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炮作文网

博炮作文网>黄帝内经有声全版 > 第18章 7四季脉象各异揭秘中医脉诊的四季法则(第1页)

第18章 7四季脉象各异揭秘中医脉诊的四季法则(第1页)

在中医理论中,脉诊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手段,通过感知和分析人体脉搏的跳动状态,可以推断出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疾病的预后等信息。其中,脉与四时的相适应与不相适应,是中医脉诊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脉与四时的相适应,指的是在正常生理状态下,人体的脉象会随着四季气候的变化而呈现出相应的规律。例如,春季属木,万物生发,脉象应呈现弦象,表示气血开始升发;夏季属火,阳气旺盛,脉象应呈现洪象,表示气血充盛而向外发散。同理,秋季属金,气候收敛,脉象应呈现毛象(一说为浮而微);冬季属水,气候寒冷,脉象应呈现石象(一说为沉而紧)。

然而,在实际临床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脉与四时不相适应的情况。比如,春夏季节本应见弦、洪之脉,却反而出现了沉、涩之脉;秋冬季节本应见毛、石之脉,却反而出现了浮大之脉。这些与四时相反的脉象,往往提示着人体内部存在某种病理变化或疾病状态。

此外,中医还认为,风热为阳邪,其性质轻扬、开泄,侵袭人体后应导致脉象浮大。但如果在风热病邪侵袭的情况下,脉象反而沉静,这也属于反四时的脉象。同样,泄利脱血等病证导致津血受伤时,脉象应呈现虚细之象,但如果脉象反而实大,也属于反四时的脉象。

脉证相符是判断疾病预后的重要依据。如果脉象与病证表现相一致,通常表示病情较轻,预后较好;而如果脉象与病证表现相反,即出现“反四时”的脉象,则往往提示病情较重,治疗难度较大,预后也相对较差。

“脉与四时有相适应”这一观点,深刻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正常情况下,人的脉象会随着四季的更迭而有所变化,比如春夏时节,阳气升发,万物生长,人的脉象也应呈现出弦(如琴弦般紧绷有力,代表阳气初生)和洪(脉象宽大有力,象征气血旺盛)的特点;而到了秋冬,阴气渐盛,万物收敛,脉象则相应地表现为毛(脉象轻柔而浮,如触皮毛,代表阳气外散)和石(脉象沉实而硬,象征阴气内藏)的特质。

然而,当人体出现病理变化时,脉象可能会与四时的正常规律相悖,这就是所谓的“反四时”。比如,在春夏本应见弦洪之脉,却反而出现沉涩(脉象沉而涩滞,常提示气血运行不畅),或者在秋冬季节本应见毛石之脉,却反见浮大(脉象浮而宽大,有时可能意味着阳气外浮或阴虚阳亢),这些都是与四时之气不相适应的脉象,往往预示着病情的复杂性和治疗的难度。

风热为阳邪,脉应浮大而反沉静,这可能是因为风热邪气虽盛,但正气已虚,无力与之抗争,导致脉象呈现出一种“虚阳外浮”而内实则虚的假象;泄利脱血后,津血受损,脉应虚细以反映体内阴液的不足,但若反见实大之脉,则可能是虚中夹实,或是病情危急,正气欲脱而邪气仍盛的表现。

当病邪深伏于内,而脉象却显得虚弱无力时,这往往意味着患者的正气已经衰弱,难以有效地驱邪外出。正气是人体抵抗病邪、维持正常生理活动的根本力量,一旦正气衰败,病邪便容易肆虐,导致病情缠绵难愈。这种情况下,治疗时需要特别注重扶正祛邪,通过调养气血、增强正气来抵御病邪的侵袭。

相反,如果病邪侵袭于外,而脉象却表现出强劲坚实的特点,这则可能意味着邪气炽盛,正气虽然尚未完全溃败,但已经难以与病邪形成有效的抗衡。这种情况下,病邪往往来势汹汹,正气难以抵挡,因此病情也往往较为严重。治疗时,需要采取更为猛烈的驱邪措施,同时兼顾保护正气,以免驱邪伤正,加重病情。

在中医理论中,确实有着“人依靠水谷的营养而生存,断绝水谷则死亡;胃气化生于水谷,脉无胃气亦死”的论断。这其中的道理,其实并不难理解。

我们来说说水谷对于人体的重要性。水谷,简单来说,就是我们日常摄入的食物和水。这些食物和水经过脾胃的运化,转化为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如气血津液等,从而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一旦断绝水谷,人体就会失去营养来源,各项生理功能得不到维持,自然就会导致死亡。

我们再来说说胃气与脉象的关系。在中医看来,胃气是人体正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着脾胃的运化功能。脉象作为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反映,其变化往往与胃气的盛衰密切相关。当胃气充足时,脉象就会呈现出一种柔和、有力、有胃气的特点;而当胃气衰败时,脉象就会失去这种柔和与活力,变得生硬、无力,甚至出现真脏脉(即病邪深重,脏腑功能严重受损时出现的脉象)。

所谓“无胃气的脉”,就是指在脉象中只见到真脏脉,而不见柔和的胃气脉。这种情况往往预示着病情危重,正气衰败,难以救治。而“不得胃气的脉”,则是指脉象中失去了与相应脏腑相对应的柔和胃气特点,如肝脉见不到微弦(弦脉中带有柔和之象,代表肝气平和),肾脉见不到微石(石脉中带有柔和之象,代表肾气充足)等。这些脉象的出现,同样提示着人体脏腑功能的异常和病情的严重性。

