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轩喝了一杯,感觉浑身舒畅。
觥筹交错间,他放下酒杯,面对在场的几个挚友,将自己手中的酒杯倒满,随后高高举起。
“我刘某漂泊二十余载,前半生不说大富大贵,但也充实,现如今虽然位居高位,但幸得身边挚友几位,现在更是有了儿子!开心,来,举起你们手中的杯子,让我们共饮此杯!”
“好!”
马保国第一个响应。
其他人纷纷仰头喝酒。
耶律屋质一家人,是刘轩来到这个时代,遇到的第一个,后来去了大城县,在那认识了方博湖,现在方博湖不在,但是方世玉在啊,再后来是天地商会,沈重和沈一一。
去辽国的路上,刘轩遇到了狄青。
一路走来,他总是能遇到真心实意的朋友,特别是耶律屋质,刘轩对其十分敬重。
那大城县中,不顾两国仇怨,千里奔袭,出兵营救,这份情,他刘轩不知道怎么还。
虽然在耶律屋质心中,刘轩早就还了这份情。
现在他耶律屋质还能够当上这个涿州知州,就已经很满足了。
于是,刘轩拍着耶律屋质的肩膀,笑呵呵地说道:“耶律老哥,我刘轩敬重您,现在孩子名字还没有取呢,大哥!你帮小弟取一个!”
刘轩要求不高,并没有说要取字或者什么特别高大上的名字。
只要能够朗朗上口,辨识度高就行。
耶律屋质听到刘轩的话,一时间有些愣住了。
在宋代,为孩子取名字,那是宗族的事情,很少有外人掺和进去,但是若是让人帮着取名字,那就是以此人为师,或者是干爹的意思啊。
刘轩也知道这一点,他就是想以后,让耶律屋质当自己孩子的老师。
《辽史》称他“资简静,有器识,重然诺。遇事造次,处之从容,人莫能测。博学,知天文”。
相对于现在大宋朝中那些仍旧有着文武之分的人,当然,不包括晏殊范仲淹王德用等人。
这几个刘轩的朋友,要么是文,要么是武,并没有人像耶律屋质这般,文武双全的。
当然,在现代知识方面,刘轩也会自己教育。
但明面上的老师,耶律屋质,最为合适。
此时耶律屋质皱着眉,轻轻放下自己手中的酒杯,目光灼灼地看向刘轩。
众人也发现这边气氛好像不太对,当他们听到刘轩的想法,对耶律屋质是既羡慕又担忧。
毕竟耶律屋质虽然现在是宋臣,但之前可是辽臣啊,如果耶律屋质选择同意,那来自其他官员的打压,绝对不会少。
赵祯可是亲口说过,若是他自己的孩子没有皇子,或是皇子无用,那刘轩的孩子就可以被立为太子。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就算这是赵祯私下说的话,但早就被用心之人探听到了。
虽然这个概率不高,但是那也是有可能成为帝师的,就算刘轩的孩子不是太子,那也一定会和未来太子绑定,位高权重,可以料想。
耶律屋质依旧可以位极人臣。
这样的机会,谁不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