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栽培”一词都冒出来了,陈剑臣好气又好笑,这两只小妖精倒是挺投缘的。
婴宁又写道:“公子,夜深霜重,不如你们随我去洞府安歇。”
“好。”
既然婴宁来到,自是要到那卧松洞看看的。只不知道那洞府有多远,如果道路崎岖险峻的话,恐怕不好走。
他正有顾虑间,却见到婴宁嘴巴一吐,吐出一物。
此物本来只有手指大小,出来后遇风变化,一下子变长大,颜色斑驳,看去像一幅卷轴。
也不见婴宁念了什么口诀,那卷轴便徐徐展开,只见面字画飘然,不知记载着多少信息,都是动态的,犹如水波荡漾流转,有一种引入入胜的吸引力,眼光放去,就不想挪移开来。
这是……
陈剑臣惊喜交集。
婴宁写道:“这就是那幅《昆仑玉清法咒》,被师傅练成了道形式,具有诸种奇妙功效,炼化了后就能吞吐自如了……”
经过它的详细解释,陈剑臣终于明白到其中的奥妙——
卧松洞本为昆仑术士“一叶知秋”的洞府,他死后留下完整的道统,被婴宁继承。因此,虽然两者素未谋面,但对于一叶知秋,婴宁从来都是恭恭敬敬的,尊称为师傅。那一幅《昆仑玉清法咒》为道,真正的正道法门,面记载着许多昆仑派的奥妙法术,高深莫测,可不是广寒道长随手送出的《隐身术》秘籍可能够向比拟的,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差得太多。
怪不得狼妖要不惜一切地出手争夺。
这道,一直被固定在卧松洞中,夺了洞府,就等于夺了道。那时候婴宁还没有把道炼化,无法带走,被狼妖夺了洞府后,偷学到一门简浅的法术。只是这法术当日被陈剑臣的辟邪笔破掉,两者激荡之下,激发得辟邪笔开锋,这才有后面《三立真章》的出世。
经过许多日的苦练,婴宁这才把《昆仑玉清法咒》炼化了,可以收入丹田中,不过道面的诸多法术,它也仅仅掌握了十分之一而已,而且大都是比较粗浅的。
说完后,陈剑臣和鼠妖便跳道,随后婴宁也来,念起法咒,这道就像一页飞毯般晃朝枫山后山飘荡而去了。
夜色阑珊,星月熹微。
道似船,穿梭于莽莽山林间,恰好形成了一幅奇异而美妙的剪影……
第七十四章:洞府
看到评区里一片力挺的评论,南朝非常感动,这本,没有白写……嗯,说个事情,4架后,不出意外就会找一个副版主帮忙管理评区,要求常在线的,热情的,还需要一定的粉丝值,到时大家可以申请,我去择优批准!
卧松洞其实就是一个开凿在一堵断崖峭壁之的山洞,里面被掏开,形成一个近百平方的石室。
石室内布置非常简陋,只就地取材地雕出一架石床,一张石桌,两只石凳子;另外还有两块打坐用的竹编蒲团。
这地方十分隐蔽,一般人根本找不着,当初婴宁也是在玩耍的过程中才无意发现的。
石室虽然简单,但被打扫得一尘不染,显得干爽舒适,斜方开了天窗,可以让阳光或者月光照射进来;而洞口外面还有一个稍稍凸出的石台,被修葺得很是光滑——婴宁几乎每天晚都会坐在这石台,吐纳吸收月亮之精华。
一般的妖怪,靠吸收人的精阳血气而增进修为的,基本都算走了邪门歪道;只有得到正统道法传承的,才能吸取日月精华。
道降落,鼠妖刚落地,鼻子一嗅,顿时嗅到了那不同寻常的浓郁的灵气,欣喜得连打几个滚,到处奔跑着,张着嘴巴大力呼吸,表现得如饥似渴。
——天地有灵气,不过因为地理位置的缘故,有些地方稀薄不堪,有些地方浓郁些;灵气最浓的地方就是有灵脉的地方。
不过天下灵脉,并不多见,很是难寻。而那些修士门派的所在地,基本都是有灵脉的。至于无主野外,有灵脉之处凤毛麟角,极少存在。
卧松洞内的灵脉只有一小截,不够完整,因此只能在洞穴内产生出浓郁的灵气,范围甚为狭小,但对于个人而言,却是足够的了。
也正因为洞府灵气浓郁的缘故,婴宁的修为才能突飞猛进,节省缩短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