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生抬眸看她。
“我不嫁。”
翎娘道。
“你爹怎么说”竹生问。
“爹爹支持我的。”
翎娘道,“我们家、我外家,都出过好几位终身不嫁的姑奶奶。”
她道:“便是我母亲,若不是为了照顾我,早就终身不嫁,在家专心治学了。”
竹生就想起了那位气度高华的女子。她与她相处的时间很短,留下的印象却极深刻。
提起她来,翎娘的眼圈便红了。这是她继母、姨母,于她心中,其实便是亲娘。
“早先,两家的意思,其实是想让我母亲嫁给我叔叔的。”
她给竹生讲。“不意叔叔看上婶婶,一意求娶,母亲便留在家中,一直未嫁。”
两姐妹嫁两兄弟,这等事,小门小户才有。若是太平年间,信阳范氏,涿州毛家,自然不会做出这等决定。
但两家隐居乡野间,毛家二女慧如明珠,无人可匹配。幸范家有二子,年龄、相貌、学识皆可匹配。条件所限,两家长辈便有了二女配二子的默契。
孰料范家长子娶了毛家长女,范家二子却偶遇一女子,一见钟情,必要求娶。
这等事强扭易结苦果,范父只得同意。向毛父致歉,毛父拒不接受:“我有明珠在掌心,珍爱于自家,何故要范兄致歉”
默契只是默契,又未曾下过文定交换过信物。毛家的女儿,嫁不嫁都是家中瑰宝,不需要不相干的人为她的不嫁道歉。
范二也愁此事,跑去找了小毛氏。
小毛氏道:“你既决定了,便去求娶。男子汉大丈夫,做甚瞻前顾后。”
范二道:“那你怎么办”
小毛氏道:“我自在家修我的书,你管我作甚。”
范二不吭声,眼含期待的看着她。
他们四个人从小一起长大,熟稔得不能再熟稔了。小毛氏看着范二饱含期待的眼神儿,忽然醒悟,大怒:“你是想让我和她共侍一夫”
男人在这种事情上,总是有些贪心的。他偶遇美人,一心想娶。却也放不下小毛氏的兰心蕙质,志趣相投。便寄希望于小毛氏能容人。
小毛氏先是掷出了笔,后又砸出了砚。
范二顶着一头的墨汁和额角的大包狼狈逃窜。回到家里,叫他哥撞见,问明了缘由,按在地上臭揍。大毛氏闻声出来,问明缘由,立刻转身回房,取了洗衣捶衣的棒槌递给范大。范二便在床上趴了好几日才能躺着睡。
待伤好,便去求娶美人。
小毛氏便在闺中专心治学。待事情都过去,四人还是常常聚在一起研讨学问。范二娇妻在旁陪伴,每每听得头昏脑涨。
及至后来,大毛氏生翎娘时难产,虽未殒命,却伤了根本,之后几年,身体每况愈下。
待再起不了身,唤了妹妹到床前,与她道:“翎娘是我心头宝,我只搁不下她。除了你,我再不放心旁的人来照顾她。我走后,家翁必会为哥哥求娶你。你若愿嫁最好,哥哥是可托终身之人。你若不愿,将翎娘带在身边教养。勿使她失怙。”
小毛氏握住姐姐的手:“有我。”
大毛氏遂放心而去。
一如大毛氏所料,她去后,待范大守满一年,范父为范大求娶小毛氏。
毛父爱女,心甘情愿愿意养女儿一辈子,但范大人品可期,遇到这样的人,毛父也不愿女儿错过。何况还有外孙女的缘故在其中。
小毛氏在这乡野地方,已经是老姑娘。乡野间从来女子早早出嫁,早早生孩子,于这等宁可不嫁也不将就,只在家读书的,自是无法理解。
毛父便去问小毛氏的意思。小毛氏道:“问问哥哥可愿娶我。他若愿,我便嫁。他若不愿,将翎娘交于我教养便是了。就隔一道院墙,这么麻烦作甚。”
范大闻知,沐浴更衣拜见岳父:“蒙岳父垂青,以欣娘贻我。若幸再得阿莹,必珍之爱之。”
毛莹遂嫁范大,二人志趣相投,琴瑟和鸣。待翎娘亦如亲生。
只生未逢好世道,于这乱世之中,终是一缕香魂散去。
翎娘道:“我娘亲和母亲,一直在合力修书,至母亲去前,已至收尾处。我现在所学尚浅,还无此学识接手。只有慢慢学,慢慢提高,将来替娘亲母亲将此书收尾刊行。我这想法,已经跟父亲说了,父亲亦支持我。所以,我不打算嫁人,我想在父亲身边,专心治学。”
“只是,在那之前”她道,“我还得先练好我的刀,叫人再不能欺了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