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些影视剧本中,唐朝初期,李世民的王朝出现了一场小小的危机。因为不知道是谁掀起了一阵暗流,说李世民当年发动玄武门之变是出于争夺权势,不少大臣都开始私底下议论李世民的为人,对此李世民非常无奈,因为玄武门事变确实是他发起的。
李世民为稳固人心,开始派身边的亲信宣扬自己发动玄武门事变是迫不得已的,但即便李世民如此褒扬自己,那些有怀疑之心的大臣更是对李世民的品行充满着不信任。
不久,李世民公开祭奠被杀死的兄弟,以表示自己的愧疚之心,可仍无济于事,朝政中依然暗流涌动。对此,李世民茶饭不思,整日想着如何稳固朝廷的民心。
一天,大将李靖来到皇宫,向李世民汇报降服突厥战况。李靖告诉李世民自己已经控制了突厥大部分领土,而且俘获了被突厥霸占多年的萧皇后(隋炀帝之妻)。
当李世民得知李靖已经俘获了自己的表嫂萧皇后时,他心中有了一个念头,要求李靖将萧皇后带到皇宫。
李靖听后有些不解,看到李靖疑惑的样子,李世民说出了缘由。
原来民间有传闻,说谁娶了萧皇后,就能稳坐皇帝宝座之位。李世民坦言,迎娶萧皇后,一来可以安抚那些隋朝遗老,二来还可体现自己的宽容仁爱之心,消除对自己不利的舆论危机,所以李世民希望能通过迎娶萧皇后来巩固统治。
听了李世民的回答,李靖也心领神会,于是他赶忙连夜前往突厥,准备将萧皇后送到李世民身边。
很快,李靖来到了驻扎在突厥地区的唐军大营,见到萧皇后后,李靖说李世民要纳她为妃,希望她提前做好准备,一起回都城面见李世民。
可是萧皇后听到李靖这么说,一时间有些羞耻,因为她来到突厥王朝后已经服侍过了两位可汗,如果再嫁给李世民,她的夫君又会多一位,她实在是接受不了。而且,伴君如伴虎,萧皇后的美貌已经为她带来了许多灾难,她不知道李世民是否会真心待自己,不想重复之前的遭遇,不想充当帝王的玩具。
于是萧皇后坚决不答应李靖,她以各种方式赖在突厥不走。李靖见萧皇后,如此不识抬举,他先是给萧皇后说道理,然后又以各种好处来诱惑萧皇后,谁知萧皇后像铁了心一样,硬是没有被李靖打动。
李靖见软的不行,就来硬的,于是命令士兵强行将萧皇后带走,萧皇后无奈之下,只能跟着李靖往都城方向走。在半路上,萧皇后趁人不注意,抢走了随行士兵的一把刀,然后以自杀方式威胁李靖把她送回突厥。
李靖无奈只能暂时停止行军,然后把萧皇后的行为以写信的方式传达给了李世民。
都城的李世民听到李靖的报告后,也有些头大,这时一个宦官告诉她,说萧皇后是非常通情达理的,只要李世民写一封情意绵绵的情书,萧皇后说不定会体察圣意,回心转意的。
李世民本来有些不情愿,但考虑到大唐的社稷,他也下了决心给萧皇后写了一封充满爱意的情书。
情书写完后,李世民为了能让萧皇后感动,还在情书上面按下了自己的血印,目的是告诉萧皇后自己愿意用一生来守护她。
很快情书就送到了萧皇后那里,萧皇后看到写书后有些犹豫,最后在李靖等人的劝说下,萧皇后同意和李靖回都城。
半月后,李世民见到了萧皇后,此时的萧皇后已经60岁了,完全没有民间传闻的那么倾国倾城,这让李世民非常不满意,一想到以后还要和萧皇后共度余生,就感觉难以忍受,因此他并没有立即下定决心去迎娶萧皇后。
此时朝廷中又掀起对李世民不利的流言,甚至有些激进的官吏还要求将一些不利于李世民的行为写进玄武门之变的历史中,这让李世民非常烦心。
后来李世民的皇后劝谏李世民,让他光明正大的迎娶萧皇后,因为萧皇后已经年老色衰了,迎娶她有利于为李世民制造舆论优势,既可以显示李世民是仁君,因为迎娶萧皇后可以显示自己不爱女色;又可以宣扬李世民心胸宽广,因为萧皇后是前朝隋炀帝的皇后。
李世民思来想去,终于答应了迎娶萧皇后。在大婚的当日,李世民酒过三巡,非常的开心。他来到萧皇后的洞房,趁着酒意问萧皇后:“我与你的前夫杨广相比如何?”
萧皇后听了,立即回答道:“你比杨广有情有义,我都这么年龄了,你还愿意拿我当亲人。而且,陛下贵为圣君,又何必要同亡国之君相比呢?”
萧皇后的回答让李世民心中一喜,当即高兴地与萧皇后完婚。
之后萧皇后的这番言论立即在朝廷中散布开来,也很快流传到了民间,人们都说李世民确实有情有意,在萧皇后失势且年老色衰后还愿意接纳她,宠幸她,让她安度晚年,这说明李世民是位仁君,不久后关于李世民无情无义的流言消逝了。
萧皇后是可悲的,也是幸运的,虽然辗转几次被不同的男人抢走,跟不同的男人生活,但是她也能忍辱负重,一直让自己保持好最佳状态。
不然一个女人遇到这些事情,早就熬不住了死掉,而萧皇后能够靠着自己的才智一次一次地化险为夷,这样才能等到唐太宗来救自己回去。
从萧皇后的故事里,我们可以学习到,想要做好一件事情,必须要有忍耐力,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既然改变不了,那就平静地接受。
就好像萧皇后,她改变不了男人抢走她的命运,但是她可以靠着自己的才华活下来。
心在哪里,不管你身处什么环境,总能等到你想要的结果。
本站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