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尽管吴正义拿到了大量的工程机械,但是整体的生产力对于一条两千多里双线铁路还是太勉强了,需要大量的人力来辅助。
当然,巨大的投入也促进了大唐的钢铁、水泥、石料加工等产业的发展,让铁路沿线多出来数十家规模不小的相关工坊。
同时,铁路的配套的辅助路网、车站、调度站等设施也因此建立了起来,将铁路周边地区的人力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整合了起来。
总得来看,铁路的修建是利大于弊,所以朝廷还能接受海量的投入。
但是除了吴正义,没人相信这么大的投入可以收回成本,所以对于铁路的修建,许多人的热情并不高。
不过这种事情吴正义没办法和他们解释,唯一具有说服力的理由就是在得到秦朗那边的全力支持之后,完全有能力只用一到两年的时间完成这条铁路的修建,但是他接触中枢也有时间时间了,知道有些事情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只能把工期延长。
工程的工期延长有好处,至少可以给大唐更加充足的时间来准备所需要的物资。
高句丽不是突厥,也不是吐蕃,而是一个拥有近五百万人口且拥有很高组织度的大国。
夸张点说,纵观大唐周边甚至是全世界,能和高句丽相比的国家根本没有几个。
想要吞掉这样的一个国家,彻底解决来自北方的威胁,需要的不仅仅是军事和国力上的压制,而是要做到一举碾压、彻底拔出其说有潜力才可以的。
前隋三征高句丽包括李世民几次征伐高句丽实际上都没能彻底解决掉这个威胁,到李治时期,经过前后将近一个七十年的时间,中原王朝才将这个北方的敌人给磨死。
吴正义和李世民很清楚,对付高句丽成本最低、最有效的方式就是一鼓作气,速战速决,将高句丽给肢解掉。
移民是必须的,而涉及数百万人的移民不仅是对交通有着很高的要求,更是对统筹能力的一种严峻考验。
所以修铁路只是基础条件,给高句丽的移民寻找合适的移民地点也是一个重大的工程。
安置移民便是由李世民全权负责,目前而言,河北、岭南、陇右、剑南、南洋等地已经在进行移民安置点的规划和安排了。
吴正义沿着铁路工地巡视一圈,没有发现什么大问题,便南下去视察各地的安置点。
河北道及陇右的安排是李承乾在负责,他相信自己的学生有能力可以处理好,也就没有去管。
陇右计划安排二十万左右的移民,河北道计划安排三十万左右,这两道的移民安置点主要是以农场的形式。
朝廷在这两道拥有大量的土地,足够将这些移民变成大唐朝廷的雇工。
在剑南道、岭南的安置点安排与河北道、陇右道不同,这两个地方的开发程度不高,而且本地人口的数量也比较少,吴正义和李世民计划将本地人和移民混编成一个个的新村落。
剑南和岭南安排的移民数量是最多的,计划会将一百五十万左右的移民安排到这里规划的五千多个村落。
另外江淮地区也会安置五万到十万的移民。
至于说南洋,吴正义就没有考虑过让太多的移民进入,而是打算把二十万左右的移民安置到安南的半岛上,让他们去和当地的土着交流感情。
满打满算,大唐给出的安置人数在两百五十万左右。
可能会有人问剩下的那些人会怎么安排?
吴正义表示我也不知道。。。。。。
剑南道的安置点应该是所有安置点中条件最好的,水热资源和土地资源充足,从武德九年开始,李世民便开始让牛进达清洗当地的刺头,可以说,这里就是皇家的自留地,不用担心地方豪强的阻挠。
岭南就比较麻烦了,虽然名义上朝廷的统治已经深入到了地方,实际上岭南的广大区域只有冯家和琼崖侯府的势力范围是真的把朝廷当回事,其他大部分区域都是当地的山民当家,这些山民可不是善茬你,移民来到岭南说不准还要先和当地的保守派山民“友好交流”一段时间。
吴正义在大唐南方走了一圈,看着一个个规划好的安置点,很是期待这些安置点充满移民之后会发生什么样的情况。
年底的时候,吴正义回到侯府,继续他未完成的任务。
生孩子。
小青挺着大肚子,十分的辛苦。
造影显示,她又揣了两个崽儿,又是一对龙凤双生子。
吴家和第二家也没有生龙凤胎的基因呀!
吴正义一度怀疑,自己和小青的运气是不是都用到了下一代身上。
连续两胎都是龙凤双生子,这个概率实在是让人怀疑人生。
不过吴训对此表示相当高兴。
小年的时候,吴良终于想起自己也该成家了,便请了媒人给自己介绍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