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荣夫妇关掉电视准备休息,回房前隔着墙嘱咐明夷早点睡,别累坏了。明夷无精打采地应,慢慢直起身。她的目光掠过窗外,陡然睁大眼。
冯家蒙站在对面三楼阳台。他还是像以往那样,夸张地挥手,可恶地笑。
明夷悄悄溜出家门,跑到小街。冯家蒙已经等在路灯下。街上空无一人。泡桐树不时飘落叶子。雾气在风在流动。冯家蒙穿着深绿套头毛衣,咖啡色长裤。头发比暑期长了点。他双手插在裤袋,整个人似乎沉稳不少。
“你怎么回来了?”明夷顾不上喘气,惊奇地问。
“先说你到底有什么事。”
“蚕蛾产了好多卵,我不能再喂养,想把它们放到有很多桑叶的地方。”
“你就为这个求我?”
“我第一次求人,感觉很糟糕。以后我不会再求你,绝对不。”明夷眼神倔强。
冯家蒙看了她好一阵,开口道:“你挂断电话后,我立即动身。翻山越岭,坐了七个小时的客车,到宁城就直接来找你。在电话中我不告诉你,是因为担心。在两百多公里外的都城,我感觉自己什么都做不了。”
“那你现在告诉我吗?”
“明早我们一起去。”
“太好了!”明夷的笑如花绽放,连日积压的忧心烟消云散。她很想好好感谢冯家蒙,又不知说什么,只有说谢谢。
“我们之间还用这么客气吗?”
“我们之间?”明夷想了想,说:“这话听起来暧昧。”
冯家蒙大笑,拍拍明夷的头:“不错,懂得暧昧了。”
深夜,明夷睡意朦胧中,又听到那首伤感的情歌。
我有一串蓝宝石
像一串小项链
把它挂在你的胸前
做一个爱的留念
清早,冯家蒙和明夷穿过铁桥来到河对岸。起先他们沿水边西行。河水静静流淌,微风中晕开涟漪。鹅卵石磕着脚底,刚开始像足底按摩,发疼,又很舒服。走久一些,两人便承受不住,蹦跳着转移到沙地。
沙地茅草丛生。初秋洁白轻盈的茅穗已是成熟期的灰色,毛茸茸高耸。茅叶狭长柔韧,边缘有如刀刃,异常锋利。莽叶交错,遮住了小路。
冯家蒙说,他在前开路,要明夷紧跟在他身后,以免被茅叶割伤。明夷取下扎头发的绸绢,让冯家蒙缠在手上。冯家蒙把手伸到明夷面前,说你给我缠。明夷没有推辞,用绸绢将他的手严严实实包裹。
两人一前一后穿越茅草丛。冯家蒙小心翼翼地分开前面的叶子,明夷拉着他的毛衣,亦步亦趋地紧随。茂密的茅叶不断在她头顶分开又合拢。天光时明时暗。四野静寂。只有耳畔茅叶的窸窣,绵延不绝,分外真切。
走了十来分钟,茅叶渐次稀疏,露出大片沙地。
两个坐在细软的沙地上歇息。冯家蒙解开手上的绸绢,握着端详。湖蓝色,柔美纯净,没有一丝花纹。明夷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冯家蒙笑,不会是小猫钓鱼的故事吧?
“当然不是,”明夷没有理会冯家蒙的取笑,兀自讲道:“你知道张宪宗为什么要剿四川吗?据说张宪宗早年曾随父学经商。一次他赶驴车行至都城,天黑投宿。店家照料牲口要额外收钱,他便将毛驴拴在客栈外。第二日离开,张宪宗被一群人拦住,说他的驴夜里大便,弄脏了街道,非要他打扫干净。张宪宗不依,双方争执起来。人越聚越多,四邻八舍纷纷指责。众怒难犯,他最终不得不打扫。张宪宗独个跑行商以来,头次遇上这种事,他认定是都城人欺生,有意刁难。他气愤地出了城,肚子忽然作痛,见四下没人,找了处一人高的草丛蹲下。完毕后,他顺手扯把草,只觉火辣辣地疼,定睛一看,手指已被划破无数道口子。张宪宗登时大骂,四川的人坏,连草也割人。这样,就埋下日后剿四川的祸心。”
“早知如此,川内凡是长茅草的地方,都该立一告示牌,上面写明,此草割人,勿做手纸。”
看着不远处的一丛茅草,两人放声大笑。
前边河滩变窄,出现一座小山。山脚下长满桑树,似绿云轻覆。明夷不禁欢呼起来。她从小袋里拿出蚕卵和一些棉线。本来蚕卵产在课本上,幸好是底页,关系不大。她将底页撕下,剪成细长的小条,分别用棉线拴在桑叶上。
“直接放在桑树上就行了,为什么这么麻烦?”冯家蒙一面效仿,一面问。
“一页上有几百个蚕卵呢,把它们分散在不同的桑树,每只蚕都有足够的桑叶吃。用棉线把纸片一端和叶柄拴在一起,才不会被风吹走。”
每张纸片都牢固系在枝叶上,蚕卵紧贴叶片,亲密无间。桑叶四周簇拥,虽然不及蚕盒里饭来张口那么方便,但桑叶无疑更新鲜。生活也是新鲜的,有别于父辈,可是这些蚕不会陌生。在很久很久以前,它们的远祖不就在山野诞生,经历风雨,自食其力,艰辛顽强地一代又一代延续下来的吗?
远远回望,桑林仿似开出白色小花。以后,会有无数晶莹的茧,像一粒粒明珠,点缀在绿云间。两人穿过茅草,踩过石滩,一路无语。
行至铁桥,冯家蒙停住脚,靠在铁栏上,沉吟良久,说:“明夷,你对蚕比对人好。”