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到让不少人下意识的想要给这些年轻人找点麻烦的程度。
例如武田家,又例如北方的诸多家族。
而归根到底,还是经济问题。
“若是唐人大军退出日本,我国是否还有必要遵守条约?”
带着某种恶意的话语被提出,这是一部分不愿意放弃的大名们在做最后的尝试。
毕竟,按照幕府和天朝签订的条约,其中最重要的几条,就是幕府必须加入天朝的贸易体系。本质上,这就是江淮系的新文官赌定了日本的改革会产生大量的需求,因此做出的交换。
但问题就在于,加入贸易体系,本质上只会让南日本得利。
天朝的贸易体系中,海运极为旺盛,而在海运之中,渤海-东海-南海贸易则是其中的核心。
那么问题来了,加入贸易体系之后,大批的天朝商品涌入日本,会从那几个地区进入呢?
长崎,萨摩,摄津,土佐,安艺。
长崎现在在天朝手中,原本控制这一地区的肥前国守护少贰氏,还有地方大名大内氏及大友氏都被兵团清理了。
安艺被移交给了义兵们控制。
萨摩,土佐被岛津家控制。
摄津在织田信长选择了岛津-义兵一系加入后,被织田家连同义兵占领,原本控制这里的细川氏和三好氏被出卖,交由兵团清洗。
也就是说,一旦天朝化改革开始,大批天朝商品涌入,岛津,义兵和织田三方势力倒是可以通过单纯贸易港口的职能,一方面收取大量廉价手工业品,满足自身的需求,同时将农产品和原材料更方便的出口,换取资金。
而别的地区,诸如关东地区,北陆地区,中部地区乃至更加遥远的东北地区,基本上都只能在被唐人剥削的同时,还得受到这群南方人的剥削。
这是一个简单的利益链条,总结下来就是,唐人吃肉,九州-西国-关西为首的一部分南日本人喝汤,而他们北日本的大部分地区则只能承受更大的压力。
归根结底,改革派和保守派的形成是建立在他们各自的经济基础上的。义兵,岛津和织田,都是依靠城市或者地方土地改革后的新经济体系作为基础的势力,而保守派们则大多还保留着传统的土地关系。
一边是以新兴市民阶层,工商业作为基础的变革派,一边是保留着传统小农经济关系,以土地人身束缚作为基础的反变革派。
两者之间的矛盾不会说是什么相互直接某几个人互相交好就能阻止的,这是直接涉及到根本利益的东西。
只不过,面对着诸多保守派大名们的敌意,织田信长露出了一副感到无聊的表情,岛津义弘挑衅的对视了回去,李权三则沉默着低头看向地面,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无论如何,都看不出他们是要妥协的样子。
主持着会议的足利义辉叹了口气,在大半个日本被逼到团结起来对抗唐人大军后,曾经没落的足利家作为某种幕府的象征再一次被推举了出来,足利家也因此一度重新掌握了大权。
平心而论,足利义辉甚至有些感谢唐人,当然,这话是不可能说出来的。
也许是因为这一原因,他对于天朝化并没有太多的抵触,更何况,这位征夷大将军也清楚,别人或许都可能后退或者妥协,但对于已经被捧为了幕府代表,甚至是在征日战争结束后一度成为了日本独立象征的足利家,是没有资格后退的。
要么主动变革,浴火重生,要么什么都不做,迎接着唐人下一次的入侵。
而他们真的有可能撑得过下一次吗?
足利义辉叹了口气。
最让人感到沮丧和讽刺的是,此时此刻,真正能够对日本局势造成决定性影响的,其实可能在这里。
而在西方唐土的那座皇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