作拍摄投资大!
就这么说吧……
拿映皇运营的那家电视台举例。
他们每上一部剧都要花掉上亿的成本!
第一是购片成本……
这也是为什么,吴起提出那么苛刻的要求映皇依然答应投资的原因。
因为王青懂一个道理,这种质量的剧王青要去买的话,花费的钱有可能是制作成本的十倍!
地球和六洲还是有差别的……
差别在于地球电视台只关心收视率,因为收视率高了,赞助就会高,赞助高了电视台就有钱拿!
而六洲的电视台基本都是各大公司在运营,因为他们采取的都是付费模式,就是所谓的会员制!
说实话这种模式有点超前了……
但也不是没有……
像某飞就是这样的运营模式。
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电视台和电视台之间拼的是质量。
因为只有电视剧拍的好才会有用户愿意付钱。
其实王青之所以答应的那么痛快有一个主要原因。
他答应吴起的模式是按照收视率分钱。
也就是最终的播放数据。
但用户只要涌进映皇的电视台就得交钱……
这笔会员费某种意义上就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会员费是按月计算的,如果人民的名义播一个月那就代表着有多少收视率王青就得付给起星多少钱。
等于是付给了起星七成的用户会员费。
看似很亏……
但是如果有用户选择充季费或者年费王青稳赚不亏……
因为剩下的那三个月不属于播放期所以王青不需要和起星分账……
至于其它的电视剧都是王青花钱买的。
除非他还有其它电视剧也签了分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