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历史的镜子全文阅读 > 论夷陵之战(第1页)

论夷陵之战(第1页)

夷陵之战发生于蜀章武元年(公元221)。这年七月,刘备帅军伐吴,孙权写信请和,刘备盛怒不许。到第二年六月,吴将陆逊大破蜀军于夷陵(今湖北宜昌),刘备退屯白帝城,十月,孙权又遣使请和,刘备答应了。这一仗前后历时一年,吴将陆逊坚取守势,捕捉战机,最后以火攻取得大胜,是历史上有名的战役之一。

战事发生的原因是荆州的归属问题。

208年赤壁战役之后,曹军败退,留营仁、徐晃守江陵,周瑜、刘备水陆并进,追到南郡(今湖北江陵县东南),瑜军围曹仁,相持了一年多,曹仁弃城走。孙权以周瑜为南郡太守。刘备推刘琦为荆州刺史,南征四郡,武陵(今湖南常德)、长沙(今湖南长沙)、桂阳(今湖南郴县)、零陵(今湖南零陵)皆降。刘琦病死,诸将推刘备为荆州牧,驻公安(今湖北公安)。刘备从此有了根据地了。

荆州原来不属孙权,赤壁之战,刘备是有功劳的,南征四郡是刘备自己的战果,蜀吴双方怎么会发生荆州的归属问题呢?据《吴书·鲁肃传》:“后备诣京见权,求都督荆州,惟肃劝权借之,共拒曹公。”鲁肃死后,孙权评论他:“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看来当时兵力,孙强刘弱,孙权兵力可以直取四郡,刘备要求有个立足之地,鲁肃从孙刘联盟,为曹操树敌的战略出发,劝孙权答应,有了这个默契,刘备才能南取四郡,和孙吴成掎角之势,所以“曹操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笔于地”,给曹操以极大威胁。

214年,刘备取益州。第二年孙权就要讨还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刘备不肯。孙权派吕蒙率军争取,刘备也到公安,派关羽争三郡。鲁肃驻益阳(今湖南益阳),和关羽相拒。鲁肃责备关羽不还三郡。关羽说:赤壁之战,刘备和吴军勠力破魏,岂能徒劳?连立足之地都没有!达不成协议。正好这时曹操南定汉中,蜀汉北方受到威胁,刘备赶紧与孙权联合,分荆州为二,江夏、长沙、桂阳属吴;南郡零陵、武陵属蜀,以湘水为界,双方罢兵。暂时妥协了,但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219年,关羽率众攻曹仁于樊(今湖北襄阳),水淹于禁七军,斩将军庞德,威震华夏。曹操遣使说孙权,出军攻关羽后路,权将吕蒙诱降关羽在江陵、公安的守将,尽虏羽军妻子。羽军遂散,关羽父子出走,为孙权所杀。

刘备失了荆州,也就失去了向东出川的门户,和曹操抗衡的军事重镇,在战略上是非争不可的。

他和关羽、张飞的关系,从汉灵帝末年,184年黄巾起义以后,便相从征伐,“寝则同床,恩同兄弟”。小说上“桃园结义”之说,便是从这两句话演绎出来的。三四十年的战友、君臣,镇守出川门户的上将,一旦摧折,刘备的感情冲动是可想而知的。221年张飞又为部下所杀,持首级奔吴,旧仇加新恨,伐吴报仇便成为他的最后志愿,什么好话也听不进去了。

诸葛亮远在隆中对策时,便指出孙权“可与为援而不可图”。赤壁战前,他和鲁肃共同努力,定下了联合抗曹的大计。他是始终坚持刘、孙两家联合的方针的。但他也深知刘备的个性,对关羽、张飞的感情,和荆州在军事上的重要性,明知用言语是劝阻不了刘备的。夷陵败后,他叹气说:

使法孝直(正)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就复东行,必不倾危矣。

赵云是坚决反对伐吴的,他指出主要的敌人是曹操,不是孙权。如先灭魏,则吴自服。当前形势,决不应该放掉主要的敌人,先和孙吴交兵。广汉处士秦宓也说天时不利,朝臣很多人都反对,刘备一概不听。

蜀吴交兵后,孙权遣使求和。吴将诸葛瑾驻公安,写信劝刘备,要他留意于大,不要用心于小。指出关羽和汉朝的轻重,荆州和海内的大小,虽然都应仇疾,但要分清先后。论点和赵云是一致的,刘备当然不能接受。

交战双方,蜀军由刘备自己指挥,兵四万余人,大将吴斑、冯习攻破权将李异、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将军黄权自请为先锋,劝刘备为后镇,刘备不听,派他督江北军以防魏师。夷陵败后,交通断绝,他不肯降吴,只好降魏。备军从巫峡、建平连营直到夷陵界,立数十屯,树栅连营七百多里,全军成一条直线,踞高临下,兵力分散。曹丕听说蜀军布置之后,笑道:刘备不懂兵法,岂有立营七百里而可以拒敌的!必败无疑。

吴军以陆逊为大都督,率诸将朱然、潘璋、宋谦、韩当、徐盛、鲜于丹、孙桓等五万人拒守。蜀军远来,利于速战,吴军诸将要迎击,陆逊坚决不许。他指出蜀军锐气方盛,而且乘高守险,不利进攻,如有不利,影响全局。不如坚闭固拒,伺机捕捉战机,以逸制劳,取得胜利。

两军对峙相持了七八个月,蜀军兵疲意沮,陆逊乘机发起攻击,先攻一营,得不到便宜。诸将正埋怨他枉然死了许多人,陆逊却说,我已经找到破敌的方法了,下令诸军每人拿一把茅草,乘风纵火,全线进攻,阵斩蜀大将张南、冯习,连破四十余营,蜀军溃败,刘备退守白帝城。

蜀军败后,吴诸将要求直取白帝,陆逊认为曹丕正在大合士众,不怀好意。下令退军。

这年十一月,孙权遣使到蜀汉聘问,刘备也遣使报聘,两国又恢复和平,重建了对魏的掎角之势。

这次战役,刘备犯了两个大错误:第一是政略的错误,正如赵云、诸葛瑾所指出的,他把大小、轻重摆错了次序,因荆州之失、关羽之死而发动对吴战争,破坏了两国联合共同抗曹的正确策略;第二是战略的错误,不听黄权的忠告,把他一军放在江北,削弱了兵力,又把全军列成纵深战斗序列,战线过长,兵力分散,前军一败,后军动摇,彼此不相呼应,造成全面的败局。

京剧《夷陵之战》是根据历史事实编成的历史剧,剧情是符合历史真实情况的。主题思想是通过战争的失败来批判刘备个人的“义气”,赵云、诸葛亮的谏阻,诸葛瑾的求和,直到马良死后刘备的自责,都表达了这个看法。就演出而论,是成功的。特别是保留了传统剧目“哭灵牌”一折,造成全剧的高潮。问题也正是出在这里,恰恰因为前半部把刘、关、张三人的关系写得深了,再加上这一哭,又哭得这么好,使观众的同情逐步引到刘备方面,相对地把主题思想削弱了。

剧中次要人物关兴是关羽的次子,做过侍中、中监军的官,早死。张飞的儿子张苞也是早夭的。看来都没有参加夷陵之战。剧本把这两人写成蜀军的大将,通过他们加强刘备主战拒和的决心,是完全可以的。

马良在征吴之役,奉命到武陵招抚当地少数民族,军败后,他也被杀。剧本把他写成掩护刘备,中箭身死,也是可以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