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松说——历史上的今天》来到了2月18日。1294年的今天,忽必烈大汗驾崩。1933年著名的艺术家小野洋子出生。1929年的这一天,第一届奥斯卡奖获奖名单公布,从此电影走上了奥斯卡时代。
|元世祖忽必烈去世|
1294年这一天,元世祖忽必烈驾崩。历史上称呼一个人一般都是用他的最高官衔,所以如果纵观世界历史,应该称忽必烈为蒙古大帝国大汗忽必烈,而不是元世祖忽必烈。因为忽必烈有两个官衔,元世祖只是说的我们中国这一块,是元帝国的皇帝。忽必烈的另一个身份是整个蒙古大帝国的大汗,蒙古大帝国包括了五个帝国,元帝国只是其中的一个,另外还有伊儿汗国、察合台汗国、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整个蒙古大帝国横跨欧亚,是有史以来世界上最大的帝国,有三千万平方公里之大,包括今天的中国、俄罗斯,整个东欧、中亚细亚等等。这五个大帝国,要公推一个领袖,作为整个蒙古大帝国的大汗。忽必烈就是公推的蒙古大帝国的大汗,同时兼任元帝国的皇帝,相当于你是一个总统,同时兼任了联邦中的某一个头。所以在世界历史上说起忽必烈,应该说蒙古大帝国大汗忽必烈,而我们的历史管他叫元世祖忽必烈不太准确。这是我想给大家澄清的一点。
忽必烈的功过在历史课本上讲得很清楚了,包括在他的时代,打通了整个欧亚,导致了欧亚两洲的交流,马可·波罗就是那个时代往来欧亚的。有些阴谋论者说马可·波罗没来过中国。有人说他只是在蒙古大帝国的某个地方,遇见了一些在中国做官的人,跟他讲了些中国的事,然后他就回去写了。也有人说他确实来过中国,有各种各样的考证。但目前大家比较公认的是,马可·波罗确实来过中国,遛了一圈,但是没有他自己描述得那么辉煌。
|第一届奥斯卡奖提名名单公布|
1929年的这一天,第一届奥斯卡奖的提名名单揭晓,包括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等等。1929年正是美国开始进入大萧条的时候,却恰好是迎来了好莱坞飞快发展的最辉煌时代。好莱坞确实很有意思,美国经济一不好,它就大发展。因为经济不好,大家没事儿可干,远处也去不了,于是就只能看电影。大家失业,心情肯定很不好,而喝酒解愁还会犯罪,于是好莱坞电影就给大家造梦吧。在电影中大家看到的都是美好生活、美女、帅哥等等,很有麻痹作用,因而叫治愈电影。所以从奥斯卡奖开始,好莱坞进入了蓬勃发展期,再加上美国经济持续多年的大萧条,好莱坞成为美国人民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来源地。
奥斯卡奖那时候不叫奥斯卡奖,叫AcademyAward(学院奖),当时有个女图书管理员说这个小金人儿长得有点像我的叔叔奥斯卡,于是大家说那就叫奥斯卡奖吧。但是在美国电影圈里,却从来不说奥斯卡奖,奥斯卡奖这个名字都是外面的观众、影迷在说,在好莱坞电影圈里,到今天为止大家也还是说AcademyAward,以表示圈里圈外的不同。相当于外面给它取了个艺名,或者叫小名,但圈子里还管这个叫AcademyAward。
奥斯卡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全球商业电影的标杆,但是实际上到今天它也不是个全球电影奖。戛纳奖是一个真正的全球奖,是真正的国际电影节,现在戛纳电影节已经很少有法国电影获奖了,柏林电影节更是如此。而奥斯卡奖实际是一个美国电影节,其中只有一项最佳外语片奖颁给其他国家,剩下的都要颁给本土电影。当然,美国不视英国为外国,英国完全是在美国文化圈里,英国电影不算最佳外语电影,它说的不是外语,说的是英语,前两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奖都由英国电影获得。但是除此之外,中国电影、法国电影等等,都只能去竞争一个奖项,叫最佳外语片奖。像《卧虎藏龙》这样的电影,讲的不是英文,但是获得了奥斯卡各奖项提名,是极少出现的,因为这个是在美国拍的中国电影,制片公司是哥伦比亚电影公司。
