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情绪管理之道 > 第18部分(第1页)

第18部分(第1页)

自己认为自己的企业很破烂。可是,破烂到什么程度?现在哪怕有个窟窿,我们先修窟窿。哪怕缺一个机翼,我们先装机翼。如果连这个现状也不明晰,就要超音速飞行,那么企业最后必垮无疑了。

如果是一架破烂飞机,那绝对不能高速飞行,而只能慢慢飞行,人才能活下去。如果速度太快,还烂一个大窟窿,那么整个飞机就解体了。中医的号脉、诊断是见高低的真功夫。西医近些年来的高速发展,也主要是因为诊断检测手段的提升,彩色B超、CT、核磁共振等等。所以说,诊断最重要,要弄清楚病因和病情。

→虹→桥→书→吧→。

第79节:企业与管理(45)

席酉民:现实的状况是,大家对现状非常不满,怨言非常多。让他们自己干吧,他们又不好好干。叫他们走也不走,还年年抱怨,年年走老路。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一个领导来推动,需要有智慧的人来推动。这就是大部分企业的现实。

张新国:组织的内部评价往往和外部的评价相去甚远。如果企业实际上已经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企业领导层愿不愿意揭开这个锅?因为人们都喜欢莺歌燕舞,以此来振奋情绪,但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怎么办?

第一步,很简单,倾听客户之声。看看顾客对我们的产品、服务到底有什么意见?倾听真正来自客户的声音。

第二,倾听员工之声。利用信息化网络,让全体员工在网上无记名发表任何意见。只有这样,你才能听到真正的意见。谁还会到领导办公室,给领导提意见?那不是自找麻烦吗?只有不见面,大家才敢说。这样,我们就知道我们的企业,真正是一个怎样的企业。

席酉民:现在最大的问题是每一个单位的人都在抱怨,他们对企业很不满意。企业家大部分也很着急,但改进有限。

张新国:这也是我们的一种国民习惯,什么都非黑即白走极端。关起门来向朋友同学吹嘘自己的企业,觉得非常好,跟同事们在一起又猛抱怨。主要因为参考系发生了变化,在这个参考系里这么说,换一个参考系那么说。这其实是小细胞和大系统的对称。现在大家都认识到要将利益对准,国好家才好,企业好了,个人才会好。

某个事业单位,曾经就员工上下班时间调整了三次,而且每次试行一个月,用实践来检验,然后大家在网上发布反馈意见。最后的结果是,正负15分钟都算正常上下班,因为既要照顾老同志接孙子,又要照顾年轻人睡懒觉,等等。像这样的问题,你就需要寻找中间点,愿意早走就早走,愿意晚来就晚来,如果照着一种人的想法做就不现实,所以必须得立体设计。我们说“人民当家作主”,我看西方公司就真的这样做到了,它们很多制度都是根据员工的需要制定的。所以,与员工切身利益相关的事还是要听取员工的意见,对于员工反对的事,管理层应立即关注。

现在,西方的工会都不流行游行了,而是与波音、空客、GE等公司签署合同,要求企业必须针对未来几年的需要对员工进行培训。企业高层要想好,企业未来5~10年要做什么样的管理变革?是精益思想、六西格玛还是其他?现在就说出来,赶紧设计课程,提前几年对员工进行培训,而不是几年后解雇员工。企业不能等到几年后,说员工的学习能力不行,员工的知识结构老化。你提前进行培训,我不就什么都行了吗?

。§虹§桥书§吧§

第80节:企业与管理(46)

席酉民:但现在中国的情况不一样。

张新国:中国企业老说员工不行,然后又不培训,都是在干中学,边干边学。这样的代价,就是低质量的工作。

席酉民:我们处在一个快速膨胀的阶段,所以,企业往往会先抓住这个机会再说。这样,可能高成本,没有流程,没有精细,但我先把这个摊子捂住,捂住之后再进行精细管理。

张新国:企业的领导人总是假设有人天生笨,有人天生聪明,其实大家的智商差不多。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人的眼界。很多人慢慢走上领导工作岗位或者管的事越来越多,成为管理者以后,好像越来越聪明。智商还是那样的智商,只是输入信息发生很大的变化,眼界不一样,思维方式变了。在岗位工作的人眼界全被锁得很窄。所以,为了让大家了解流程,看清一件事的全貌,就必须让员工通过各种方式(换岗、一人多能、团队工作等),知道事情的全貌。让他们知道前面人怎么干,后面人怎么干,我该怎么干,该怎么与人衔接。“全局思考,局部行动”的方式相比“局部思考,局部行动”的方式,所产生的结果完全不同。

