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鸡不成蚀把米!
本想报仇雪恨,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这显然要比被敌人干掉,更加难以接受。
毕竟YF55遇到了更强的对手,被干掉了,还能认为是技不如人,对方技高一筹。
但是……
被自家的导弹干掉,这太匪夷所思了。
为什么?
是因为两架YF55战机保持无线电静默,没开敌我识别器,而被误击吗?
可问题是……
那艘闯祸的战舰装备的对空搜索雷达、相控阵雷达、火控雷达等,都探测不到到它们!
而且该舰正在国际公海上航行,头顶上空有任何飞机经过,也都无所谓,毕竟和平时期,而且也没有划定禁飞的演习区域。
最重要的是……
轮值的舰员,都没有下达开火指令,那一枚枚舰载防空导弹,是自己飞出去的。
总之。
这起悲剧,看似是自家战舰,干掉了自家战机。
但是沙约尔觉得,百分之百是那艘导弹巡洋舰,指挥系统该控制权被人窃取了。
高度信息化、自动化的战舰,从目标侦查、跟踪定位、数据解算、武器开火,都可以做到全自动化,完全不需要人操作。
尤其是防空作战之时,面对敌人来袭的反舰导弹、想要拦截敌人的战机,人类的反应速度已经太慢了。
假如敌人的多架战机,是以超低空掠海飞行,或者有着不错的隐身性能,到了距离战舰很近的距离上,从多个方向、投放多枚反舰导弹。
而反舰导弹的飞行速度,动辄每秒上千米,只需要二十秒,甚至更短时间就能命中战舰。
不同方向!数量众多!
只有一二十秒的时间……
这时候,人能反应过来吗?
是先拦截反舰导弹,还是攻击敌人战机?
是先拦截左侧的,还是右侧,或者前方的?
人类的观察、思考、决策,需要一个过程。
关键是,眼睛还不好使,哪儿能看得见高速逼近的导弹呢?
因此。
现如今的战舰,开始高度信息集成。
远程警戒雷达发现不明目标,便交给相控阵雷达持续跟踪锁定,火控系统判断对方威胁。
按照威胁程度由高到低、距离由远到近,然后选择发射防空导弹,或者加特林速射机关炮开火。
相关武器启动之前,搜索与照射雷达就会启动,持续不断的跟踪定位目标,为相应的武器提供目标指引,确保准确命中。
整个过程,看似很复杂,其实在实战之时,尤其是在面对饱和式攻击之时,整个过程分秒必争,耗时一秒不到。
为了确保有更好的防空拦截效果,为了节约时间……
战舰尽可能会在舰艏和舰尾,都布置上垂直导弹发射系统。
这样可以做到,一秒发射两枚导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