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用电台机要人员,有一条基本要求:“人在密码在,人亡密码亡”。
遇到危急关头,首先砸电台毁电码。
机要人员都会毁掉一切机密,直至牺牲也不泄露。
在电讯保密问题上,充分体现出国民党当局的效率低下。
能在国民党军设置的重重包围圈中,准确地找到空隙钻出,这主要是依靠电台侦察及时掌握了准确的情报。
解放军有一批侦察兵,抓舌头,化装探路立下了大功,不过这类侦察一般只具有战术价值,很难了解到敌军高层计划和整体部署。
军事斗争领域离不开情报工作,它是知己知彼,有备无患,先机制敌的必要条件。
所以,从古至今,国与国,对立或者协作的各种政治,军事,经济力量,在军事,外交,政治经济文化战线,甚至贸易,商战等领域,总要开辟一条隐秘的战线,以完成通过正面接触和交锋无法完成的工作,获取各钟先机制人和取胜的信息。
各国,各种政治派别的情报工作机构就这样应运而生,导演了无数传奇,甚而影响到历史的进程。
隐蔽战线的风云变幻,展现了活跃幕后的情报人员,在政治,军事,外交斗争中的智慧和作用。
这里既有刀光剑影下血与火的场景刻划,也有灯红酒绿中灵与肉的搏斗,更有对隐蔽战线斗争特点,规律的冷静观察和细致分析。
这是一次人生漫长的旅程,她经历了一场空前严峻的生死考验。
梧桐树后,身着长衫;头戴礼帽的,孙美萍见黑色的车奔驰而来,便果断迎上去,毫不犹豫地对着车里的对象迅速地撩起几枪,干净利落地结束其罪恶的生命。
二.
1946年7月全面内战爆 发后,随着战争形势的发展和党的基本方针由争取和平民主向战争解决问题的过渡,人民军队又开始逐渐恢复“解放军”和“人民解放军”的称谓,延安八路军总部也改称人民解放军总部。
1946年10月3日,《解放日报》在《为实现一月停战协定及政协决议而斗争》的社论中,首次完整地提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称谓。
1947年10月1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宣言》发表,提出了“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将中国共产党的政治方针公诸于世。
在此形势下,为争取和平民主而建立的东北民主联军的称谓,就显得不合时宜。1948年1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
至此,中国人民解放军各部队的称谓完全统一。人民解放军主力转入外线作战和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
经过一年作战,全国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国民党军虽经不断补充,其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下降到373万人,其中正规军150万人,用于进攻解放区的兵力虽增至227个旅;但由于战线延长,守备兵力增多,用于作战略机动的仅40个旅。
国民党统治区大后方只有正规军21个旅。
随着军事上的失败,国民党蒋介石在政治上,经济上也陷入了困境,各民主党派,各阶层人民纷纷起来反对内战政策,以“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为口号的人民革命运动遍及全国60多个大中城市。
许多乡村民变蜂起,形成了反对蒋介石反动统治的第二条战线。
人民解放军的总兵力已由战争开始时的120万余人发展到195万人,其中野战军100万人以上。
解放区大部分地区已基本完成土地改革,广大农民踊跃参军参战,后方更加巩固。但由于战争的破坏,解放区人力物力财力已十分困难。
中共中央根据对战局的全面分析,确定战争第二年的战略方针是:抓住国民党军主力已陷入解放区中心,其后方空虚的有利时机;举行全国性的战略反攻,以主力打到外线去;将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在外线大量歼敌。
以部分主力和广大地方部队继续在内线作战;钳制和歼灭敌人;收复失地。当最后一丝光亮脱离了她的视线;远处的景物慢慢溶入了夜色。
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是以挺进中原,开创新的中原解放区为重点,于1947年下半年逐步展开的。
6月30日;晋冀鲁豫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率所部 4个纵队从山东阳谷以东之张秋镇至菏泽以北之临濮集间南渡黄河。
进入鲁西南地区;经过近1个月作战;歼灭国民党军9个半旅约6万人;迫使蒋介石从山东和陕北战场抽调 9个整编师共22个旅的兵力回援鲁西南,从而有力地配合了这两个解放区军民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作战。 。 想看书来
第一六六章。 分秒必争的阶段
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