席酉民:当我们回头总结这些成功经验时,有几点非常重要。(1)世界永远在变,我们面临的问题以及所使用的组织结构必须跟着变。(2)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是:企业必须面向价值创造和客户需求,建立起科学的以流程为主导的新型架构。其中,流程的规范和科学是基础,同时需要在此基础上的激励和调控体系来保证。(3)有了以流程为基础的基本管理体系,还需要随时关注定向和对准问题,即战略分析和策略,把“What”、“How”、“How…What”、“What(new)”问题主动搞清楚。(4)对准也好,变革也好,没有领导的积极推动几乎难以成功,无论是采取自上而下,还是自下而上,或是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方式,都离不开一个优秀的领导者。

创新成就奇迹

创新,在进入知识经济世纪的今天,已成为全球各类组织领导正在思考的头等大事。中国也是如此,在舆论上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从政府机构到各类组织和企业,举国上下都在大谈特谈“创新”,特别是“自主创新”。似乎创新成了包治百病的“药方”,它可以帮助中国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可以使“中国加工”转化为真正的“中国制造”、并升级为“中国创造”,可以改变当前中国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现状,向高附加值的研发等领域迁移,可以促进和保证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

诚然,“创新”之所以成为目前经济管理领域最热门的字眼,是因为它确实能带来发展的竞争力。面对发展,创新已超越了技术领域,意味着利用新的思想、方式、技术进行人类生产与生活。美国趋势专家丹尼尔·品克(Daniel H。 Pink)甚至在《哈佛商业评论》中大胆指出,“全球化的竞争,比赛的是大脑——创意,不是手脚——劳力。未来所有的产业,终将成为艺术创意产业”。历史和现实证明,如果总是步他人后尘,想要取得领先地位就只会是镜花水月。唯有立足于创新,才能笑傲江湖。但怎样把创意、创新真正转化为实际竞争力,落实为健康发展,却不总是自然而然的水到渠成,而是充满波澜、需要智慧驾驭的复杂过程!这本《ipod;不同凡“想”》以iPod的诞生和成功为例,给我们生动地讲述了给人启迪的苹果公司的创新经历。第一台电脑和大众MP3播放器的诞生,我们可以称之为发明。但苹果公司1998 年推出的i Mac和2001 年推出的i Pod,我们却该称作创新。拿MP3来说,在ipod出现之前的机器,无论是外形还是操作上,都不尽如人意。但是 iPod一出现就不同凡响,虽然它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播放器,但细节上的创新却让它一时之间风靡全球。比如操作非常简单,任何一项功能都不超过三次按键,符合了人们对于快捷菜单的要求。外形也很纤美小巧,其独创的滚轮式触摸屏几乎成了后辈们必定模仿的标志性设计。

。←虫工←木桥 书←吧←

第81节:企业与管理(47)

单单只是创新还不足为奇,就像某些管理学概念,提出很容易,但是要让它产生效果就没那么简单了。苹果公司的独特性就在于,iPod不仅仅是播放器的创新,而且让苹果公司几乎垄断了全球MP3播放器市场,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2005 年6月的统计数据表明,它在数码音乐播放器市场的占有率达到76%,被人们称为“21世纪的随身听”。

之后的iTunes音乐商店也是如此。开放第一周, iTunes就售出了100万首乐曲,而各大音乐提供商最初是希望六个月内能达到这个目标。同时,它的开张,让iPod的销量也快速上涨。

苹果的创新步伐一直没有停止过,它的产品总是能让顾客得到惊喜,让它自己获得利润。这是创新经济产生的双赢局面。但是,如何使创新的优势更长久,却是一个常常令人头疼的问题。苹果的每一步创新都会为它带来巨额利润,但同时,每一步的创新也很快会被竞争对手效仿。仍以iPod为例,无论是它的外形,还是它的技术含量, iPod 的杀手们都已经渐渐追赶上来。它的新特点,或者新的创新因素,似乎已经不能带来如最初的那种轰动效果。如何才能使创新立于不败之地,这是任何企业都必须关注的。

另一个很值得借鉴的是,iPod已经成为一个平台,它的附件产品在全球形成了一种“i Pod经济”。小至皮套、挂绳、坠饰,再到运动臂带、滑雪服、音箱、录音器、相机连接器,甚至是汽车,形形色色,无奇不有。像贝尔金、BOSE、JBL等 iPod 的配件商,甚至戏称“只有顾客想不到的,没有它们做不到的”。

当然,虽然这本书名为《iPod,不同凡“想”》,但作者也关注了整个MP3 行业的发展历程。从第一个编解码器、第一台大众MP3 播放器的出现,到数码播放器的各大企业之间的激烈竞争,层出不穷的“iPod杀手”,神出鬼没的“网络海盗”,作者都娓娓道来。通过一个环节一个环节的深入,一个故事一个故事的讲述,独特的视角,能让读者不仅仅了解苹果的发展史、MP3播放软件和播放器的进化史,同时也能对数码视听体系的未来有一个整体的构想。从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创意、创新的产生、演化,以及创新怎样成就了产业和利润。认真品读,不乏启示和值得借鉴的经验、教训、知识与智慧。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