人体脉象的变化与自然界的时间节律有着密切的关系。“太阳主时,脉来洪大而长;少阳主时,脉来不定,忽快忽慢,忽长忽短;阳明主时,脉来浮大而短”,正是这一理论的体现。

我们来说说“太阳主时”。在中医五行学说中,太阳与阳气、火行相对应,代表着一天的早晨和上午时段(大约从卯时到未时,即早上5点到下午3点)。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阳气逐渐升发,气血运行旺盛,因此脉象会呈现出洪大而长的特点。洪大,指的是脉象宽大有力,如潮水般汹涌澎湃;长,则是指脉象的持续时间较长,反映出气血的充盈和流畅。

“少阳主时”。少阳与阳气初生、木行相对应,代表着一天的傍晚到前半夜时段(大约从申时到子时,即下午3点到晚上11点)。在这个时间段,人体的阳气开始收敛,阴气逐渐增长,阴阳之间处于一种动态平衡的状态。因此,脉象会呈现出一种不定、忽快忽慢、忽长忽短的特点。这反映了人体在阴阳交替过程中的生理变化。

“阳明主时”。阳明与阳气旺盛、金行相对应,代表着一天的后半夜到早晨时段(大约从丑时到卯时,即凌晨1点到早上5点)。虽然这个时间段阳气尚未完全升发,但经过一夜的休息和调整,人体的气血已经得到了一定的恢复和补充。因此,脉象会呈现出浮大而短的特点。浮大,指的是脉象轻浮于外,易于触及;短,则是指脉象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但仍然有力。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所述只是中医时间医学理论中的一种概括和描述。在实际的临床应用中,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病情、体质以及环境因素等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同时,脉象的变化也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情绪、饮食、气候等,因此在诊断时需要全面考虑。

心脉的正常状态被形象地描述为“圆润象珠子一样,相贯而至,又象安抚琅杆美玉一样的柔滑”,这种脉象不仅反映了心脏功能的正常,也体现了人体内气血运行的和谐与平衡。而夏季,作为阳气最盛的季节,其脉象特点则以胃气为本,柔和而微带钩状,这是夏季人体生理变化在脉象上的反映。

然而,当心脉出现异常时,往往会伴随着一系列的变化。比如,当脉来时喘急促,连串急数之中带有微曲之象,这便是心的病脉,可能意味着心脏功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障碍,或是气血运行不畅,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

至于将死的心脉,其表现则更为严重。脉前曲回,后则端直,如摸到革带之钩一样的坚硬,全无和缓之意,这便是心的死脉。这种脉象的出现,往往预示着心脏功能的严重衰竭,甚至可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当然,这里所说的“死脉”并非绝对意义上的死亡预告,而是指病情危重,需要及时救治。

在中医的诊断体系中,脉象的变化是判断病情轻重、预后好坏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对于脉象的观察和解读,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脉象的变化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在诊断疾病时,还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症状、体征、病史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等多方面因素,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

肺脉的正常状态被形象地描述为“轻虚而浮,像榆荚下落一样的轻浮和缓”,这种脉象不仅体现了肺脏本身的生理特性——轻清宣散,也反映了秋季人体生理变化的特点。秋季,作为自然界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的季节,人体脉象也应随之调整,以胃气为本,柔和而微带毛状,这是秋季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生理表现。

然而,当肺脉出现异常时,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病的肺脉,往往呈现出“不上不下,如抚摩鸡毛一样”的特点,这种脉象可能意味着肺脏功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障碍,如肺气不足、宣发肃降失常等,导致脉象失去了原有的和缓与轻浮,变得飘忽不定、难以捉摸。

至于将死的肺脉,其表现则更为严重。脉象轻浮而无根,如同物体在水中漂浮,或是风吹动鸡毛一般,飘忽不定、散动无根。这种脉象的出现,往往预示着肺脏功能的严重衰竭,甚至可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当

肝脉的正常状态被生动地描述为“柔软而弦长,如长竿之末梢一样的柔软摆动”。这种脉象不仅体现了肝脏的生理特性——柔软而富有弹性,同时也反映了春季人体生理变化的特点。春季,万物复苏,阳气上升,人体内的气血也随之活跃起来,脉象自然也会有所变化。此时,以胃气为本的脉象应当柔和而微弦,这是春季人体适应自然环境变化的生理表现。

然而,当肝脉出现异常时,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病的肝脉,往往呈现出“弦长硬满而滑利”的特点,就像摸到一根长竿一样,虽然长却不再柔软,反而变得硬满而滑利。这种脉象可能意味着肝脏功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障碍,如肝气郁结、肝血不足等,导致脉象失去了原有的柔和与弹性。

至于将死的肝脉,其表现则更为严重。脉象弦急而坚劲,如同新张弓弦一样紧绷而强劲,毫无柔和之感。这种脉象的出现,往往预示着肝脏功能的严重衰竭,甚至可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

肾脉的正常状态被形象地描述为“沉石滑利连续不断而又有曲回之象,按之坚实,有如心之钩脉”。这种脉象不仅体现了肾脏作为先天之本、封藏之本的生理特性,也反映了冬季人体生理变化的特点。冬季,自然界万物收敛闭藏,人体也顺应自然规律,气血内藏,脉象自然也会有所变化。此时,以胃气为本的脉象应当柔软而微带石状,既不过于沉滞,也不过于浮散,显示出一种内敛而有力的生命力。

然而,当肾脉出现异常时,其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有病的肾脉,往往呈现出“坚搏牵连如牵引葛藤一样,愈按愈坚硬”的特点。这种脉象可能意味着肾脏功能出现了某种程度的障碍,如肾气不足、肾阳亏虚等,导致脉象变得坚硬而缺乏柔和。

至于将死的肾脉,其表现则更为严重。脉象如同夺索一般,长而坚硬劲急,或者坚实如以指弹石,毫无柔和之感。这种脉象的出现,往往预示着肾脏功能的严重衰竭,甚至可能预示着生命的终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