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迅速将这一新产品推向市场,凭借其独特的美感和稀缺性,琉璃窗迅速成为了大衍王朝的奢侈品,深受贵族和富商的追捧。
而皇家与林东阳的分成比例,更是高达五五分账,这意味着林东阳将从中获得极为可观的收益。这份突如其来的财富,让林东阳既惊讶又欣喜。
他深知,这份利润的背后,不仅仅是匠人的辛勤付出,更是皇家对他的认可与赏识。因此,在收到这笔巨款后,林东阳毫不犹豫地抽出了半分,赠予了那位默默奉献的匠人。
这一举动,不仅让匠人感动不已,也让周围的人对林东阳的人品和胸怀刮目相看。他们明白,林东阳不仅仅是一个有头脑、有胆识的商人,更是一个懂得感恩、善于分享的人。
而对于皇家来说,这份谢礼的另一种形式——透明琉璃的利润分享,无疑是对林东阳的一种更为实际和长远的回馈。它不仅让林东阳在经济上获得了巨大的收益,更让他在朝廷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林东阳深知,这份荣誉和财富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源于自己的努力和坚持,以及身边人的支持和帮助。因此,他更加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成果,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继续前行、创造更多价值的决心。
在接下来的悠长岁月里,林东阳的生活轨迹悄然发生了变化。林东阳与那位能工巧匠的合作关系,如同春风化雨,滋润着彼此的心田,也催生出一系列令人瞩目的创新成果。
林东阳深知,真正的智慧在于不断探索与尝试,而非局限于已有的成就。因此,他频繁地与匠人交流,不仅分享自己的见解,还鼓励对方勇于尝试新的方法和材料。
在他的建议下,匠人开始尝试用不同于传统琉璃烧制的材料来探索透明玻璃的制造。这一大胆的想法,不仅得到了匠人的热烈响应,也赢得了皇家负责人的全力支持。他们决定为这位匠人单独组建一支团队,专门负责研制透明玻璃的烧制技术。
与此同时,林东阳的思维并未止步于透明玻璃本身。他敏锐地意识到,这种技术可以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于是,他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用烧制透明琉璃的方法,来制作其他物品,如鱼缸等。这一创意一经推出,立刻在大衍王朝的贵族圈中引起了轰动。
鱼缸以其独特的透明度和美观性,迅速成为了贵族们争相追捧的宠物用品。不仅如此,贵族们还发挥出了他们的创意和想象力,将这些琉璃制品用作碗碟、观赏用具,甚至制作流水摆件等,开发出了许多连林东阳都未曾设想过的用途。这些创新产品不仅满足了贵族们对于奢华生活的追求,也进一步推动了琉璃制品市场的繁荣。
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和产品的不断创新,林东阳和匠人团队所创造的收益也水涨船高。这一系列的成功,不仅让林东阳在商界的地位更加稳固,也让他在朝廷中获得了更多的赞誉和支持。
然而,对于林东阳来说,最重要的并非这些物质上的收获。他深知,这一切的成就都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和匠人的精湛技艺。因此,他始终保持着谦逊和感恩的心态,继续与匠人紧密合作,共同探索更多的可能性和创新点。
在未来的日子里,林东阳和他的团队将继续在琉璃制品领域深耕细作,不断推陈出新,为大衍王朝的奢华生活增添更多的色彩和魅力。
对于手雷的研制,林东阳同样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他深知,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代,拥有强大的武力保障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他特意安排了刘护卫负责在工部监督手雷的研制工作。
刘护卫的身份,林东阳也早已有所了解。他是皇后的本家弟弟,虽然并非亲生,但自幼父母双亡,被皇后家收养,与皇后情同手足,关系极为亲密。也正因为如此,皇后才能放心地将二皇子的安危交给刘护卫来守护。
在工部的研制过程中,刘护卫展现出了极高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他不仅亲自监督每一步的研制流程,还时常与工匠们交流探讨,共同解决遇到的问题。在他的努力下,手雷的研制工作进展得十分顺利。
