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向自己施了个佛礼后问的第一句话,就让林牧一怔。
释明贤:“先生你知道法海禅师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吗?”
林牧:“……我懂你的意思了。”
一语点醒梦中人。
林牧突然发现,自己走进了一个思想误区。
《白娘子》的故事,是根据玉山主人的《雷峰塔传奇》、以及梦花馆主的《白蛇全传》的故事改编的。
除这两本书外,民间尚有不少关于《白蛇传》的传说,以及其他戏本的流传,总的来说,大致框架相同,都是白娘子、许仙相恋,结果被法海破坏姻缘的故事。
而在这些故事中,细节、情节各有不同,比如说在有的故事里,就是以悲剧收场。
但唯有一点基本是固定的,那就是:法海就是个坑货!
可事实上,真的如此吗?
林牧平日里的喜欢看书,各种志怪小说都喜欢看,因为《西游记》的缘故,对佛教人物也了解了一些,其中正好有让他比较感兴趣的“法海”。
法海,是唐代人,父亲是唐代名相裴休,他俗家名叫“裴文德”。
裴家世代奉佛,裴文德在少年时,就被父亲送去修行,拜禅门沩仰宗创始人“灵佑禅师”为师,获赠法名“法海”。
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儒法,无情
法海自此勤修佛法,有所成就之后出游天下,在江苏镇江氏俘山中,意外寻到东晋时的“泽心寺”残留下的残佛,于是法海燃烧一节手指,誓愿重修道场,宏扬佛法。
之后他就在这里开山挖田,建设寺院。
在一次挖地基时,意外掘出一批黄金,法海思想很先进,立马交给国家,当地镇江太守把这事报给唐玄宗,唐玄宗很是感动,敕令这黄金就归法海建寺所用了,更是赐名“金山禅寺”,法海也就成了金山禅寺的开山初祖。
金山禅寺建成后,成为江南地区佛教界最大的禅宗丛林,名震古今,法海也因此被称为金山寺的“开山裴祖”。
无论是佛教还是道门,能称得上一个“祖”字的,其名望与影响力俱都深远得可怕,不计较西天佛境的话,像法海这样的禅师,差不多也称得上是“人间的佛祖”了。
唐时的法海,自然不会像《白蛇传》里那样拆人婚姻,他与《白蛇传》唯一有关系的,就是史书中的关于他的一段记载。
《金山志》记载:“蟒洞,右锋之侧,幽峻奇险,入深四五丈许。昔出白蟒噬人,适裴头陀驱伏。”
也就是说,法海刚来金山时,这里很是荒芜,半山崖有一条白蟒蛇经常出来伤人,百姓不敢上山烧香,法海驱伏白蟒,将白蟒赶入江中而不再害人。
当然了,这段记载已经分不出真假,事实上按照另一种说法,金山中的蟒蛇是被武则天的侄孙驱赶的,应该是当地百姓,根据这些传说,加以虚构,最后才形成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
总的来说,法海与白蛇并没有太多的联系,在《白蛇传》的故事兴起之前,他一直是以佛教“金山寺开山裴祖”的身份知名于世。
但这一切,在《白蛇传》的故事兴起后,就变了。
原本的佛门寺裴祖,变成了一个拆人姻缘的恶和尚,形象直接变成了反派,甚至在有的传说里,他最后被小青追杀,不得已逃近了螃蟹壳里,变成了“蟹和尚”。
把故事与那些名人结合到一块,似乎是小说作者共有的爱好,更能增加故事的趣味性。
因此,法海禅师就悲剧了,后世的普通人,几乎没几个知道他原本的身份,一听起“法海”这个名字,就想起那个拎着“尿盆”,拆散白娘子的恶僧。
……
林牧先前只想着民间传说了,没深想过这事对“法海禅师”的影响,这时经佛徒一提起,登时就醒悟回来。
金大侠一本《神雕》,害得尹志平这位得道全真声名狼籍,面对这些历史上真实的有道僧道,林牧向来是很尊重的。
因此,一反应过来,林牧就直接道:“我会立即给其改个名字,并且公开作出说明,相信也能及时挽回裴祖声名,一时没想太多,抱歉了……”
释明贤合手一礼:“多谢多谢!”
心情一松,来之前他还很是担心,担心林牧地位高,被指出错误后下不了台,强硬不改,那他也没什么办法。
毕竟,《白娘子》是根据民间传说《白蛇传》、《雷峰塔》改编的,归根到底,其实并不算是林牧的错误。
心情舒缓后,释明贤也就放松下来:“不知道先生要改成什么法号呢?不妨说出来,我也很想知道。”
林牧想了想《白娘子》里法海的一生,登时就有了主意。
当下拿起书桌上的笔,在纸上写了几行字:
“正天地所不正,判黑白所不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