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不对,这词这曲都是一绝,简直快赶上易安居士了。」其中一个年轻书生开口道,显然对方梦华的才艺感到惊艳。
「说不定是哪位读书人的恩客教的吧,但她还是只爱丘八哈哈……」另一个书生大笑起来,笑声中满是轻佻。
几人哄笑起来,语气中带着几分轻蔑。
方梦华原本只是忍耐,但听到最后一句时,她的脸色微微一变,心中燃起一股怒意。她本能地想要发火,但在这一刻,她却强压下怒火,选择无视这些嘲讽。
然而,就在她准备转身离开时,两名衣着儒雅的年轻书生从长亭的另一侧走了出来。
「你们一个个简直有辱斯文,圣贤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一个身穿青衫的书生走上前来,目光冷冷地扫视着那些议论的商贩。
「你们刚才没听到他们是师兄妹?都是周大侠的高徒,此行乃是精忠报国。前线军中重地,小娘子不便同行,以此歌壮行,亦不失侠骨柔肠。」另一个身材稍矮的书生接话道,语气中带着对方梦华的赞赏。
那群商贩和书生们顿时语塞,不再出声。
「欧阳兄所言极是。」第一个书生继续说道,「如今国事艰危,你们可曾出力?只知道在这里评头论足,简直是对斯文的亵渎。」
方梦华见到有人替自己解围,心中一暖。她缓步走到两名书生身边,向他们深深鞠了一躬。
「多谢两位公子替小女子解围,在下方才失礼,尚请见谅。」方梦华轻声说道,语气中带着诚挚的谢意。
那两位书生微微一笑,似乎并未将此事放在心上。其中一人道:「姑娘不必多礼。我等也是偶然路过,见此不平之事,自然要出言相助。」
方梦华抬起头来,仔细打量这两位书生。她发现他们气质不凡,衣着虽然普通,但举止之间自有一股儒雅之风。她心中一动,猜测这两人必定身份不凡。
「敢问两位公子尊姓大名?」方梦华礼貌地问道,心中隐隐有些期待。
「在下陈东,这位是我的挚友欧阳澈。」其中一位书生微微一笑,自我介绍道。
方梦华听到这个名字,心中一震。她知道,陈东是开封太学生中颇有名气的人物,素来以直言敢谏闻名。欧阳澈则是他的好友,同样是开封太学生中颇有影响力的人物。
她隐隐感到,这两人将会在未来的局势中扮演重要角色。于是,她微微一笑道:「在下万美华,江湖一散人,暂居此地,偶遇两位公子,实乃幸事。」
陈东和欧阳澈对视一眼,显然对这个名字有些疑惑,但他们并未深究,只是微笑道:「万姑娘琴棋书画皆精,又有如此侠气,真是难得。刚才姑娘的词作深情感人,不知可是即兴之作?」
方梦华微微一笑,轻声答道:「确是即兴之作,因别离情感难抑,遂以歌寄意。」
欧阳澈点了点头,赞许道:「此词感人至深,恐怕不久之后便会在京城传唱开来。万姑娘果真才华横溢,令人敬佩。」
方梦华只是淡淡一笑,未作更多解释。她心中知道,这两位书生并非寻常之辈,若能与之结识,或许将来会有助于自己的大计。
「方才听闻二位公子之言,似乎对国事颇为了解。不知二位为何至此?」方梦华故作漫不经心地问道。
陈东与欧阳澈相视一笑,欧阳澈答道:「我们二人自幼立志为国,虽身为书生,但也关注天下大事。此次伐辽之事,我们从一开始便上书反对,但不幸得罪了权臣童贯。如今走访河北、东路各地,调查因伐辽而引发的民生困苦与民变。」
方梦华心中一动,暗自思忖:「这二人虽为书生,但却胸怀天下。也许他们将来会成为某种力量,而我或许可以利用他们的影响。」
「二位的志向令人钦佩。」方梦华微笑道,目光中带着一丝赞许。
陈东和欧阳澈点了点头,神色中透出一股坚定。陈东说道:「我们最近在铭州一带看到,巨鹿泽贼寇张迪已经聚众数万,攻破了多个县城,如今正逼近大名府。我们正要回到开封,继续上书朝廷,希望能够让朝廷重视伐辽的善后事宜。」
两位书生见她并无继续攀谈之意,也不再多言,只是拱手告辞道:「万姑娘才貌双全,令我等佩服。今日有缘相遇,便此别过,愿姑娘前程似锦,保重安康。」
方梦华微微一笑,回礼道:「公子们也是为国事奔波,梦华敬佩。愿两位公子一切顺遂,后会有期。」
离开长亭时,她回头望了望那群商贩和书生,心中暗自决定,自己绝不会轻易屈服于这个时代的偏见。
而她所唱的那首《长亭送别》词曲,迅速在大名府和开封等地传唱开来,成为了那个动荡时代的一个小确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