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静王胞弟水淏造反的同时,得知北方发生的事情后,南安郡王也选择在这个时候造反。
南安郡王不傻,既然水溶能那么容易被抓,那就证明皇上对他们早有防范。
而随着北静王被抓,这便是一个信号,一个朝廷马上要对他们动手的信号。
他跟水淏的想法一样,与其等着朝廷动手,他现在奋力一搏才最合适。
若是成功,他便能活下去,就算失败也不过是与什么也不做的结果一样。
且这个时候朝廷忙着对付北静王,还有关外的蛮夷,那朝廷分到他这边的兵力便要少些。
他这个时候起兵造反,朝廷在南北两方的夹击之下,才好对付,他也才有成功的机会。
面对南方北方两处造反的逆党,德煦帝并没有任何慌乱,反而十分淡定。
他有条不紊的下达命令,直接集结军队去平定叛乱。
而让大臣与叛党惊讶的是,皇上手中的兵马众多,让他们实在意料不到。
德煦帝登基十年,针对四王八公的计划也想了许久。
这些年他暗中行动,手上收揽了许多兵权,如今终于能派上用场。
南安郡王的封地在南边的顺州,而东平郡王的封地庆州距离他并不遥远。
所以德煦帝下令,命东平郡王与吴将军带队平定叛乱。
东平郡王无嗣,他想过继子嗣都要看朝廷脸色,所以为此他早早的就投靠了德煦帝,并主动上交了兵权。
他心里也清楚,当年太祖皇帝是因为功劳才封了他们家郡王爵位。
可这么多年过去,当年的功劳在如今皇帝的眼里,便成了威胁。
他老了,膝下又没有子嗣,与其守着这迟早要被夺走的郡王爵位,还不如主动臣服,与皇上表明自己的意思。
看在自己上交兵权的份上,皇上才会同意自己过继子嗣,而他的嗣子也才能继承爵位。
毕竟请封世子是要朝廷同意的,没有皇上的准许,他就算过继了孩子又如何,名不正言不顺,根本继承不了他的家产。
南安郡王想的很清楚,他反正没有孩子,就算皇上要降等让嗣子袭爵,把他的郡王爵位降为国公也无所谓,他日后有孩子供奉香火就成。
至于他的嗣子继承的不是郡王爵位,而是降等袭爵,南安郡王并不在乎这些。
反正也不是他的亲生孩子,南安郡王便懒得筹谋,管朝廷或是皇上如何安排,他都没意见。
收到德煦帝的旨意要他去平定叛乱时,南安郡王心里还算镇定。
他立刻吩咐下人,去把自己选定的几个嗣子人选叫过来,让对方跟着自己一起。
这也是南安郡王在考验这些人的能力,看哪个人表现的好,到时候他便选择对方过继。
而有了这些嗣子在前,南安郡王就可以光明正大的退居二线,偷懒了。
南边的叛乱还算好解决,而北边的就要费些心思了,毕竟北静王在四王里实力最强盛,而北边还有蛮夷异族在,情况要复杂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