刘护卫,作为一位深谋远虑的朝臣,为了更好地推进手雷的研制工作,向皇帝提出了一个颇具远见的建议。他提议让林东阳在皇家制物司担任制物长一职,以便他能够更频繁地前往工部与刘护卫进行研究和沟通。
这个提议得到了皇帝的认可。虽然制物长这个职位并没有明确的官级,但它在皇家体系中的特殊地位使得其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林东阳担任此职后,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别人的重视和接待。这不仅为他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他在朝廷中的地位更加稳固。
对于林东阳来说,这个任命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和机遇。他深知,自己将肩负起更重的责任,同时也将迎来更多的挑战。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欣然接受了这一任命,并决心全力以赴地投入到工作中去。
在担任制物长期间,林东阳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技能,与刘护卫紧密合作,共同推进手雷的研制工作。
至于其他的东西,林中阳也没有忘记,尤其是贝壳,在古代,贝壳被广泛应用,想到那片浩瀚无垠的海岸边,林东阳的心,如同被海风轻抚过的帆,既坚韧又充满探索的渴望。他未曾忘却那些散落在沙滩上的贝壳,它们不仅仅是自然赋予的装饰品,更是历史长河中智慧与文明的见证者。
林东阳深知,在古代匠人的巧手下,那些看似平凡的贝壳,竟是构筑宏伟建筑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水泥的合成,离不开它们的身影。那是一种古老而神秘的技术,将贝壳的坚韧融入砖石之间,让建筑得以屹立不倒,历经风雨而依然巍峨。
不仅如此,贝壳还蕴藏着另一项令人惊叹的用途——烧玻璃。这一知识,如同深海中的珍珠,虽璀璨却鲜为人知。林东阳虽不明其中详细工艺,但他那颗渴望创新与变革的心,驱使他利用手中的权力,下令船只远赴海洋,满载而归的不仅是那些承载着历史记忆的贝壳,更是对未来无限可能的憧憬。
而对于贝壳中那鲜美的肉质,林东阳并未将其视为废物,反而心生妙计。他吩咐海边的人们,将这份自然的馈赠晾晒成干,既保留了海洋的味道,又便于储存与运输。待到下一艘帆船扬帆起航,这些承载着海风与阳光的肉干,将随着波涛一同前往京城,成为餐桌上的一道独特风景,也让远离海洋的人们得以品尝到海的滋味。
此外,林东阳的目光并未局限于贝壳本身,他还注意到了那随波摇曳的海带。在他的倡导下,海边的渔民们开始采集海带,将其加工成各式各样的商品,不仅丰富了市场,更为那些靠海为生的人们开辟了一条新的生计之路。这不仅是对海洋资源的合理利用,更是对海边社区经济发展的有力推动,让那片曾经默默无闻的海岸,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
林东阳,这位心怀壮志的智者,从不以轻视的目光看待古代的能工巧匠。他深知,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耕耘的匠人们,拥有着令人惊叹的智慧与技艺。若是从源头追溯,细细品味那些古老技艺的精髓,现代社会的诸多技术奇迹,或许都能在他们的手中得以复原,甚至超越。
因此,在林东阳的眼中,每一个建议、每一个奇思妙想,都如同种子般珍贵,等待着能工巧匠们用汗水与智慧去浇灌,使之生根发芽,绽放出绚烂的花朵。他从不强求,只是提出自己的构想,而那些工匠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所吸引,纷纷投身于这场创新与复原的盛宴之中。
林东阳深知,激励与回报是激发工匠们创造力的关键。于是,他慷慨解囊,对于那些能够成功实现他构想的工匠,给予丰厚的奖励。那位有幸配合他制作出精美琉璃窗的匠人,便直接获得了琉璃窗半数收入的丰厚回报。这份慷慨,不仅让那位匠人感激涕零,更在整个工匠群体中激起了阵阵涟漪。
然而,工匠的身份却如同一道无形的枷锁,限制了他的名声与荣耀。在这个等级森严的王朝中,他的身份过于敏感,以至于他的许多功绩与贡献都被掩藏在了深宫之中,难以被世人所知。但即便如此,他的吃穿住行以及身份地位,都因他的智慧与慷慨而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这份改善,不仅让那位得到丰厚回报的工匠感激不尽,更让其他的工匠们心生向往。他们渴望得到同样的待遇,渴望在林东阳的带领下,共同创造出更多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