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峰,我们又见面了。”
“刘司令,请。”罗政委向刘昌义做了个请的动作。
在会议室里,罗政委拿出一份起义投诚的协议书,放在刘昌义的面前。
刘昌义见协议上承认他是起义,便麻利地在协议书上签了字。
“好,刘司令能审时度势,弃暗投明,救五十一军四万多人于水火,让六百万上海市民不再饱受战乱之苦,不失为明智之举。”
“惭愧,惭愧。”刘昌义和罗政委紧紧地握了握手。
罗政委抬手看了看时间:“刘司令,时间不早了,你的肚子也饿了吧,要不,就在我这里随便吃一点?”
“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谢谢贵军对我刘某人的宽待。”刘昌义没想到共党领导居然还请他吃饭。
勤务兵把饭菜端到师部办公室,大家边吃边聊,气氛相当融洽。
饭后,昱霖,明峰陪同刘昌义回到了淞沪警备司令部。
刘昌义径直走到电话机前,拿起电话:“我是淞沪警备司令部的刘昌义,我现在命令你们停止一切射击和抵抗,从掩体里出来。向共军弃械投降,撤出阵地。“
接到命令的五十一军守军四万多人随即撤出了苏州河以北地区,我军两个师的前卫部队则立刻接管了该地区。
至此,五月二十七日,上海战役基本结束,上海宣告解放。
蒋介石严令坚守六个月的战斗,人民解放军只用了一个月十二天的时间就宣告结束。二十五万守军,只有五万人逃离上海。而且上海市区的建筑多被保存下来,而六百万上海市民也未经战火洗礼便迎来了解放。
都说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而坐稳江山则更是难上加难。
渡江战役之前,第三野战军制定颁发了严格的《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
陈老总提醒大家要讲卫生,胡子、衣服都要弄清爽,现代化的大城市是要讲卫生的:“我们野战军,但在城市里可不能野。”
部队官兵们严格遵守陈老总的指示和部队纪律:不入民宅、不溜马路、不逛公园、不外出看电影。
为了不影响市场供应和金融秩序,解放军入城后,一律不允许在市区买东西,甚至部队吃的饭菜,也是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郊区做好,再送到市区。
为了不惊扰上海市民,蒙蒙细雨之中,疲惫至极的战士,和衣抱枪,整夜睡卧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两侧。慈祥的老太太,热情的青年学生,商店的老板、店员,都诚恳地请求战士们到他们的房子里去休息一下。可是战士婉谢了,他们不愿擅入民宅,他们不愿在这一小事上,开了麻烦群众的先例,开了违反人民军队传统的先例。战士们乐观而幽默地回应市民们的热情:“大马路,呱呱叫,凉凉的,很平整。”
中外记者都被这支部队的严明纪律所折服,纷纷撰写文章进行报道:胜利之师睡马路,纪律严明天下传。
上海,这座远东第一大都市,迎来日新月异的时代,开始谱写新的篇章!
第二百二十三章 膏育泉石
清晨,杜太太去菜市场买菜,刚走出吉祥里的弄堂,就被吓了一跳,原来杜太太看见一排排解放军战士正和衣而卧,躺在马路两旁睡觉。
这么多年来,杜太太见过不少当兵的,对老百姓都是横眉竖眼,神气活现,耀武扬威,吃拿卡要,从没见过睡马路的士兵,杜太太被这一幕深深地打动了,连忙走上前去。
“啊呀,格个天早夜都蛮冷呃,了马路上不要生毛病啊。”杜太太不忍心看着这些当兵的睡在冰冷的马路上,便走过去,拍了拍其中一个小战士。
“啊呀,小兄弟呀,侬了格冷冰冰呃马路上要生毛病呃呀,快点起来吧。到我屋里厢去,就算是打地铺也比了此地暖和。“
小战士揉了揉眼睛,笑着对杜太太说:“不用了,谢谢,我们连长说了,不能打扰上海人民,否则就是违反纪律。我们睡马路挺好的,很平整。“
“不用客气了,大嫂,这样挺好的。”旁边的一位老兵客气地向杜太太致谢。
杜太太见战士们坚持睡在大马路上,便转身回到客堂间,从樟木箱里拿了几条薄被,再次走到弄堂口。
“那不肯到阿拉屋里厢来,个么,盖条被头勿要紧伐,勿会讲那违法纪律呃伐。了嘎冷呃地上,被头也勿盖,真呃是要感冒,发寒热,生毛病呃呀。”
杜太太说着,把三四条薄被盖住战士们的身上,战士们连连对杜太太表示感谢!
杜太太笑着朝战士们挥挥手,到菜市场买菜去了。她一路上看见一排排睡在马路边上的战士,又是心疼又是感动。
杜太太到了菜市场,大家都在议论纷纷。
“难怪人家解放军打胜仗,侬看看,人家纪律嘎严格,情愿马路,也勿扰民。我活了嘎大一把年纪了,还是第一趟看到格能呃部队来。”
一位老者翘起大拇指,对解放军部队深表钦佩。
“就是呀,我刚刚请你个解放军到我屋里厢去觉,伊拉都摇头,讲格是违反纪律呃。我只好去屋里厢拿出几条薄被头给伊拉盖一盖。“杜太太也参与到议论的人群中去。
“我听说解放军为了不影响市场供应和金融秩序,进城后,一律不允许在市区买东西,甚至部队吃的饭菜,也是在几十公里以外的郊区做好,再送到市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