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汉》之曲,说的是刘邦项羽垓下之战,在明朝一度很盛行。杜十娘是琵琶名家,这支曲子虽然不合风月,但因为流行,又与其激烈的性子相合,所以弹得很好。李明明继承了几位“音乐家”的天赋和技巧,把这支有名的琵琶曲用古琴来弹,激烈外又增加两份苍凉的古意。
这样的边塞,这样的夜晚,外面的人声马鸣,铿锵激烈的琴声,便如一轴古战场画卷,刻画在活下来的人心里,终生不忘。
“锵——”最后一个调子弹完。
“报——王芳部与周祝部已合歼敌人,大获全胜。”
“好!”魏虎道,“其余各部继续警戒,王芳、周祝打扫战场。”
第55章献策
首战即大获全胜,诸将都很高兴,军中也士气高昂。这种气氛一直持续到进了石头城。
石头城是泉林关外六城中最大的一个,也是唯一没被西凉军队攻下的“孤岛”。
石头城守将姓尉迟,名烈,是位五十多岁的老将。别看姓尉迟,其实跟唐初名将尉迟恭没什么血缘关系,而是一位西部军队中的“土著”,一位真正从底层一步一个血印子爬上来的将领,镇守石头城这许多年,在军中及百姓中颇有威望。
验了符印,尉迟烈大开城门,亲自把魏虎一行人迎了进去。
魏虎军中诸将自以为是来“救民于倒悬”的,没想到这老头还一通啰嗦地验看这个验看那个,当真迂腐!心眼更多一点的则觉得,这老头要么是沽名钓誉之徒,画虎类犬地学周亚夫,要么是给魏虎下马威。这么想的又分成两拨,有人高兴有人生气。
军中汉子多不擅长隐藏情绪,不免在脸上都带出三分。
面对尉迟烈的请罪,魏虎则是又和蔼又通情达理,从言辞到行动都完全像一个有风度的儒将,一点也没给混朝廷中枢的政客丢脸。
尉迟烈的老脸更是红了。
大庭广众之下,诸人的这般表现落在有心人眼里,又引起多少思量。
众将在专门为魏虎准备的元帅府中坐定。
尉迟烈介绍边关战事情况,“在关外六城中,石头城最为墙高兵多,入秋以后,为防备西凉兵袭击,我们提前坚壁清野,故而粮草也能再熬些时候。若是如往年那样小打小闹是不怕的,只是今年情形有点不一样。”
魏虎摆出个愿闻其详的样子。
“往年西凉虽常有犯边,但多是抢些钱粮,从未似今年这般一个城一个城地攻克,一副要打进泉林关的样子。”
“老将军可知道这是为什么?”
尉迟烈一愣,“末将不知。”光顾着镇守城池操练军队了,哪有时间想这个?
魏虎神色不明地点点头。
尉迟烈又为自己收留的木棉城和胡杨城守将求情——大家多年同僚,虽然也有摩擦,但到底同气连枝,有些患难之情,二将带着余部来投奔,便是看得起自己,在这朝廷派来的小元帅面前,当然是能说个情就说个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