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缓缓行进,从赵国向咸阳进发。
途中,林天和李牧简短交谈,林天察觉到李牧的坚定立场,并未尝试说服李牧为秦国效力,而是与李牧讨论北方的匈奴。
李牧在返回邯郸之前,一直驻守赵国北部,与匈奴交战,可以说,他的大部分功绩都是从对抗匈奴中获得的,世上无人比他更擅长对抗匈奴。
林天询问匈奴的情况,李牧也乐于回答,尽管对秦国并无好感,但对匈奴,他只有纯粹的厌恶,毕竟匈奴并非华夏族人,而是名副其实的外族蛮夷。
在林天和李牧愉快交谈之际,他们终于在这一天抵达了咸阳。
咸阳宫中的嬴政已提前得知消息,赵高亲自迎接林天,随后,将李牧(ajdi)带走。
嬴政能否说服李牧效力?答案是,不能!
此时的李牧,仍旧对赵国抱有某些幻想,即使嬴政竭力劝说,也未能说服李牧。
当林天再次见到嬴政时,他从嬴政的表情中察觉到一丝失望。
显然,李牧不愿效力,深深打击了这位秦王。
尽管如此,嬴政并未直接对李牧采取行动,而是将李牧安置在咸阳的一处住所中,当然,住所周围都设有严密的警卫,即使李牧武艺高强,想要逃脱也非易事,此外,由于李牧已被认为死亡,他的身份也受到严格保密。
尽管李牧暂时不愿效力,但嬴政相信,只要他持续展现出对贤才的渴望,李牧终将被他打动。
关于李牧尚存的消息,只有极少数人知晓。
当赵国大将军李牧去世的消息传遍各地,许多人感到震惊。
谁也没想到,在赵王死了之后不久,赵国大将军李牧也紧随其后突然去世。
当这则消息传至秦国作为人质的燕丹耳中时,他感到极度震惊。
燕国与赵国结盟以对抗胡人,实际上,受到匈奴侵袭的不仅是赵国,燕国同样难逃此劫。
此时的李牧,虽未如历史上那般在樊于期之战中取得辉煌胜利,被封为武安君,但他在雁门郡击败匈奴十万大军的壮举,已使他的名声在燕赵地区广为流传。
作为燕国的太子,燕丹岂能未闻李牧之名?在他眼中,李牧是赵国唯一能与秦国抗衡的将领。
秦国先前攻赵,李牧如他所料,成功抵御了秦军的进攻。
只要李牧仍在赵国,赵国便不会轻易被秦国所灭。
然而,出乎所有人意料的是,秦国攻赵不久,先是赵王去世,紧接着李牧也突然死亡,赵国的局势骤然变得极为严峻。
李牧死后,加上赵王新丧,赵国将难以抵御秦国的进攻。
若赵国这道屏障消失,秦国大军将能轻易进攻燕国,这对燕国极为不利。
在秦国作为人质的一年多时间里,燕丹亲眼见证了秦国的强大,他对秦国的了解远超以往。
燕国难以与秦国抗衡,但他作为燕国太子,不可能轻易放弃燕国,因此他必须尽快回国,为燕国做些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