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柏涛一听是学政这样的小官,立马不乐意起来。
但是华服男子好像预料到了一般,马上安抚道:“但是现在情况不同了,张大人可是刚刚办成了一件大事,这职位自然是要变动一下的。”
张柏涛立马又换了一副面孔,对着使者谄媚道:“不知道贵使在大宁帝国官居何职,竟然能在这种事上发言?”
华服男子听后,神秘一笑道:“我哪来的那么大本事,只不过有个好父亲罢了。”
“家父李春芳,官拜大宁二品吏部尚书,在人事上,还是有些发言权的。”
张柏涛一听,态度更加谄媚了,一脸讨好的说道:“原来是吏部天官的公子,怪不得远远一看就觉得贵气逼人,以后张家全仰仗公子照拂了。”
看着态度谄媚的张柏涛,李博言满意的点了点头。
在家族里,他不过是李春芳妾室生出来的老二,既不是嫡出,又不是长子。
所以,李春芳的资源根本落不到他的头上。
但是李博言并不认命,既然李春芳不想扶持他,他便只好另辟蹊径,开始经商。
毕竟是吏部天官的公子,哪怕是庶出,做个生意还是顺风顺水的。
李博言的商会便一步步做大起来,直到成为一省首富。
对于李博言经商一事,李春芳并没有阻拦,他也想看看这个庶出的小儿子能走到哪一步。
当然,单纯经商是改变不了李博言的命运的。
直到隆庆元年,徐天华确立了在大宁帝国的绝对权威后。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提前布局和飞云商会合作的李博言,正式宣布商会与飞云商会合并,自己摇身一变成为飞云商会的三号人物。
徐天华对于这个主动送钱送基业的年轻人很看好,便让他分管飞云商会东南四省的商业贸易。
李博言也不负重托,把生意做的有声有色,受到了飞云商会总会长的多次表扬和肯定。
当然,那表扬里面的人情世故含量,可能只有总会长一人知晓。
这次商会对琉球的渗透计划,便是由李博言全权负责的。
由于特殊的出身,他很快就搭上了琉球高官的线。
李博言太清楚那些人想要的是什么了,毕竟哪怕是他的父亲,也一直在追求这些东西。
权力,确实太让人着迷了。
不一会,李博言离开了张家,往户部尚书所在的朱家走去。
“朱大人,这次你配合的非常好啊!你在朝堂上的事迹我都听到了,表现的非常不错。”
这样的话,换个称谓,李博言今天得说好多遍。
从吏部尚书家里出来后,李博言叹了一口气,心道:人拉的太多也不是一件好事,至少,这样的大饼他得画好多遍。
看着琉球投靠官员的名单,李博言笑而不语,他是真想不到琉球能靠什么翻身。
上有朝堂大半官员投靠大宁帝国,下有无数起义军割据四方。
更别提大宁帝国的军队已经登陆琉球了,这要是能让他翻盘了,只能说天不佑大宁吧。
总不能真掉块陨石下来把他们全都砸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