但是由于好莱坞电影在全世界的流行,奥斯卡这个美国国内的电影奖在全世界的影响,要远远大过世界最大的三个电影节。奥斯卡奖有一套非常复杂的评奖制度,就是怕出现不公平,怕被人骂。戛纳电影节和柏林电影节都采用的是精英投票制,几位评委说谁行,谁就行。所以那些电影节经常出现评委拧巴了,把奖给了一个特怪的电影。奥斯卡奖是由各个公会里的六千名评委来投票,这些评委都是各个公会里面的精英,然后大家一起来投最佳影片奖,所以不会出现突然间大家都拧巴了,把奖给一个特怪的电影的这种现象。
当然对评委施加影响的情况还是有的,就是可以去游说评委,奥斯卡奖有一个强大的游说体系。美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有《游说法》的国家,其他国家都没有这种奇怪的法律。美国人认为,反正在底下也是做交易,怎么着也得整出点儿事来,那还不如干脆就把它拿到桌面上。美国《游说法》适用于国会、政府,最后延伸到连奥斯卡都要遵循这种《游说法》。《游说法》很有意思,就是要向政府汇报,你收了多少钱来游说这个事情。当时就怕游说这种事情太普遍,所以规定一次只能游说俩人。但这样游说公司是非常痛苦的,因为他每次只能游说两个,但是奥斯卡有六千评委。游说公司在选择时首先直接删掉肯定不喜欢这种电影的评委,肯定喜欢这部电影的评委,也不用去游说,所以分析过程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要把那六千人都仔细研究一下。分析完了以后,如果认为只有一千个评委是中间摇摆型的评委,然后就去游说。总而言之,这一套游说下来,总共得三四百万美金,这也是一个生意。但是前提是你的电影得好,奥斯卡奖就是这样,在好电影跟好电影的竞争中,你得懂游戏规则,最好你还愿意花钱,把这些事情都弄下来基本才可以获奖。像这两届得奖的,都不是制作最大的电影,但是却是同一个制片人。这个犹太制片人很厉害,有超强的游说能力,所以连续两届都看到他的电影获奖。但奥斯卡奖总的来说还是公平的,因为游说是公开的竞争。
|小野洋子生日|
1933年,小野洋子出生。她居然已经八十岁了,时光飞逝啊。我是听着她的歌长大的,小野洋子后来嫁给了列侬,她和列侬也有很多有趣的传说。小野洋子是一个优秀的画家,她是一个日本姑娘,但是她实际上一直在西方生活。她怎么跟列侬相恋的呢?传说她画了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张画,挂在一个特别高的地方,前面放了一个梯子,梯子顶上有一个放大镜。然后说谁爬这个梯子用放大镜去看我这画,就是有缘人。于是她每天等啊等,没有人来爬这个梯子,最后列侬来了,列侬爬上了这个梯子,拿着放大镜冲着画看了一眼,最后俩人就相爱,在一起了。
小野洋子和列侬在美国发生了各种各样有意思的事情。反战时期,列侬是当时反战青年的精神偶像之一,还有另一个人是鲍勃·迪伦。那时候的人都很叛逆,抗议战争,呼吁和平。列侬和洋子当时创下了不下床在被窝里接受全世界媒体采访的先例。我觉得小野洋子成就了列侬,让列侬成为后来的大师级的艺术家。因为一个歌手即使他的歌再流行,卖了再多唱片,哪怕一直排在世界唱片销售第一名,与大师级的艺术家还是有差别的。而列侬为什么最后成为披头士里面最受人民爱戴的一个呢?就是因为他娶了小野洋子,成了艺术家。她把他造就成了一个有深邃思想的大师。列侬后期写的歌,都已经远远超越了前期的那些爱情歌曲,都有博大的悲天悯人的情怀。所以列侬是在小野洋子的帮助下,从一个万人喜爱的流行歌手变成了受人爱戴的艺术家。
大家有时间可以看一部纪念列侬的纪录片,很感人。列侬弹白色钢琴唱Imagine(《想象》),洋子穿着白色裙子把白色的窗户一扇一扇打开,是一个非常美好的结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